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共15页).doc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联动评估模型 税收风险预警识别模型的设立是机关以遵从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实施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考评,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和税收执法与管理风险的探索。区局在探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构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以期推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体化”关联管理和纳税评估。第一部分 模型介绍(一)、基本概念 :“两税联评”是指利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种间的关联性,综合运用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两税”的纳税申报情况实施的综合性评估工作。 (二)、应用要点:“两税
2、”联评通过对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简称“两税”)进行假设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对两税进行联动评估分析研究。对纳税人海量数据分析,以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法律规章的合规性为基础,尝试利用风险预警的相关方法构建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三)、设计目的:“两税”联评模型的依据是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税基间存在的关联性。在方法的选择上首先考虑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了解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系并进行联动评估分析,找出企业税务中存在的问题,有无偷漏税。(四)、联评对象: “两税”联评对象为“两税”均由国税负责征管的纳税人。“两税”联评主要是由综合管理部门根据 CTAIS 系统、利用SQL语句查询指标等预警信息,确
3、定 “两税”联评对象,报市局下达任务,交税源管理部门实施纳税评估。 在已进行的单税种评估中,如发现问题有可能涉及另一税种的应将其追加为联评对象。(五)联评方法:“两税”联评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对比分析法。将纳税人“两税”数据进行逻辑比对,分析判断数据差异,主要用于“两税”申报销售收入的对比分析、“两税”税负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等。二是趋势分析法。将纳税人连续若干期的 “两税”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分别得出各税种的增减变化方向与幅度,对两者的变动趋势进行同步对比,评估其变化是否合 理,主要用于进项抵扣金额与销售成本的变动、“两税”应纳税额变动等指标的对比分析。三是关联分析法。该法分别将纳税人
4、“两税”互相关联的项目进行判断是否合理,主要用于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捐赠支出、 红字发票等项目的评估分析。在运用上述方法实施两税联评时,应在分税种的纳税评估基础上,利用掌握的各类涉税信息,考虑企业纵向历史数据与横向同行业数据的分析,综合应用各税种的具体评估方法,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估分析深度与准确性。 评估人员应将联评分析的情况,在纳税评估工作底稿中详细记录。 第二部份、预警指标和基本模型: 一、预警指标:指标名称:指标数据项 计算公式:指标口径解释:指标间预警值:1、增值税税负与所得税负担率配比值:一般情况下,增值税税负和企业所得税税负增减基本平行。如:增值税税负畸高、企业所得税
5、畸低,反过来增值税偏低,所得税交得多,都背离的现状。指标值=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值税越大,那么企业所得税也越大。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偏低或亏损异常预警: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隐患,可能存在虚假交易,虚开隐患。配比预警值:大于0.22、税负率:计算并发现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是否正常。评估所属期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货物销售额合计100%。将测算的企业增值税税负率与本市、本县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相比,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为异常。按行业排序选取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为异常。3、税负变动差异:分析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是否存在异常。税负率
6、差异幅度(某企业税负率某企业上年税负率)/ 某企业上年税负率)100%将测算的企业增值税税负率与上年同期税负率相比。计算出差异幅度。税负率差异幅度大于或低于30,则提示税负变动异常。4、应纳税额和应税销售收入增长差异:分析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变动率的差异幅度是否存在异常超过设定的,应纳税额与营业收入增减不同步,存在少缴税款可能应纳税额和应税销售收入增长差异率应纳税额增长率/应税销售收入增长率*100%。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应税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应税销售收入-基期应税销售收入基期应税销售收入100%。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变动率与应税销售额
7、变动率的差异幅度。配比预警值:低于50%,属于异常。5、销售收入比对差异:通过分析纳税人一定时期相关资金流转状况,评价纳税人当期申报信息的真实性。以评估所属期申报主表销售额与资产负债表期末减期初应收和应付。全部销售额与负债表期末减期初应收或应付进行比较,如收入小于应收或应付额,则提示该企业申报肯定异常。如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存在虚假交易,虚开隐患。6、销售额变动率:分析纳税人有无实现销售未计销售收入现象。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企业收入变化较大的企业可能存在收入项目核算不准的风险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配比预警值
