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 【摘要】基坑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结构,因此,一定要使用稳定科学的基坑支护技术。桩锚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做认可,成为了基坑支护中的主要结构之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桩锚;基坑支护;作用 中图分类号: U21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基坑支护中,如果支护的方法不正确,就不能够确保支护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桩锚形式的支护结构在支护中极其有效,因此,研究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作用很有意义。 二、桩锚式支护结构 桩锚支护结构就是当一个建筑物施工时,如果需要开挖的基础很深,
2、基坑边的土容易倒塌。为了能正常施工,就必须支护其基坑。桩锚支护是最常见的若干种支护方法其中之一。在开挖之前沿着基坑的周围需要做一圈竖直的基桩,用来阻挡坍塌。为了避免桩在开挖时容易倒塌的情况,可以用水平方向的锚杆来拉住桩。桩锚支护就是桩和锚共同构成的系统。 桩锚支护体系是指桩与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的简称。这种支护形式在国内始于20世纪90年代稍早期,而且直到现在仍是常用的支护形式之一,一般用在于地下一到三层基坑工程。桩主要是以6001000钢筋砼钻孔灌注桩为主,8001200人工挖孔桩为其次,而500深层搅拌桩、1200高压旋喷桩。工程条件决定采取何种桩。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又往往在桩体内插入钢
3、管或型钢,用以增强其抗变形的能力。但也有极个别工程也曾采用127146钢管桩,那样的话预制桩使用的就会很少。 三、桩锚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实例 1、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设计为地下2层与地上22层,建筑物总高88.40m,地下室建筑面积3672.00m2,总建筑面积38426.50m2,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式基础,基础底板的持力层为中等风化泥质岩,地基承载力为684kPa,所需开挖基坑为68m34m的矩形形式,实际开挖深度从天然地坪至主楼基础垫层底为8.4m。 地层自上而下的基本检测为:填土-粘性土为主,层厚0.4-3.0m;粉质粘土-棕褐色,可塑-硬塑,主要分布与东南部,层厚0.3-1.1m;粉
4、质粘土-红褐色,硬塑,层厚1.6-4.8m;粉质粘土-黄-粉红色,可塑,层厚0.5-5.1m;圆砾-黄色,密实,粒径0.5-3cm为主,最大10cm,含少量中粗砂,泥质含量10-16%,厚7.0-9.8m;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硬塑,为风化残积土,层厚0.3-1.2m;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2、支护方案设计 针对基坑边坡附近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案,采用挖孔灌注护坡桩加锚杆支护。护坡桩22根,除10根桩径D=1100mm外,其余为D=900mm,桩间距均为1400mm,桩长均为9.90m,桩顶设置断面为1000500mm连梁。在距桩顶2200mm处布置一排锚杆,锚杆直径为120mm,长1
5、1.5m,倾角21,锚杆拉筋为4根直径为25mm的钢筋,由船形支架支撑焊接成形,设计抗拔力为331kN。一侧采用锚杆钢筋混凝土挡土板支护,共布置4排锚杆,排间距为2.2m,水平相邻锚杆之间的距离为2.2m,每排14根,共计56根。 3、支护结构的主要施工技术工艺 (一)灌注桩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灌注桩的主要施工技术流程为:定位放线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成孔检测、清孔安放钢筋笼下导管再次清孔浇筑混凝土成孔。 (二)灌注桩主要施工技术 (1)首先测量放样,测量放样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放样墩台位,再由墩台位控制桩定出桩位,桩位放样时在桩的前后左右距中心2m处分别设置护桩,以供随时
6、检测桩中心和标高。 (2)钻机就位:采用德国宝蛾旋挖钻机成孔,钻机利用自行走移动系统就位,钻头与桩位的对位误差要小于2cm。 (3)埋设护筒:护筒一般采用5mm-6mm厚的钢板卷制,内径比桩径大l0cm,护筒埋至多年上限以下0.5m。钻机就位后,先用比护筒直径大一级别的螺旋钻头施钻,钻至上限以下0.5m深度后停钻,安放护筒。护筒准确就位后,其外侧与孔壁所形成的孔隙用渣油拌制的粗颗粒土回填密实。 (4)泥浆拌制:钻孔泥浆采用优质粘土,采用制浆机制浆,存入钢制泥浆池中。现场设容积为6m2(2m3m1m)的泥浆池、沉淀池各一个,串联并用。泥浆池、沉淀池采用3mm厚钢板制成,底部用枕木支垫架空,在灌注
