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简本)范文(共17页).doc
《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简本)范文(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简本)范文(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简本)一、引言“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粮食、油脂和油料在购销、储运、加工中的物理、生理和生化特性及控制技术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一个以粮油为研究对象,涉及理、工、农、医(营养与健康)等跨领域、多学科渗透而又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涵盖了粮油产后的购销、储藏与物流、加工与综合利用、装备与自动化、质量安全与营养、信息网络与企业管理等专业。粮油作为特殊重要商品,关系到军需民食、国计民生、社会安定。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对推动现代粮油流通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健康生活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
2、和谐社会发挥着支撑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因此,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学科研究不断深入、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科技队伍日益壮大、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粮油产业发生巨变,我国在粮油产后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二、本学科近年最新研究进展(一)学科研究水平空前提升1.粮食储藏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储粮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创新了低温储粮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创新了储粮通风技术基础理论,突破了储粮害虫抗药性基础研究瓶颈,完善了粮食干燥基础研究,夯实了粮食产后损失及减损关键技术理论基础。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总体跃居国际先进地位,部分技术水平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2.粮
3、食加工建立了稻米与副产品深加工高效增值创新技术系统,稻米加工设备研究与制造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小麦制粉工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小麦制粉设备主机在性价比方面已超过外国公司;生物酶技术缩小了玉米深加工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玉米生物转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一步深化;特色杂粮生产及加工利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进展。3.油脂加工部分油脂设备技术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磷脂产品,质量达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产量已居世界前列。油脂加工节能减排技术、低溶剂消耗、低能量消耗以及热能回收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4.粮油检验检验仪器开发水平与国际差距缩小,开
4、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粮食新陈度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等;食品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系统化;标准体系建设快速发展;检验方法标准全面与ISO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相衔接。5.粮食物流初步形成粮食物流供应链系统理论;粮食流通的通道网络化、过程四散化、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研发出大型粮食装卸、输送、接受和散粮进出仓设备。6.粮油营养粮油营养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利用粮油中的营养素修饰基因表达或基因结构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营养强化带动粮油食品开发,对强化面粉、强化食用油、强化大米及强化的米面制品已进行了工业化生产。7.饲料加工部分饲料产品和许多优质产品的饲料转化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饲料加工工
5、艺和设备制造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饲料设备制造成为世界最大的饲料装备生产国。8.发酵面食作为配料之一的活性干酵母研究取得突破性发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形成班产1t、2.5t和5t的系列化馒头成套设备,馒头生产开始向现代化迈进。(二)学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1. 科学研究成绩斐然(1)创新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粮油科技创新使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层出不穷。1)获得奖项。“十一五”期间,粮油科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是近20年首次获得,二等奖的数量也明显超过“十五”;获得国家发改委软科学奖3项、省部级奖励60多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147项,其他奖项近百余项。2)获得专利。2006
6、年2009年,粮油科技项目共申请专利201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60项、实际授权专利86项、授权发明专利36项。另外,2009年全国粮油工业企业获得专利1984项,其中发明专利528项。3)发表论文。目前,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国内学术期刊共有11个,刊发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多、质量提高。其中中国粮油学报是全国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1556篇。2006年2009年,粮油科技项目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3篇,出版专著173万字。4)制定修订标准。“十一五”期间,正式颁布实施的制修订粮油国家标准和粮食行业标准共336项,其中国家标准248项、行业标准88项。5)开发新产品。20
7、06年2009年,共研制新产品104项、新装备1416台套、新材料4种、新工艺190个,进行中试和形成生产基地160个,示范基地321个。共完成成果转让166项,签订成果转让合同140项,实际应用成果221项。(2)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粮食局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全绿色储粮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课题、粮食宏观调控信息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储备粮减损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共4个大项14个课题获得重大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3)科研平台全面建设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不同的粮油技术应用领域、不同的地区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工程技
8、术中心和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为粮油流通科技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平台。经国家发改委审批,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已经立项,分别为国家粮食储运工程实验室、国家粮食深加工工程实验室、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实验室。国家粮食局组建了粮食储藏、粮食物流、粮油食品、粮油加工装备、粮油质量检验等14个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学科建设蓬勃发展(1)学科教育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发展很快,学科分布逐步铺开,区域广阔,数量增多。至2010年,全国开设有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的高校有140多所,具有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硕士点的高校有34所,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硕士点的高校有64所,食品科学技术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9、授予权的高校有15所。以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工业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等4所粮食院校为主,遍布全国31个省市食品学科院校中粮油学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业已形成。(2)学会发展近年来,中国粮油学会在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为粮油科技人员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出版中国粮油学报,编辑出版学会会刊和专著文献,做好信息交流宣传平台;经国家奖励办批准,已连续6年开展了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与评审工作,在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自2003年以来,在国家粮食局的领导下,学会每两年开展一次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行
10、业高级人才队伍建设;学会每年都深入企业、深入基层调研,为政府做好参谋和规划建言献策;随着学会专业领域拓展和工作面扩大,学会由原来的5个专业分会现发展到12个专业分会,加强了自身组织建设,完善了发展机制,在国内外粮油科技界获取了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声誉。(3)人才培养目前,4所粮食院校在校粮油本科生5 500多人、硕士研究生1 100多人和博士研究生30多人。多年来,为粮食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一批批毕业生活跃在国家机关、教育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管理、教学、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品营销与贸易等各类各级岗位上,为粮食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至2010年,基本完成了覆盖全
11、国粮食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网络,共组织鉴定45 075人次,有36 163人次取得了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其中培训和鉴定的技师、高级技师已达到510人,一支具有粮食行业特点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4)学术交流近些年来,中国粮油学会广泛深入地开展国内外粮油科学与技术的学术交流。在国内交流方面:以总会、专业分会、专业学组、地方分会等层次主持或联合召开各种规模和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会、研讨会,不断将学术交流的平台做大、搞活、办实。在国际交流方面:参与了欧盟的“食品质量与安全(MoniQA)项目”的课题研究,将学术交流构建为学科研究与国际接轨的桥梁,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出席国际学术交流活