8、:收入变动率=0.5。7、销售毛利率:以评估所属期申报主表销售额与损益表销售成本进行计算。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通过对企业销售毛利率进行纵向比较,结合和同行业销售毛利率进行比较,对企业收入销售毛利率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按行业排序选取低于同行业平均毛率若销售毛利率。8、所得税申报收入与流转税申报收入差异额:问题指向:所得税申报收入小于流转税申报收入,可能存在收入未申报等问题计算公式:指标值=流转税申报收入-所得税申报收入企业所得税全年收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全部销售额进行比较,如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全部销售额,则提示该企业申报异常。所得税收入大于流转税申报收入还
9、需具体分析。9、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问题指向: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是成正比。指标值=销售收入与存货的配比率=本期存货期末余额(本期累计销售收入期间数)收入与资产配比如果超过3,则提示销售额申报异常,有隐匿销售额嫌疑。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10、预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占比率:分析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计算公式: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如果配比率超过10,则提示销售额申报异常,有虚开、虚增销售额嫌疑。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11、进
10、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分析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与销项税额变动率,应大慨相同。 计算公式: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额=(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进项与销项配比预警值:10%。12、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分析计算并发现纳税人的所得税贡献率是否异常计算公式:指标值=应纳所得税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是反映应纳所得税额占利润的比重。按行业排序选取低于同行业所得税贡献率为异常。13、连续三年亏损企业:统计连续
11、三年亏损企业评估所属期(以前连续三个年度)各年所得税申报主表利润总额小于等于零。连续三年纳税调整后的所得额进行数据纵向的比较,提示企业长期亏损的不缴税款风险。可能存在人为少计收入或虚增成本费用的问题无特殊情况常亏不到连续亏损企业异常。14、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分析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指标值=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本期期间费用期末值-上期期间费用期末值)/上期期间费用期末值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收入与费用配比:根据纳税人的当期经营费用支
12、出情况,与同行业经营费用与应税销售额配比情况对比分析,分析其合理性及有无不计或少计销售问题。预警值:115、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分析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计算公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期末值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值收入与成本配比:根据纳税人的当期成本支出情况,与同行业成本与营业收入配比情况对比分析,可以分析其合理性及有无不计或少计销售问题。预警
13、值:116、其它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率分析纳税人其它应收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情况。其它应收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其它应收账款)期初其它应收(付)账款100%。往来帐户余额异常预警:应收帐款余额、预付帐款余额、应付帐款余额、预收帐款余额四项。 配比预警值:变动率=0.5。17、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异常分析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有变动情况。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变动率=50%可能存在营业成本较大虚增或虚减项目,或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预警值:=50%18、期间费用变动率以)期间费用变动率发现纳税人不合规费用问题。(1)期间
14、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100%。排查偏离行业费用均值较大的企业,可能存在核算不准确的风险。期间费用变动率预警值:=50%19、收入与流动资产配比分析以纳税人收入与流动资产变动情况,反映了企业的是否少计收入。计算公式: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的配比率=本期累计销售收入(本期货币资金期末余额本期存货期末余额)。收入与流动资产配比:该指标如大于预警值10,视为不正常。如果配比率超过10,则提示销售额申报异常,有虚开、虚增销售额嫌疑。20、营业收入增长而利润总额下降分析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计算公式:差异率=利润总额降低率+营业收入
15、增长率利润总额降低率=(去年利润总额-当年利润总额)/去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增长率=(当年营业收入-去年营业收入)/去年营业收入。纳税人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发现纳税人销售未计收入嫌疑。(预警值:121、年报无纳税调整(年报)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无任何调整项目年度申报纳税调整为零。年报无纳税调整预警:年度申报纳税调整为零异常。年度申报纳税调整为零,可能存在申报不实。22、所得税负担率:所得税负担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差异率=(负担率-行业负担率预警值)/行业负担率预警值。所得税负担率偏低预警:测算的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与本市、本区同行业平均负担率相比,低于同行业平均负担率为异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联动 评估 模型 汇总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