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县栆坪沟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共22页).doc
《淳化县栆坪沟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淳化县栆坪沟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淳化县栆坪沟流域水土保持林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1前言 为了响应陕西省淳化县打造“三强一名”县城的号召,同时为减少栆坪沟流域水土流失,以林促农,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造林规划设计技术规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教研室王乃江老师指导、林学专业学生于2012年5月30日6月4日,对陕西省淳化县栆坪沟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林工程建设的造林规划设计,以此来指导该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林规划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制定计划,收集有关文字及图面资料,准备仪器、工具、调查用表和文具;第二,外业调查阶段。包括立地质量和类型划分、造林区划与调查、树种生物学特性及现有土地利
2、用状况调查等;第三,内业设计、编制方案。包括林种布局、树种选择及造林典型设计,种苗规划、用工与投资概算以及预期效益分析,直至提交全部成果。该项目造林设计面积70.94公顷,计划在2012年7月2015年6年用两年完成,共需投资30.02万元。2基本概况2.1自然条件: 淳化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北部,地处东径1081850,北纬34433503。东西长46.57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983.81平方公里。北接旬邑、南连泾阳、礼泉,东与三原、耀县毗邻,西隔泾河与永寿、彬县相望。距咸阳市75公里、西安市85公里。淳化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地貌处在鄂尔多斯地面南缘褶皱带上,地质构造比较单一
3、,地质时期地壳活动不强烈,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隆起和下沉,成为矿藏生成的主要环境,地质自北而南为陕甘宁盆地,出露地层为中生三叠系,侏罗系,奥陶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630-1809米之间,相对高差1200米左右。地貌类型为南北二山横贯,中部六条大沟纵切,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0,南北二山之间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基本都在800一1200米之间。土层深厚。全县总土地面积147.5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3.5万亩,辖5镇10乡204个行政村,总人口20.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3万人。土壤具有明显的由褐土带向黑土带过渡性质,95%的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在100 厘米以上。林草资源。全县
4、总林地面积44.5万亩,其中天然草场32.6万亩,人工草场10万亩。全县荒山、荒坡面积11.5万亩,川台地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5%、林草覆率达56.8%,被誉为“渭北黄土高塬上的绿色明珠”。全县淳化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造林作业区位于淳化县枣坪沟流域,全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按形态特征分为源、坡、沟, 面积比为1.0:1.6:1.7 。海拔9001300米,地貌为“U”形沟壑,沟谷陡而深,相对高差150180米,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性。 土壤疏松干旱,土层薄、裸岩多、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沟头不断向前发展,原面遭受蚕蚀,属中度侵蚀区,土壤类
5、型主要有白善土、黄善土、褐土型石渣土、普通褐土。无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植物群落为酸枣、蒿类,分布较为均匀,盖度70%左右,该立地类型适宜栽植防护林树种较多,整地难度较大。1.2气候条件: 淳化县地处北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9.8,极端最高气温39.4,最低一21.3,平均无霜期183天。太阳年辐射总量120.462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373小时,夏秋季昼夜温差在517.5之间。年降雨量650毫米,多集中于7、8、9三个月, 雨热同季。 人工造林作业区属半干旱两年三熟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2,19活动积温3200,无霜期200天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干
6、燥度1.25一13.8,热量充足,降水分布不均,春旱、伏旱严重,对人工造林成活率影响很大。针对气候条件,在造林施工中要切实采取一系列抗旱造林措施,提高造林成效。1.3社会经济情况: 农业处于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果业、畜牧业、蔬菜、粮油及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现有苹果55万亩,杂果12万亩,水果总产量90万吨,刺槐林30万亩,各种农作物40多万亩,天然草场17万亩,大小水库10多座,达46.5%,其中苹果产业已跻身“全国苹果生产20强县”行列,誉为西咸经济圈上的绿色生活基地。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万元;截止2008年底,全县境内公路里程1769.7公里,客运周转量810万人公里