12、动;积极在华主办或承办较高层次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5)科普宣传国家粮食局自2006年开始连续举办了5届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全国受众人数3 000万;中国粮油学会组织专家编辑出版了近10万字的粮油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百问科普读物,累计向社会发行10万册;近3年每年开展“爱粮节粮 科学储粮”科普系列活动;组织发酵面食科普宣传等专题活动。这些活动反响良好,受到中国科协的表彰。(三)重大成果推动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代表着我国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的重大成果和研究水平,在粮油产业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得2010年
1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首创了以智能粮情检测、低剂量环流熏蒸、智能通风和高效谷物冷却四项技术为一体的“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成果应用到了全国31个省区市6 000多万吨仓容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库,取得29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以大豆油精炼的副产物水化油脚为原料,开发出食品、保健、医药等工业用系列磷脂产品,质量达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形成了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磷脂加工产业体系。在20家企业建立46条生产线,创经济效益20亿元。获得2008年2010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大米
14、产业链创新技术、高效节能与清洁安全小麦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馒头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特种水产饲料与特种水产品系统技术研究等13个项目的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对促进粮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粮油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初步形成了布局完整、结构合理、设施先进的现代粮食仓储体系,2009年全国仓房总仓容36 424.3万吨,比建国初期扩大了20倍,国家和地方储备粮数量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储备量不能低于年消费量17%(60天)的要求,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粮油
15、工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油加工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粮油加工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1 184.2亿元、利润总额312亿元,粮油产品品种和质量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粮油机械远销国外;在全国已经建立了200余家国家粮油质量监测中心,粮油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粮食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增强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国际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粮食储藏生态学体系;对粮食资源的全利用技术使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价值大幅提高;研发低热量油脂;粮食物流实现“四散”化;新的粮油检验技术原创性强、方法针对性强,还有个性化粮油营养
16、学的研究等方面,均值得我们很好地参考和借鉴。我国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学科发展不平衡,即使是少数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有些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广泛应用,因此,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二是粮油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三是粮食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研究水平偏低;四是粮油加工工艺装备研究水平尚需进一步创新;五是粮油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和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四、发展趋势及对策(一)战略需求和发展对策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战略要求,使我们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面临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一是国家粮食安全供求偏紧,令人远忧;二是公众对
17、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三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大势所趋;四是外资企业在我国已从油脂加工领域向粮食加工领域进军,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五是高新技术应用为粮油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要采取坚持自主创新带动、关注市场需求拉动、依靠高新科技推动、利用产业更新促动、加强行业统筹联动等对策措施。要结合我国国情和粮食行业特点,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粮油科技发展道路,力争在更多方面达到或超过世界粮油科技先进水平。(二)发展方向及研发重点紧紧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油食品安全与营养这个主线是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方向。依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粮油产业是粮油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重点。1粮食储藏重点研发支撑害虫
18、综合治理(IPM)策略的非化学防治,节能控温储藏,储粮害虫、储粮霉菌的生物防控,储粮信息在线检测及智能模型分析等技术;着重开展利用生物技术消解粮食中的化学药剂、真菌毒素研究等。2粮食加工重点开展粮食加工新产品与新型关键主机研制,大型粮食加工工艺与配套设备优化设计,加工过程控制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装备开发,依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业,提高加工效能和产品质量、出品率等。3油脂加工重点推广应用油料低温或适温压榨制油技术,研究开发新型浸出溶剂,研究推广油脂适度精炼技术,开发研制大型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油脂加工机械装备,研究油料蛋白资源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等。4粮油检验着力对粮食安全储存敏感指标、主要有害
19、物质快速检验方法、中式蒸煮食品品质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开展近红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顶空分析技术,以及粮食收购环节粮食质量快速检验仪器的研究等。5粮食物流重点研究粮食供应链体系构建与集成管理技术,仓型建筑合理化综合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公路、铁路及水运等多式联运技术,集装单元化运输体系,新型粮食物流技术与装备等。6.粮油营养重点开展粮油产品中微量营养素及其它营养物质研究,粮油“小宗产品”及多种产品“复合”营养功能研究,粮油营养调整、改善功能的研究,原料成分与加工特性关系研究,减少加工环节对粮油营养成分损失的研究等。7饲料加工重点进行清洁饲料生产工艺设计研究,高效节能配料混合、粉碎、挤压膨化
20、、干燥、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研究,替代抗生素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研究等。8发酵面食重点开展馒头、冷冻食品等工业化生产研究,发酵面食冷冻和冷藏技术研究,基于生物酶技术的面团机理研究,发酵面食的标准及品质评价方法研究,发酵面食营养效价研究等。Cereal and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 Introduction Cereal and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ST) studies the physical,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features and contro
21、l technology of grain, oil and fat and oilseeds in the course of purchase, sale,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process. It is an inter-discipline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omprehensive subject, involving science, engineering,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nutrition and health), etc. The COST contains
22、such subjects as purchase and sale in post harvest, storage and logistics, proces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quipment and automation, quality and safety guarantee, nutri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so on. As the special commodities, cereal and oil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23、 to the need of military and people, national welfar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stability. COST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grain logistics, healthy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people, safeguards national grain security, tak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receives the
24、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party and the state.2. Progresses in COST in recent years 2.1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btained In the field of grain storage, the Chinese characterized ecosystem of green grain storage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grain storage technology, in general, has leaped ahead of th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粮油 科学 技术 学科 发展 报告 2010 2011 简本 范文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