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材料(共12页).docx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材料(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材料(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1、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识记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性事件。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认识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被视为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 1877年卡普切烈夫出版教育心理学,是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1903年桑代克写成教育心理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并与19131914年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2、,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有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1、掌握学习的定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潜在的比较持久的变化。2、加涅和奥苏伯尔学习的分类。加涅 学习的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奥苏贝尔 学习实现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新旧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比较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1)经典性条件作用: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2)操作性条件作用:通过后果和前因来加强或减弱有意行为的学习。(3)经典性条件
3、作用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强调行为反应及其后果。经典性条件反射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研究对象是应答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研究对象是操作性行为。4、掌握不同学习理论流派关于 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的规律和条件的观点联结派/人本主义(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核心观点: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桑代克试误说、学习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巴普洛夫典型性条件作用原理华生将经典性条件原理发展为学习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强化理论、理论的
4、运用(行为塑造、程序教学)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认知派(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二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型或认知结构。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苛勒(韦特默、考夫卡)完型学习理论、棒子系列实验、箱子系列实验托尔曼(“白鼠心理学家”)符号学习理论、位置学习实验、潜伏学习实验、奖励预期实验、认知目的说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加涅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皮亚杰、维果斯基)(一)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学
5、习的结果:围绕关键概念组织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学习的过程: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一个自我建构建构的过程。如何促进学习: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师徒传授。(二)知识观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绝对真理。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基于个体的经验背景,还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三)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
6、知识经验,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在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促进了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学习的情境性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被人真正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学习者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四)关于教学观点的基本思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协作学习
7、,提倡师徒式传授。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五)主要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设计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支架式教学设计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抛锚式教学设计教学应创设与真实任务类似的问题情境,呈现真实性任务、案例或问题给学生(即“抛锚”),尽可能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并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主动识别、探索
8、、发现和解决问题。 自上而下教学设计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完成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一)基本观点:学习结果:是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学习过程: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如何促进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学习者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让学生处于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从做中学(二)教学论点总的原则:尊重学习
9、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的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三)主要教学模式:(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强调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群体讨论中;强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个别性和独特性;不长时间集中于某一讨论题目。(2)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学生选择信息源;师生共同制定契约;课堂结构安排的变通性;由学生进行学习的评定。(3)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确定帮助情境;探索发现问题;发展洞察力;计划与决定整合(四)主要评价贡献: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局限: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过分
10、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比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上的差异,以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影响。知识观:按概括水平高低层次排列的高度结构化的知识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学生观:信息加工活动应该是 相同的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自我建构的教学观:建构主义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师徒传授。对课改的影响:(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的影响(2)该理论主张学习是通过信息加工活动建构对客体的解释(3)个体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强调学习与教学的中心是学习者(学生)而非指导者(教师),学生是信息加工的
11、主体以及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4)提出了知识结构的网络模式(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进行了区分,批评了传统教学中把初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及到高级学习的失误(6)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等富有创见的教学设计模式(7)关于师生关系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1、理解知识的含义,能够对知识进行分类、狭义知识: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概念、公式、定理等广义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对知识的分类: 安德森/现代认知派: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其中程序性知识又分为智
12、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 R.E梅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2、掌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3、理解知识表征的含义、 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形式或者说知识在人脑中的呈现方式。4、比较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 (1)有意义的知觉模式的差异 (2).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差异 (3)技能执行速度的差异 (4)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差异 (5).表征的深度差异 (6)自我监控技能的差异
13、第四章 学习策略的学习1、掌握学习策略的定义及特点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2、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技术。注重元认知监控和调节训练:出声思考、写思考日志、计划和自我调节、报告思维过程、自我评价有效运用教学反馈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P115第4和第54、举例说明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复述策略的应用。(1)精加工策略:人为联想策略包括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
14、联词法,又称记忆术,用于记忆枯燥无味的东西。内在联系策略包括树立有意义的心向建立类比利用先行组织者(温故知新),用于记忆内部逻辑性强的的东西。生成策略包括划线、摘要与做注释标题目、写提要。 另外还有记卡片策略和记笔记策略。(2)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3)复述策略:复述的时间安排技巧有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和限时记忆。过度复习复述方法有注意克服记忆效应、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复习形式以及保持积极地心向、态度和兴趣。举例说明计划策略、监视策略的应用。 计划策略: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时间的分配与管理。 监视策略:领会监控、集中注意、调节监控。第五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1、掌握智力概念、智力结构的几种
15、理论。 智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五种基本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智力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包括二因素论(斯皮尔曼)、组因素论(瑟斯顿)、流体晶体智力理论(卡特尔)以及三维结构理论(吉尔福德)。 现代智力理论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戴斯的PASS理论以及我国学者的观点等。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智力应该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或生产创造时所需的能力。言语智力,即学习和使用文字的能力;逻辑数学能力,即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能力,即凭知识识别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节奏能力,即对音律之欣赏及表达能力;肢体动觉
16、智力,即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动作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即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内省智力,即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自然智力,即识别自然界中的模式的能力;有存在有关的智力,这种智力较高的人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能够理解有关人的存在的基本问题。斯腾伯格智力理论: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统合体的三个方面:(1)智力由哪些成分组成?(2)智力与环境关系如何?(3)智力与情境关系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成分子理论、智力经验子理论和智力情境子理论。智力成分子理论是智力三元论的核心。智力包含三种成份及相应的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2、什么是创
17、造力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素质。3、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措施有哪些?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第六章 运作技能的学习1、掌握动作技能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答: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便不易遗忘。 原因如下:(1)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经过过度学习的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2)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连续的任务相对简单,故不易遗忘。(3)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期末 复习 指导 材料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