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共13页).doc





《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公园规划说明书(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 公园现状概况第二章 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三章 规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一节 规划设计依据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第四章 总体布局第一节 森林公园范围第二节 总体布局第五章 建设分期与分期建设目标第六章 景点与道路设计第一节 景点建设规划第二节 道路设计第七章 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 设计原则第二节 植物景观设计第八章 资源环境保护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 旅游安全保护第三节 环境卫生设施保护措施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 给水规划第二节 排水规划第三节 电力弱电规划第一章 基
2、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森林公园位于通道县城区,东经1094625,北纬26957,是*旅游风景区的中心。东北部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陇底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紧邻的有芋头古侗寨、皇都风雨桥等风景名胜景观。公园总占地面积.6平方米(697亩),南北约948米,东西1078米。二、地质地貌森林公园属于低山地貌,最高海拔495米,最低海拔370米,相对高差125米。成土母岩为板页岩。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质地疏松,PH值4.5-5.5,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三、气候特征森林公园处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
3、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16.3,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5,年降雨量1480毫米,年日照时数1276小时,全年无霜期296天。公园内森林小气候特征明显,夏季林内温度要比林外低2-3,干燥季节林内空气湿度明显高于林外,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健身、休闲的理想场所。四、森林资源森林公园现存森林植被多为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达86%,森林公园建有树木园,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各类植物 108科632种,其中有水杉、南方红豆杉、银杏、福建柏、香果树、伞花木、刺楸、红椿、香榧、厚朴、凹叶厚朴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余种。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位于*省西南边陲
4、,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东与城步、*县交界,南与广西的龙胜、*县交界,西与*省的黎平县交界,北与*县交界。境内聚居着侗、汉、苗、瑶等13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1.3%,城镇人口4.96万人。201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8.21亿元,财政总收入1.3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764元,农民人均收入2501元。*县城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枝柳铁路境内总长38公里,内设5个火车站,209国道境内总长59.8公里,221省道境内总长41公里。以及包茂高速公路怀化通道段境内总长76公里,设有临口、双江、陇城三处出入口。通道铁路至怀化160公里,至柳州293公里;公路
5、至桂林174公里,至柳州200公里,至邵阳298公里。100%乡镇通公路。*县现有有林地面积238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18万立方米,立竹量739万根,森林覆盖率74%。境内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陇底县级自然保护区。第三节 公园现状概况*森林公园位于*县城*镇,城镇区西北郊,东面临209国道,南毗双江镇寨上村长板冲,西接吉利村里头冲,北连吉利村风形冲,总面积计697亩,所有土地均属林业用地,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均划归国有。公园周边一面环路环水,两面环田,道路有双江至瑟琶公路,进城公路等,周边企事业单位有皮肤病医院、电力公司、交通局、林业局等,公园东边的渠水河对
6、岸为时代御水湾新开发住宅群。境内最高海拔495米,已接通供电线路和通讯线路,整个范围均有移动通讯信号覆盖。*森林公园现有护林员4人,现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办公楼1栋,职工宿舍楼2栋,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有利用电泵抽水的水井1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县林业局在该地创办县林业科学研究所,主要开展珍稀树种收集、森林培育、林业科学研究等工作。经多年建设,所建立的珍稀树种标本园及其它科学试验林均已郁闭,林木郁郁葱葱,森林景观优美,为市民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休憩、保建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成为一处科研、科普、教学基地。第二章 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一、条件具备,政府支持森林
7、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以来,以其生态优势,在同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项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建设森林公园,是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游憩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为丰富现代旅游内涵,推动区域经济和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旅游将由过去的以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旅游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旅游重心开始向自然风光区、环保生态区转移,休闲型生态旅游有望取代人文观光旅游而成为主流。可见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顺应了现代旅游形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等相结合的特色旅游转变的发展方向。*镇是*
8、县县城所在地,城镇人口达3万人。随着现代城镇正快速成为钢筋混凝土森林,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要面对的是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及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同时,社会老龄化的现象严重,老龄人活动场所严重缺乏。因此,建设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森林公园十分必要,也大有可为。为保护、利用、管理、开发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资源,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社会及经济价值,为通道森林旅游发展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规划。二、区位优势明显*森林公园地处*县城区主要河流双江河畔西侧,东接209国道,周边有双江至瑟琶公路,进城公路等。随着城市沿河绿化带、御水湾城市住宅群的逐步建设,森林公园将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城市景
9、观。三、森林景观资源丰富特色突出*森林公园以其特有的小气候和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森林景观,公园内树木种类多样,珍稀树种繁多。 第三章 规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一节 规划设计依据旅游是森林旅游区的功能之一,但必须以森林保护为前提,以森林风景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项目创优势,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公园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优势,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枫树湾森林公园。本次规划依据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3、建设部城市公园规范4、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5、通道县城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
