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教研制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教研制度.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 5-1校级领导教研管理制度 5-2 教务处教研管理制度 5-3 教研组教研管理制度 5-4 年级组教研管理制度 5-5 课题组教研管理制度 5-6 教师队伍教研管理制度 5-7 教师理论学习制度 5-8 教师专业引领制度 5-9 教师备课制度 5-10 教师上课制度 5-11 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5-12 教师公开课制度 5-13 教师教学反思制度 5-14 检测考试质量分析制度 5-15 教师结对帮教制度 5-16 学生作业批阅制度 5-17 学生成绩管理制度 5-18 高中学生学分管理制度 5-19 评选优质作业及学习标兵制度 5-20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5-21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
2、使用制度 5-22 微机室管理制度 5-23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 5-24 集体办公室电脑使用制度校级领导教研管理制度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 2、主管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 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3、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 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4、校级领导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并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 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满足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 课
3、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教务处教研管理制度 1、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 革。 2、学校教务处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教研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教研园地, 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务处负责教研组的常规教研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 导。4、教务主任、副主任的主要任务为:(1)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3)出刊“坪中教研园地”。 (4)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 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5)每学期听课 20 节以上。 (6)做好宣传
4、工作,及时向各级各 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教研组管理制度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 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务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 1 人。 3、教研组长由教务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 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有计划、有研讨、有记录、有 效果”。 (1)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 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
5、业布置和批改,课 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 度化。 (3)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象、钻研教材、集 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 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 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每学年至少组织全组教师 开展一次校本教研全程观摩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指导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 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 改进教学。 (
6、5)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学校上交 1 篇教学研究信息。 (6)带领 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内 容。 (7)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坪头中学教研组考核办法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年级组管理制度 1、年级组是学校组织年级组内教师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的基本管理单位。 2、年级组的设置由学校一年一定,原则上设年级组长一人。 3、年级组长由教务处和政教处共同聘任,年级组长应具有坚定的政治观念,较强的业务 能力和组织能力。 4、年级组长的职责: (1)以质量为第一目标,与学校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并组织完成。 (2)采取有效形式,营造良好学风,
7、加强学生管理。 (3)组织召开年级组教研活动,汇总年级学生成绩,开展学情分析会,统一年级组内教 师工作思路。 (4)组织开展学生学法指导会,褒扬激励全体学生上进。 (5)组织开展年级组内学生活动及兴趣小组的组织培养。 (6)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创建优秀年级组。课题组管理制度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课题组长 1 人,成员 3 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务处,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并开展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 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1)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 向。 (2)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
8、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3)切实开展课题研 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 结。及时向学校教务处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4)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 开 3 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5)定期向学校教务处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的总 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6)科学、规范的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教师队伍教研管理制度 1、认真积极的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
9、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1)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于课堂及其他教育活 动中。 (2)实现“五个一”工程。 题每学年定一个教研专题; 学每周学习一篇教育教改文章; 讲每学期讲一堂高质量的示范公开课; 思每学期写一篇教育叙事或反思; 研每学期写一篇教研论文。 4、完成学校教务处分配的其他教研任务。教师理论学习制度 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修养,普及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科研知识方法,塑 造学者型教师队伍,建立此制度。 1、全体教师必须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10、的 原则。 2、学校定期聘请专家入校进行理论知识宣讲。 3、学校定期组织优秀教师赴外地参加学习理论知识,研讨会。 4、教务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论。优秀教师教学经验。 5、教师个人理论学习要坚持经常化,即每周学习一篇教育文章,每学期读一篇教育著作。6、教师要记好业务笔记,笔记内容为教学业务知识,每学期不少于 16 篇(2000 字) 。 7、教务处不定期检查教师业务学习情况,并将业务笔记纳入教师综合考核。 8、教务处对新出现的,普及程度广的理论知识,可以定期以命题的形式检查教师掌握情 况。教师专业引领制度 为了使校本教研向纵深可持续方向发展,快速提高教师思想观念和业务能力,并能及
11、时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每年定期聘请教育科研人员、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现场指导教研工作,向教师 传递信息,提供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学校在每次区教研室来校视察工作时,争创机会让教研人员与教师接触、交谈。 3、学校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并及时传达学习精神,做到点面结合。 4、学校及时组织教师学习区教研室编写的教研通讯 ,指导学校的教研工作。 5、利用互联网学习先进教学教育理论,摘录及时印发,不断更新教师思维。教师备课制度 1、备课时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加强教学预见性和计划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 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2、备课要
