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共11页).doc
《设计艺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艺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艺 术 学 院设计学专业(专业代码:1305)设计学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从事设计艺术创作研究的一门学科。设计学主要研究设计艺术创作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设计学是我国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对于我国在21世纪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技术体系,创造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树立中国产品形象的地位,建设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文化,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浙江工业大学设计学学科始建于1993年,2009年设计艺术学科被评为浙江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建立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研究、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公共空间艺术
2、、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理论与方法、动画设计、插图设计与版画等多个重点研究方向,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省内处于领先的地位。一、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及造型能力,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适应当前设计艺术发展时代需求,胜任设计艺术学科及相关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设计及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1、综合素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设计师职业道德,崇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追求完美、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努力工
3、作,团结协作和与时俱进。2、专业知识具备传统艺术、设计文化、心理学、艺术美学等设计艺术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专业英语写作技能,掌握市场调研、设计分析、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表达、设计方法等内容,对设计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如与社会、人文、环境、经济、能源、信息、生命科学等)结合形成的前沿领域有所了解。3、业务能力熟悉设计艺术的基本设计程序和方法,具有设计艺术的审美感知、审美理念和造型能力,掌握设计艺术某研究方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具有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协调平衡设计中各项因素和各方面专业人员的组织能力。二、 研究方向1、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Visual Communicati
4、on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信息为设计对象的艺术设计学科,研究通过可视形式传播特定信息的方法与策略。依靠视觉表达,如符号、字体、版面、图形、图像、色彩及媒介手段对信息进行设计、传播与管理。应用涉及品牌及机构形象规划设计,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出版物设计,网页、界面等数字媒体设计,空间导向、展示设计等多个方面,强调整合表达能力和系统驾驭能力。本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兼具较高理论研究能力和出色实践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主要研究内容有:品牌建设与视觉识别设计研究 对品牌形象、品牌传播方式的设计进行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从品牌核心形象设计建立到系统应用包括产品、展示、服务、及传播媒介等全方
5、位对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进行建设与管理。信息设计与出版物设计研究 通过图形、图表、文字等视觉化手段,对信息进行梳理与阐述,形成更清晰有效的传播方式;并对出版物的策划、编辑、设计、工艺流程进行研究与实践。数字媒体与用户界面设计研究 主要研究在各类数字媒体上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为各类在线网站、触屏设备的应用提供界面设计综合解决方案,能完成信息架构、用户定位、导航设计、界面视觉设计等系统性工作。图形符号与环境平面设计研究 研究图形符号等视觉设计要素在空间环境中传播信息的可行性与效率,并对平面设计运用于品牌终端、展示、导向系统等三维媒介中的设计方法与策略进行研究与实践。2、工业
6、设计研究 Industrial Design工业设计是一门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任务是在充分满足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人的个体审美需求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艺术设计,和立足市场的产品定位设计、风格设计和形象策划设计等,并将这些要素整合,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本研究方向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的产品设计理论功底、又具备出色的工业设计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工业设计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具备在某一研究方向上开拓创新的能力。现代设计技术研究面向产品创新设计的全流程展开研究,开发相关的调研技术、实验技术和数字化辅助技术,重点研究用
7、户调研方法、调研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创新设计概念的形成、评价、优化、实施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技术。针对行业产品研发其专用的创新设计方法体系和技术工具,实现其设计效率与可靠性的提升。感性工学研究运用感性实验方法和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工具,探索用户感性的量化研究方法,实现用户感性的科学分析、评价预测,并构建产品设计要素与用户感性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形态研究研究将功能、材料、结构、工艺、人机尺寸、使用流程等理性要素,抽象性、综合行地整合上升成为产品的外在表象因素的途径;同时研究产品形态所蕴涵和传递的审美性、社会性、文化性和精神性等信息的方式。人机环境研究将用户、产品和使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开展研究
8、,探索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谋求实现绿色、安全、健康、高效、舒适、宜人等产品人性化指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并进行相关的方法学探索研究。设计心理学研究基于心理学基础研究用户的需求心理,设计师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及设计师与社会之间的心理互动;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的行为规律;结合具体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实验分析方法深化设计心理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设计管理与策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掌握宏观设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最高管理层的视角,从新产品开发、产品管理、品牌管理、人才管理、设计本土化、设计研究方法、商业与设计伦理等方面考量设计创新与管理;从设计管理理论、方法、实践、案例几个方向,