10、0)6、县委、县政府关于下达通道侗族自治县2012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健身和休闲活动,促进以自然生态养生为理念的森林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营造 “旅游度假、休闲疗养、健身娱乐、科研教学、环保考察”于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旅游园区。(一)突出生态,保护为先。突出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景观,充分尊重自然基础风貌和条件,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等自然生态,发掘创建有特色和价值的人文景观。(二)适度开发,功能适当。把握森林自然脉络和景观要素的构成,以适度开发建设为宗旨,减
11、少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所造成的破坏和浪费,在公园现实和发展的可能前提下,完善综合服务接待功能和设施,把握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软件设施及思想观念的建设,充分体现有限的资金在局部土地空间环境的高效运作,实现其预期价值。通过政府和经营者的整体高水平合作,创造经济和文化的高附加值,创造城镇面貌新的亮点。(三)追求特色,展示和谐。以现有的自然生态,特色植物游览等地域特色资源的高效和高品位组合设计,构筑森林公园的独特风格和景致。挖掘和弘扬侗族人文历史和传统,通过提炼、加工、创造,有机再现地域风土所养育的人文精神,探索人杰地灵的双重因子互动所复合构筑的文化,从而使森林公园的整体价值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
12、体闲健身活动,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科普知识教育,把科教兴县和生态旅游自然结合,寓教于乐。从而形成参与型、科学型、知识型的和谐优美的森林公园。二、规划原则(一)保护原则、特色原则在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特色与机制的前提下,高度重视森林公园内的植物资源和各种生态景观,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地貌和自然生态,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开发相结合,恢复和突出园内的珍稀植物的自然景观,创造新颖独特的公园格局;同时,挖掘侗族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继承侗族历史文化传统,赋其新意,增添地域文化氛围,将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文化高度有机结合。(二)协调原则枫树湾森林公园的规划应符合通道县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市民休
13、闲健身活动的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使游客在森林公园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可操作性、弹性发展的原则充分研究森林公园的现状和自然地形地貌,合理确定森林公园的环境容量,开发内容和模式,科学规划布局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对项目的选址、规模以及道路网的规划应尽量减少土方量,节省投资,便于近期实施。同时结合远期发展目标,采用分期分区的开发模式。从而在规划目标和建设时间等因素上,保留规划的弹性、应变性和开发的时序性。(四)参与性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镇环境的追求,也由功能型逐步向生态型、文化型演化。本规划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交融与对话,提高森林公园的科学性
14、和知识性,在规划设计上应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和舒适性,使人们充分领略森林公园独特的文化魅力。(五)可持续性原则应高度重视森林公园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而造成的资源破坏和枯竭,在积极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有独创性地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第四章 总体布局 第一节 森林公园范围*森林公园的规划范围是:现有林场的全部。总面积697亩。第二节 总体布局一、总体构思以观光揽胜区和休闲健身区为中心,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加强景点、旅游设施、服务管理设施的建设,实现起点高、功能全、保护严、投资省的目标。服务管理设施限定在不影响风景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内,园区内不搞大型的现代建筑,最大限度
15、地利用现有资源,保持公园自然、古朴、原始、神秘的特色。二、功能分区在进行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规划时,我们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森林作为景观的基质,通过合理的廊道系统线、游线、和绿带实现森林公园内的生态系统和旅游流的畅通和不间断。根据*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现状、地形地貌状况、旅游价值和资源特征,结合旅游开发的目的和旅游规划内容,方便开发建设,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势造景,统一规划,将枫树湾森林公园划分为四个区:(一)、入口景观区这是游人进入森林公园的第一印象,所以要规划好入口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应拆除现有建筑,整治道路周边建设,
16、扩充绿地,打通景观走廊,协调周边,突出入口,营造颇具民族特色文化的氛围。*森林公园共设置南、北两个入口,其中北侧入口为森林公园的主入口,充分利用现状高差,集中设置停车场以及大型商业群体,为森林公园提供配套服务。并结合3600平方米的市民文化广场以及即将建设的星级酒店,市民文化广场集中展现了侗族特有的建筑符号鼓楼、凉亭以及花桥,并在广场的中央设置一芦笙雕塑。使得侗族的人文历史得以充分的展示。(二)、观光揽胜区该区有景点的开发和新增景点的建造,以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内最具有特色的景观资源,并进行提炼、升华和组合。(三)、休闲健身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
17、森林的逐渐形成,工作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要面对的是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及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人们对休闲健身的需求也将越来越迫切,尤其是亲近于大自然的休闲健身活动,因此在本次规划设计中,根据枫树湾森林公园的现有地形地貌,在相对较为平坦的区域设置了四个集中的休闲健身广场,广场与广场之间通过公园主干道相联系。主干道以坡道为主,坡度控制在8%以内。(四)、生态植物园区1、密林区该区主要由人工杉木林组成,通过自由生成的生态频道,吸收新鲜空气,突出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人与天空的主题。最宜游人闲怡身心,沐浴森林,主要是为森林旅游提供满足生态平衡和拓展景观资源培育空间,在制高点可纵观通道县城全景。面积36
18、6亩。2、珍稀树木园区该区域树种资源丰富,能够形成植物多样性,开展科研、教学、科普教育活动。面积178亩。(五)、管理服务区主要是游客服务中心、展览室等,为森林公园内的各级管理服务接待基地的功能性定点区域。邻近旅游区次入口广场,为接待游人的主要场所。交通便利,主要体现其服务及管理的功能。将森林公园管理处设于此,便于对整个森林公园的园务管理。建筑风格应与景区特色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第五章 建设分期与分期建设目标 一、建设分期为了使枫树湾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与通道县的经济发展同步,并满足森林公园建设的具体要求,将规划建设分为二期:一期:2014-2017 二期:2017-2022 二、分期建设目标一
19、期:完成森林公园北侧入口的牌坊、凉亭以及市民文化广场的建设、南侧次入口游客服务中心的改造、部分自然景观改造、通讯及供电设施建设,公园主干道的建设,以及部分游路、标志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可以开展旅游活动。二期:完成全部景点建设项目,完成森林景观改造项目、绿化工程项目及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开展科学教育与考察旅游,逐步开发主题旅游项目。第六章 景点与道路设计第一节 景点建设规划一、规划原则1、在保护好森林公园现有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基础上,从公园主体到局部都应围绕公园生态旅游主题安排,突出森林公园的主题和特色。2、森林公园总体布局应突出主要景区景点,以主要景区景点为中心,运用烘托与陪衬等手段,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公园 规划 说明书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