7、、货运周转量8400万吨公里,达到1122万元,拥有固定电话25650户,移动电话、互联网从无到有,分别达到78660户、2420户;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46元,达10200元。林业生产,以“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以及县城两山绿化为主的造林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造林4301公顷,同比增长81.2%;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零星植树160万株,同比增长6.1%。建成行政村25个,绿化乡村道路100多公里。建成山骨干坝一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6平方公里。 作业区共有人口9326人,3668名劳力,农村剩余劳动力1172人,农民纯收入1077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居住
8、相对集中,交通比较方便。淳化县属于国家贫困县,县财政收入仅保党政事业单位工资,投资林业生产资金不足。但群众具有投身林业,热爱林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淳化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先后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生态建设示范县和中国苹果之乡、十一五”中国山水园林城市、全国苹果生产20强县、省级园林县城和陕西省旅游强县等省部级以上荣誉30项。联合国粮农考察团和许多国际友人称赞淳化是:“悬挂在空中的花篮,渭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县实施以林业统揽全县大局的思路,使林业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每年投入到林业生产的时间为两
9、个多月,其造林组织方式主要以乡为单位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整地造林和雇请专业队整地造林。 作业区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林业技术人员和广大群众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总结推广了容器育苗,裸根苗带土包装,鱼鳞坑集水整地、穴底植苗、埋小土丘截杆造林以及ABT生根粉,保水剂等化学药品的应用等一系列配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在过去的工程造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淳化县出台了宜林“四荒地”使用权拍卖办法,加之禁牧力度加大,提高了造林保存率,使群众个人、下岗职工、党政企事业单位投身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区划 根据有关规定,该流域采用作业区小班
10、2级区划,以作业区为单位统一编制设计文件,以小班为单位组织施工。作业区为一级统计单位,小班为最基本的设计和施工单位。造林作业区在行政村范围内选择,作业区界不跨越行政村,小班界线根据技术标准在现地区划,按造林地和非造林地小班统一编号,分类统计。3.1设计依据(1)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作业设计办法;(2)咸政计发E2002J12号文件;(3)陕西省造林标准(陕DBf4293);(4)陕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典型设计;(5)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6)国家标准,造林作业设计规范,(GB) 3.2指导思想 以江总书记和朱总理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批示为指针,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建
11、设秀美淳化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以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造福子孙后代为宗旨。3.3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工造林为主的原则(2)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统筹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3)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原则。(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标准工程的原则。(6)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原则。(7)实施工程造林,推行建设项目法人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的原则。3.4小班区划与
12、调查:小班是调查规划的基本单位,不仅要以小班为单位调查,计算统计面积,按小班规划设计,而且今后还需按小班建立经营档案和实施经营管理。所以,划分小班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3.4.1划分小班的原则: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是划分小班的原则要求,小班界线最好能与自然地型线和地物标志,如山脊线、水系、地类界和道路等相一致。3.4.2划分小班的依据:地类不同 即按有关规程划分的地类,如有林地、疏林地、荒地、农田等。权属不同 在同一地类内按权属不同,分别按国营、集体、个体等划分。 有林地 疏林地按起源、林种、优势树种等,结合林分经营措施类型划分。荒坡按造林技术措施的不同划分。3.4.3小班面积和编号 为了便于
13、造林和经营,现有林和宜林地小班面积最大不宜超过20hm2,小班区划的最小面积应不小于1hm2。小班编号一般按图面从上到下、由左至右依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3.4.4小班界限的调绘 小班界限的调绘的方法采用地形图调绘法。在进行小班现地调查时,采用对坡勾绘,即选择地形较高、视线较广的位置,观察不同立地类型变化的界限,以现地或地形图上明显的地物标志作为控制,用目测方法勾绘小班界限,最后,再深入小班调查时进行核对、修正。表2 各造林地小班面积计算表小班号植被类型面积(公顷)5荒坡0.916疏林地1.707疏林地1.238疏林地1.969疏林地1.0410疏林地0.9311疏林地2.0013疏林地2.92