12、吃透“五点”:即重点、难点、知识点、功能点、教育点。 3、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4、备课要做到“三写”即写学期教学计划、写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教学计划。 5、备课要备“两法”即研究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教法为组织学生学习服务。 6、备课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原则、提倡同课头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 做到: 三 定 (定内容、定课时、定中心发言人) 三研究(研究重难点的教学方法、突破方法及双基能力) 三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测试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7、学期教学计划编制要求是:开学一周内,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
13、各 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对教材“全局”要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所任学科的学期教学 计划(一式两份,一份自用,一份交学校教务处备查) 。学期教学计划应有学生基本情况分 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实验教学及实践与考察活动安排、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扶优脱困措施、教学进度表、学科教研专题研究安排等内容。 8、单元教学计划编制要求是:单元备课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教学具有系统分完整的特点,在 新单元教学之前,教师要编写单元教学计划,其内容有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重 难点分析、实验安排、课时教学计划、单元小结与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与讲评等。 9、课时计划编制要求是: (1)
14、课时教学计划(教案)必须按课时编写,做到完整规范,环节齐全。课时计划的主 要环节和内容有教学课题、教学目标(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 具和实验器材准备、教学步骤、教师精讲学生精炼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手段、作 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艺术、体育课的教案还应有自己的特点。 (2)课时教学计划(教案)必须做到一科一案,要完整、规范、节次齐全,详略得当, 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有教法设 计和学法指导,为学生设计活动科学、合理,适用操作性强,符合学生实际,确保课堂教 学收到良好效果。 (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要有新意,
15、有创见,时间安排合理,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4)课时教学计划(教案)提倡超前一周编写,必须超前两课时编写,教师不得把教学 参考资料、复习资料或习题集作为教案使用。 (5)语文学科必须有作文专用教案,要突出作文训练指导和作文评讲等内容 10、课时计划执行后,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后记,对计划执行中的失误及不妥之处,教学中的“偶得”、 “精彩之处”等记在教学后记中。以利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积累。 11、教师无教案不准进入课堂。教师的教案应备节数学期计算办法是:周课时16。 12、教研组长每两周应对本组教师教案检查一次,督察教案的质和量,检查后要签注意见 和时间。学校教务处每学期检查不少于两次,检查结果作为
16、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评价的依据 之一。教师上课制度 1、教师应按课表上课。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教师不得私自调课,教师随意缺课属渎职 行为,教师须于课前五至十分钟结束一切准备工作,在虚拟的教学氛围中酿造感情,进入 角色,以饱满的激情走向课堂。 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举止庄重,精神饱满,着装大方、得体,打扮美观、文雅,端 庄,不穿短裤、拖鞋,女教师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扎眼饰物。禁止教师在教室抽烟、吐痰, 使用传呼机及移动电话等,禁止体罚和精暴对待学生。 3、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 要阵地,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旨、训练为主线”的教学
17、原则,面向 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3、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变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 为引导学生主动的探求知识获取信息,达到“教学相长”,变“教”师为“导”师去引导组织学生, 教师要注意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师生间的相互对话和评价,把知识的 形成过程及学科方法展示给学生。 4、课堂教学中要突出目标意识、主题意识、反馈矫正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教学 方法要灵活多样。既符合学科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积极应用启发式和讨论 式,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解放学生的手、眼、脑等一切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思 考、感悟、质疑、创新。
18、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要积极的推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参与必要的模拟 训练。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巧妙启疑、讨论和标新立异,教师要适时适 度解答学生的“问题”,允许“存疑” 6、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准确生动,富有激情,声音宏亮,高 低相宜,语速适中,快慢有度,拟扬顿挫,有节奏感,有逻辑性,讲普通话。课堂讲解要 启迪思维,点拨技巧。引人入胜,轻松自如,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表情语言、体 态语言、动作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特殊作用。 7、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
19、的讲解、讲述所占时间原则上 不得超过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要坚决废止“注入式”和“满堂灌”。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 确保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8、课堂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依据又不囿于教材,教师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材和科 技素材,体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还要对教学内容适当的延伸(向学科发展历史或知识 背景延伸,向学科发展前沿延伸)和渗透(各学科间的知识、方法的交叉) ,是学科教学具 有时代性。 9、教师要按知识的内在联系或知识的展开顺序等为线索设计板书,板书必须规范工整, 设计合理,科学新颖,用字规范,条理清楚,繁简恰当,突出重(难)点,富有启发性, 师板书对学生编制知识体系
20、组建能力结构要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10、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挂图、模型、实物、实验等直观教具;运用投影及其他视听器材等电教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理、化、生等学科的演示实验 开出率达到 100,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应不低于 95。凡课堂上要做的实验,备课时 教师必须亲自做一遍。 11、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一般有复习、引题、新课教学、训练巩固、小结整理、布置作业 等。提倡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12、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和应变能力,能合理有效的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为了开展教学技能切磋,推动教师授课技能整体提高,培养青年教师早日站稳讲台,塑造 学科教学能
21、手,开展校本课程研讨,特制定本制度。 一、听课标准: 青年教师(35 岁以下)听课不少于 20 节/学期; 中年教师(36 岁49 岁)听课不少于 15 节/学期; 老年教师(50 岁以上)听课不少于 10 节/学期。 二、听课范围; 1、新调入教师观摩课由教研组组织,授课教师所在组的成员必须听课,欢迎其他教师光 临指导。 2、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选课初赛由教研组组织,组内全体教师听课并评分。复赛由教 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听课,教务处选聘评委评分。 3、优秀教师示范课。校本教研汇报课由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听课,并邀请有关人士点 评。 4、公开研讨课,由教研组组织。组内教师全部参与,欢迎其他教师光
22、临指导。 三、评课要求: 5、评课采取书面评议和口头评议相结合的方式,示范课、汇报课必须有点评稿,其它口 头探讨评议法,并作好评议记录。听课教师必须在听课记录中填注评课详细意见。 6、评课因类型不同而有不同要求,新教师汇报课以站稳讲台为目标;教学能手、新秀评 选课以授课艺术为目标;示范课、研讨课以单项重点内容为目标。教师公开课制度 为了全面、深入、持久地落实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机制;规范、科学、有效地进行教 学研究,特制订本制度。 一、坪头中学教师公开课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落实。其具体办法是:每周每个教研组确定 1-2 名公开示范课教师,于每周日晚报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并公布。 二、公开课做课
23、时,本教研组教师必须全体参与,欢迎其他组教师光临指导。 三、公开课采取量化评分的办法,由做课教师所在教研组确定 6-8 名教师做评委,使用 坪头中学教师公开课评分表计分,汇总后交教务处存档。教研组定期召开教研会,研 讨公开课,指导教师成长。 四、全体教师必须保证每学年上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并将本项工作的参与程度及评分结果 纳入教师年度岗位考核之中。教学反思制度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反思是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 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隐含着三个基本信念: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是研究者。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校本 教研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