7、水下混凝土时挤出的合格泥浆,可在下一个桩钻孔时使用。 (5)钻孔:钻孔前,纵横调平钻机,保持钻机垂直稳固。开钻前将钻头着地,进尺深度调整为零。不同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类别的旋挖钻机钻头进行施工。细砂、中砂、砾砂、角砾土、圆砾土及强风化层可采用筒式钻头;对于强度不均匀地质、易偏孔地质以及风化、中风化岩层采用短螺旋勘岩钻头。 (6)清孔:当钻至设计标高后,经岩样确认已进入设计桩基地层后停止钻进并及时清孔。清孔采用换浆法。将钻具提起约30cm,钻头不停转动,泥浆循环不断进行。 (7)钢筋笼制安:钢筋笼下端应整齐,用加强箍筋全部封住不露头,使混凝土导管能顺利升降。在其上、下端及中部每隔2.5m距离于同一横
8、截面上对称设置四个直径6的钢筋耳环,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一般用吊车整体吊装,当钢筋笼长于25m时,考虑到吊车臂长,将钢筋笼分节制作,现场分段吊装焊接接长。 (8)灌注混凝土:桩基混凝土采用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由于灌注混凝土时输入的热量较大,因此混凝土入模温度一般控制在0-5范围内。灌注过程中要经常用测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要保证导管埋置深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lm,一般控制在2m-6m左右,灌注过程中设专人经常测量导管埋置深度,做好记录。 4、锚杆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为:定点钻机就位成孔清孔锚筋的制作及安装灌浆。 锚杆主要施工技术: (一)锚杆孔施
9、工:根据不同的土性,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和相应钻机。对于粘性土,粉土和无粘性土不能坍孔。在冲积土中钻孔,必须在全部长度内加套管。在清孔后,安装锚杆前应探测钻孔是否有孔壁坍陷。 (二)锚杆孔压力试验:锚杆锚固段内锚杆孔不应有水泥浆漏失。否则会降低锚杆受力性能及锚杆的耐腐蚀性。在钻好孔后,应进行压水试验。一般孔壁裂隙大于160m,水泥浆将会漏失,在一个附加大气压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渗流量。如漏浆可用较稀的水泥浆灌注孔内,24小时后,重新钻孔,再作压水实验。 (三)锚杆就位:就位前应对锚杆作检查,加工情况、防锈等。就值时应慢而稳。采用套管有助于避免损坏锚杆,可检查防锈层的损坏程度及抗拔力的大小。 (四
10、)灌浆:采用水泥浆灌入锚杆孔中,应当选择对钢筋腐蚀较小的水泥。在良好状态下输送到锚杆孔中。良好的水泥浆应具有可泵性。低泌浆性,且凝固时没有或仅有少量的膨胀性。水泥浆可以使用掺合料,但应作相关试验,以掌握材料性能的变化。 四、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1、土方必须按设计方案规定分层开挖,既不得欠挖,也不得超挖。上一层未支护完,不得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 2、基坑四周地表应修整并设置明沟排水,严防地表水向下渗流。应检查基坑周边的给水、排水管线,漏水处要修理好。 3、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当在高处施工时,应搭设稳固的脚手架,配设防护设施。施工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管路、电器具等进行全面检查
11、和试运转,符合要求后再正式运行。 4、钻机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施工之前,钻机应先试运转检查,以防止成孔或灌注中途发生故障。 5、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斗尺寸;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原钻探资料不符,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6、锚杆杆体下放时,把注浆管(6塑料管)插入隔离架中心孔,距孔底50cm100cm,跟钢绞线一同沿钻孔中心线徐徐送入孔内,中途遇阻时,可适当提动杆体,调整方向再下放。 7、注浆材料采用水灰比为0.5左右的纯水泥浆,并在水泥浆中可根据情况加入3左右的三乙醇胺,以提高早期强度。试拉合格后,立即进行全面张拉锁定,以确保下一步施工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锚式支护在基坑支护中作用明显,能够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施工中应该重视桩锚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支护质量,从而保证支护结构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 龚晓兰.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苏绍曾.万富大厦深基坑土打支护变形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最新【精品】范文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