14、14疏林地1.0816疏林地0.9318疏林地0.9620疏林地0.7422疏林地1.1824荒坡1.4925荒坡1.8231荒坡2.1332荒坡2.064立地类型划分立地类型划分应本着立地类型内部条件趋于一致,而与外部又有明显差异的原则,根据野外调查时地形、土壤、植被等特征,采取分级归类、逐步组合的方法划分。作业区土壤、植被相近似,主要根据坡度、坡向、海拔等主导环境因素,套用陕西省立地类型名录,将造林地划归了7个立地类型。其中:表1 立地类型特征表立地类型名称代号面积(公顷)小班数地形土壤植被阳向陡坡上位13.29 10海拔900-980m斜陡坡侵蚀较严重壤土较干无石砾PH值中性或偏碱性刺槐
15、 酸枣 蒿类 紫花苜蓿 禾本类阳向缓坡中位5.40 3海拔900-990阳向平缓坡或梯田壤土较干无石砾PH值中性或偏碱性侧柏 油松为主 苔草 蒿类 酸枣向急坡上位12.84 9海拔900-990m急陡坡或山峁壤土较干无石砾PH值中性或偏碱性酸枣 杠柳 蒿类赖草 披肩草 半阳向陡坡上位5.93 4海拔900-990m急坡中上位以梯田为主壤土较干无石砾PH值中性或偏碱性散生刺槐 酸枣 蒿类阴向急坡上位0.59 1海拔950-990m阴向急坡上位壤土较干无石砾PH值中性或偏碱性酸枣 蒿类为主阴向缓坡中位15.57 7海拔900-990阴向缓坡,部分地区是农田或果园壤土较干无石砾PH值中性或偏碱性,部
16、分地区有红胶土,粘度硬度较大刺槐中幼林为主沟底可见杨树柳树君迁子酸枣蒿类散生阴向陡坡上位17.30 10海拔900-990m阴向陡坡上位或梯田壤土较干无石砾PH值中性或偏碱性散生刺槐以黄蔷薇蒿类为主桑树酸枣5造林技术设计5.1造林树种选择 由于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任务是减少、阻拦及吸收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固持土壤,因此对水土保持林的树种选择有如下要求:乔灌木根系发达,能网络固持土壤,特别在滑塌、泻溜、崩塌的地段,应注意采用根蘖性强的树种或蔓生树种。林分的林冠浓密,落叶丰富,易于分解,可以较快的形成松软的枯枝落叶层,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段,应采用耐干旱瘠薄、适应性较强的乔灌
17、木树种,有时可采取纯灌木树种。在营造护岸护滩林、水库周围防护林及沟道造林时,又宜采用地上部分分枝稠密,耐水湿甚至耐短期水侵的树种。应选择生长迅速,分值稠密,又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再有防风要求的某些树种中还应选择树形高大,枝叶繁茂,生长迅速,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稍的树种。在分析研究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的基础上,把造林目的与适地适树的要求相结合,最终选择刺槐、油松、侧柏、作为造林树种。5.2造林密度确定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的数量,一般指的是初植密度。造林密度一般用行距、株距表示。造林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幼林郁闭的早晚,主要是对高生长、直径生
18、长、单株材积生长、林分干材产量和生物量、根系生长、林分稳定等影响很大。5.2.1确定水土保持林造林密度的原则林种对造林密度的影响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任务是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在考虑造林密度时应该首先满足其形成较大防护作用方面的要求,也应该考虑对木材生产方面的要求。根据树种特性,应采用适当密植的原则,就是林木密度适当加大。树种生物学特性对造林密度的影响 喜光树种、生长快的树种,造林密度应当小些,如落叶松、刺槐等;耐阴树种或生长慢的树种,造林密度应当大些。如油松、侧柏等。这样能促进幼林适时郁闭,抑制杂草滋生,缩短抚育年限,减少抚育次数,节约抚育费用。立地条件对造林密度的影响 立地条件的优劣是林木生长
19、快慢最基本的条件。优良的立地条件上适当减小造林密度;在立地条件差的地块,一般只能用来培育中、小径材。经济条件和经营水平对造林密度的影响 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木材缺乏的地方,小径材可以充分利用,造林密度应该大些;反之,当地对小径材需要不多,则宜栽植的稀些。水土保持作用对造林密度的影响 有些水土保持林的林种为了发挥其水土保持作用,有时采用非常密植的方式,如株距0.30.5m,行距1.0m等。在此情况下往往要把发挥它的水土保持作用放在第一位,而对它本身提供林副产品等要求则放在较为次要的地位。5.2.2造林密度的确定造林密度的确定一般采用经验、试验、调查、查表等方法来确定。黄土高原地区根据多年造林经
20、验和有关规定,刺槐初植密度为250010000株/hm2,油松35005000株/hm2,侧柏20004000株/hm2。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其生长,应适时进行间伐,调整林分密度。5.3水土保持林的组成水土保持林的组成是指构成该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按森林组成的不同,可分为纯林和混交林。各有其优缺点,纯林的结构简单、营林和管理都较容易,单位面积主要树种的产量高,但对环境条件的利用不够充分,易遭病虫危害。混交林能有效的改善外界环境条件,可提高林分的防护效能和木材产量、质量,能够抵御病虫害及火灾等但造林技术复杂、困难多。5.4造林类型划分 根据造林树种、林种、造林方法、整地方法、配置形式
21、、造林密度、造林技术措施、幼林抚育管理等内容,将本次设计归纳为6个造林类型。即:刺槐水土保持林、油松水土保持林、侧柏水土保持林、油松刺槐水土保持林、油松X侧柏水土保持林、侧柏刺槐水土保持林。5.4水土保持林造林类型设计5.4.1刺槐水土保持林造林类型设计5.4.1.1造林类型名称:刺槐水土保持林5.4.1.2立地条件类型:阳向陡坡上位,阳向急坡上位,阴向缓坡中位,半阳向陡坡上位地形:海拔930-1000米,缓斜陡急坡立地,河谷地土壤:多黄绵土,干旱瘠薄,PH值中性或偏碱性,质地壤土。植被:刺槐、酸枣、黄蔷薇、铁杆蒿、茭蒿、艾蒿、山杏、白羊草、劲草、车前。5.4.1.3树种配置图式: 图1.刺槐
22、纯林配置方式 5.4.1.4造林技术措施:(1) 整地: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整地深度30-50cm。(2) 造林时间:以春季或秋季造林为主,春季宜植苗造林,秋季宜截干造林。(3) 造林方法:由于刺槐播种苗遗传特性差异大,苗木分化严重,造林应使用1-2级苗,淘汰3级苗,进行植苗造林,选用1年生无性繁殖苗,苗高1.0m左右。栽植行南北排列,由于刺槐侧枝发达,顶端优势弱,为尽量控制侧枝,配置方法采用1.5mX2m。(4) 林木抚育:造林后1-3年要及时松土、除草、抹芽、修枝、病虫害防治。截干造林的在当年5-6月及时进行留干除蘖,选留一个健壮枝做主干,其余除掉,并进行根部培土。(5) 每公顷苗木、劳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淳化县 栆坪沟 造林 规划 设计 说明书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