9、学习如何发展、分析和贯彻设计策略。3、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 Digital Media & Interactive Design21世纪是信息、网络、数字的时代,这些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和生活娱乐的手段,人们每天需要与大量以电子屏幕为媒介的数字产品打交道,数字世界的一切对我们的设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电脑、手机、MP3等数字产品的界面,软件、游戏等功能产品,网站网页、Flash多媒体等形式的信息内容,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和要求,设计时,需要考虑信息传达有效性、人与界面的关系、交互的方法、功能与需求、技术与解决方案、用户心理与舒适度等因素。本研究方向将研究数字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事物,
10、研究如何通过适当的设计满足人们对产品、功能、信息交流的需求。主要研究内容: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研究数码产品,主要是基于屏幕界面进行交互的软件系统或产品,如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手机、PDA、Mp3等,需要进行心理、人机工程、可用性等方面分析和试验,掌握图形界面视觉设计技能,能够合理设计菜单结构与互动过程。研究的目标是为用户群提供最合适的、可用的、易用的功能解决方案。数字娱乐与互动多媒体设计:研究运行于数字环境的多媒体读物或信息、互动游戏等内容,使用户能够欣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有声音和动画的信息,如Flash MTV,或能让用户自娱自乐的Flash小游戏。该内容主要是创作研究,研究展现信息内容
11、的多媒体形式和表现手法,研究如何利用新手段、新技能实现设计创新,研究数字图形的特征和表现手法,等。信息传达与图形设计:这是视觉传达研究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研究在数字环境下,信息传达的特征和规律研究,以及图形表现方法和图形语言的特征和趋势研究。数字产品(软件)创新设计:数字技术使得许多难题得以实现,使数码产品的功能创新变得十分容易,创新数字产品包括硬件产品和运行于该硬件的软件两部分,比如MP3播放器,必须两方面同时协调进行设计,才能创作合理可行的设计。该研究将着重于新产品开发、发明和创造,要进行需求调查、用户分析等市场调研,并通过设计和分析,寻求解决某个功能的新方案,或完全创造一个新软件、新产品。
12、4、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Public Space Arts公共空间艺术研究领域是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装饰环境设计,它的主体是城市公共艺术的环境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是以艺术的社会化、民主化为背景的共享艺术。本研究方向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为一体,融各学科特色为一身,围绕城市立体与平面空间展开创意设计研究,形成一系列学科内容互相渗透的研究课题。本方向包含三个研究内容:城市公共雕塑研究、城市公共景观形态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研究。鉴于公共艺术的综合性,这三个研究方向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种交融和渗透的关系,具体内容涉及公共艺术文化环境研究,公共艺术造型学研究,公共艺术规划学研究,以及现
13、代艺术理论和现代科技结合的研究,更多关注公共空间艺术的创意理念与创新形式,关注公共空间艺术的公共性。主要研究内容:城市公共雕塑研究:从城市雕塑的本质特性的角度出发,对城市雕塑所在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析研究,特别对城市雕塑的环境设计要素与手法进行归纳,并针对中国的城市雕塑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中国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中散发应有的艺术魅力。主要内容:分析城市雕塑的本质,特征,发展趋向和审美原则等;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类研究,了解城市雕塑在各类公共空间中的作用,着重对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城市雕塑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和采用的设计手法。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14、 从景观的基本概念研究入手,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心理学、色彩学、植物学及城市规划设计等学科知识,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景观的自然和人文等要素,探讨观景人与景观的互动规律,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景观的色彩与植物设计方法,通过解析典型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研究:当代公共艺术视野下的城市形态突破了早期“公共艺术”所指的“共有空间艺术”和模式,将城市的整体纳入到大的视觉体系加以研究,强调综合的价值并和城市的文化发展形成互动,这些都是当代公共艺术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研究公共空间艺术范畴内的城市规划与布局,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更加
15、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城市总体的布局形式、空间景观格局、历史文化、地方传统特色、标志性建筑等诸多因素塑造了的城市形象。公共艺术作为构成、美化空间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研究以城市大规划、大环境为依托,研究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空间关系,城市环境不仅包括城市的物理环境还包含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城市环境制约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充实、丰富、提升城市环境。两者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作为指导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布局更注重研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城市的特色和个性。5、环境设计与理论研究 Environmenta
16、l Design & Theroy环境设计是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学科体系是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等相关学科为依托和基础,研究领域涉及人文与自然多个学科,强调城市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园林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环境设计与理论研究二级学科,把城市与建筑作为环境研究的主体,围绕着城市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展开环境设计及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以城市与建筑为依托的环境设计研究,将使设计研究的内容同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所具有的规律和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关注和解决中微观层面的人居环境问题;创造高品质的城市与建筑环境,满足和引导现代人对高质量生存环境的追求。主要研究内容: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从景观
17、的基本概念研究入手,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心理学、色彩学、植物学及城市规划设计等学科知识,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景观的自然和人文等要素,探讨观景人与景观的互动规律,阐述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景观的色彩与植物设计方法,通过解析典型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系统研究。 建筑室内设计研究 从现代室内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外室内装饰和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史,室内造型与审美,室内的功能与限定,室内的色彩与光环境,室内家具与陈设,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居住空间的构成、设计要求和设计原理,商业、娱乐、办公、宾馆等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的分类、功能、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艺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