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删改整合和补充等形式对该教材(共24页).doc
《对于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删改整合和补充等形式对该教材(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删改整合和补充等形式对该教材(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对于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删改、整合和补充等形式对该教材篇一:实施自主课堂的困惑 实施自主课堂的困惑 调查目的:无论是从学生成长还是从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角度来看,教师都应 该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 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 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加以推广和应用,从而使 众多教师从大量的、重复的、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从小处着手,甚 至从一节课、一个细小的问题开始研究,对我校24位数学教师进行了关于“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
2、的困惑”的调查。 调查对象:吴江鲈乡实验小学16年级数学教师(24人) 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报告共发放调查问卷24份,回收问卷24份,回收率100。 调查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逐项统计,可以看到当前我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惑 主要有: 一、每堂课的教学任务有72.2的数学教师“有时不能完成”。只有27.8的教 师能节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我校教师无论是教材的把握与处理还是教学质量,都 表现优秀,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后,许多老师都多次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 ,可以说是受过新的教育理念的“洗礼”了。尽管是这样优秀的教师们,还是坦 言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像上公开课那样强调自主学
3、习和合作学习,课堂很活跃, 但容易失控,时间浪费多了,有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基础知识落实得不扎 实,学生可能会考不好。因此还是要搞“题海战术”。可见,我校教师虽然具有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但仅仅是把教育理念停留在表象上,未能真正将理念落实到 教育实践中。另外,教师们受原有经验制约,教学行为改变过于缓慢,环节设计不够紧凑。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教师的头脑并非一张白纸,原有经验与新理念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有的教师有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同 时,在我区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的公开课上,我们也发现有很多教师完不成教学任 务。结合这两方面说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对于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要
4、 求不严格,认为教学时间自己可以随意支配,形成了一种随意性,导致这种现象 在课堂中、比赛中时有发生。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今后教学的趋势,但我校只有22.2的教师能经常重组教 材,77.8的教师“有时能重组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灵活处理教 材”或者说“创造性使用教材”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但是为什么不能经常 重组教材?究其原因主要是: 1.教师本身缺乏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识。2.教师缺 少对知识的拓展,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更没有从身边的生活中有效开发课程 资源的意识。3.“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还没有转化为教师的教学 行为。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或
5、内容实施教学,不能 做到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自如地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修改、补充等。总之 ,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比较差。另外,据我们的了解,在创造性使用教材 的过程中,老师们实践的热情十分高涨,但其中一些老师的做法值得商榷。存在 两种极端。一种是大刀阔斧地改。上课时,尤其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往往抛开 教材提供的例题和练习的内容,自己再重新进行设计。另一种是照本宣科的教, 教学时,不敢逾越教材一步,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题目坚决不讲。我们觉得这两 种做法都有失偏颇。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掌握了新理念,但不能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传 统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我校主要体现在: 1在数学教
6、学中,有55.6%的教师不能经常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运用迁移 类推的教学方法构建出新知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任课教师对整个小学数学体 系的知识结构没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教材各个知识的链接点不清楚。 2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 “试一试”、“比一比”、“做一做”等 体验方法,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再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 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有50的数学教师就在课堂 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有44.4的数学教师已经有意识的 开始注重让学生体验,只有一名教师还
7、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能在课堂教 学中让学生体验。 3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对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中分层次教学 难度很大,我校有83.3%的数学教师只能有时做到分层次教学,只有16.7%的数学 教师能做到分层次教学。同时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有44.4%的教师能够使练习具 有层次性,有50的教师有时能做到有层次的练习,有一名教师不能做到。产生 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1)教师备课不精心,缺少精心的设计;( 2)教师教材钻研不深,停留于表面;(3)缺少问题设计的知识和艺术,不知道 怎样设计科学而有价值的问题。(4)对学生了解不够,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进行教学,并设计练
8、习。 4“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了,你是怎样做的?”有94.4的 数学教师都能根据情况及时反思调整,可见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只有一 名数学教师选择了“与学生产生对立”,我们认为应对这位教师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对他进行新理念的培训。 5针对“课堂作业你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多少”这一问题,我校100的数学 教师选择了“完成一部分”。分析原因,有两点:(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掌握的差异以及学生作业的习惯等是造成课堂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的重要原因。 (2)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严格,对“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不完成抱有无 所谓的态度,认为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没有高度重视向40分
