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共6页).doc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民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室防范措施的关键。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有害因素;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中,由于手术患者高度集中,各种创伤治疗技术的应用,消毒剂,洗手液,手消
2、毒等的使用形成了手术室内特有的生物、物理、化学环境。同时,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高度注意力集中使护士经常处于心理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这些不良的职业卫生因素可对护士造成慢性长期的职业影响,甚至发生急性突发性危害。因此,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的潜在危害,需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自身保护意识,并对手术室各种潜在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手术室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射线辐射 为了提高手术室的治疗效果,进行内固定的大部分骨科手术需要术中进行X光照片定位。长期受放射线辐射,可导致染色体异常和畸变,影响白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导致抵抗力下降甚至诱发肿瘤。 1
3、.1.2噪音污染 手术室的噪音来源于手术室机器设备的使用,如空调、风机、麻醉机、监护仪及工作人员的活动、谈话声等。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下极易引起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心悸、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甚至引起噪音性耳聋。 1.2化学因素 1.2.1麻醉废气 主要的麻醉废气室异氟醚,地氟醚等.长期吸入微量的麻醉废气,使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积累,易引起早产、流产等生育障碍。 1.2.2消毒防腐剂 戊二醛是手术室常用的高效消毒浸泡灭菌剂。甲醛是病理标本的防腐剂,这些消毒防腐剂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甚至可诱发恶性肿瘤;使用最频繁的酒精,碘酒,洗手液,手消毒剂等,对皮肤粘膜也有刺激作用,易引起过
4、敏性皮炎。 1.3生物因素 手术室护士每日都暴露在患者的血液、体液或排泄物中。加上手术配合中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等,极易损伤自己和他人。造成针刺,刀割,血液、体液玷污皮肤、眼睛等损伤。而血液暴露最易导致乙肝、丙肝、艾滋病的传播。 1.4心理、生理因素 心理、生理因素是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手术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无规律性及手术要求高度注意力集中,加上人力资源不足,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中,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劳。造成行动准确性下降,动作协调性差,增加思维判断失误,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1.5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目前各种医疗护理法律尚在完善之中,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室 护士 职业 危害 防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