9、钟要质量的内涵 ,课堂时间观念淡薄。 思考与建议: 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的调查问卷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校数学 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 的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保证节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1加强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走出去,引进来”我们的 教学才不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中,我们要好好珍惜每次学习培训的机会。 2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使教师有交流、互补的机会。 3不断积累经验,及时反思,把好的教学片断记录下来或录制回放,当再次教学 时可以少走弯路。 4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
10、使青年教师很快提高。 二、借鉴方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我们认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从依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新课程标准是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编写的,它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教师作为学 生们学习的指导者,就应该在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过程中,找准课程标 准、教材与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 教的转变”。而从钻研到实践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创造的过程。若在钻 研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大胆地对教材
11、进行取 舍、整合。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尽管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 求一纲多本,也就是教材要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 学生的要求。但即使这样,也不可能编排出一套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 教材。我认为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 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 规律而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 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提升过程。 3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根据教学情境而定。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角色应转 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
12、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以保护学 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要用巧妙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教材意 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 的学习效果最好。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内容也越多,学 生的思路就越开阔。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 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处理教材以外,还应该注意对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在数学教学中,处处体现新课标的几点做法篇二:对新教材的教学建议 对新教材的教学建议 由于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都有重大改变,所以在教学上也应随着改变。下面对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
13、提一些建议。 一、 课前准备 新教材采取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编写方式,这就对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材料物品准备 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这些“探究”都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针对同一“探究”内容,不同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这就要求教师预先考虑到各种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并在课前尽可能全的准备好这些材料和物品。例如,水产动物中,探究鱼的各种鳍的作用时,就可能用到棉线、胶布、木棍、木板等。另外,有些实验用到的材料必须提前培养,这也要求教师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吸烟的危害一节前就要准备好香烟浸出液和培养好活的水蚤。 布置学生活动 有一些课上的学生活动,需要以
14、学生课前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在课前向学生布置这些活动。例如营养物质的吸收一节中,“探究竟”是通过查资料编写课堂剧“营养素争功”,这绝不是课堂上所能完成的,应提前布置,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查资料、编剧本、排练等工作,以便课上顺利进行表演。 分析教材 新教材在结构上完全实现了栏目化,正文部分主要设“身边事”、“探究竟”、“大家谈”、“知识链”、“实际用”、等栏目。分析教材时应先从“知识链”入手,弄清这节课的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以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探究竟”的内容,既要看这些活动与知识的联系是否紧密,又要看它的可行性如何,认为不合适的可作适当删改。在认可了“探究竟”的内容以后,再考虑
15、“身边事”和“大家谈”的内容。最后再分析“实际用”的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过程。 ()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要在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然后再针对教材和学生情况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总的要求是全面、准确、具体、规范。 ()设计教学过程 由于传统的教材多以知识为主线来编写,所以传统的教学过程也是以知识为主线来安排。而新教材采取了以活动为主的方式编排,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也要重点考虑师生的双边活动。同时还要体现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教师的调控作用。
16、 二、 课堂教学 由于新教材采用栏目化的形式编排,下面就以栏目为单位提一些教学上的建议。 身边事 设置本栏目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也就是说每一节课的“身边事”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代替每节课的引言,二是要能引起学生兴趣,三是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在“身边事”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呈现方式尽量直观 这个栏目是每节课的开头,采用直观的形式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怎样实现合理膳食一节,书上的“身边事”是四幅图和一段文字,可照图做成连续的动画,那段文字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生动,学生一定会很喜欢。 ()可结合当地实际另换内容 书上的“身边事”是从普遍性的意义上
17、来考虑的,对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学校来说,可能会有更合适的“身边事”,这时就可以用自编的“身边事”来代替书上的“身边事”。如在实验室观察动物一节中,书上是“在整理标本时会发现一些小动物虽属同一类,但却有很大差别”。农村的学生不一定有整理标本的经历,就可以换成“鸡、鸭、鹅同属鸟类,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可让学生参与 虽然“身边事”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栏目,但有些时候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学会观察一节书上是“校园里栽培的月季花悄悄的开放了,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吸引了许多同学的目光。我们应怎样观察月季呢?”可以换成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让其他同学描述它的长相,由描述的各不相同引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于 使用 教材 教师 建议 根据 实际 教学情况 通过 删改 整合 补充 形式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