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共15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共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共15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0年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1 菁优网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007泉州)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的是()A、铁B、碘C、钙D、锌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铁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B、根据碘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C、根据钙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D、根据锌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患贫血,所以错误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所以错误C、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
2、使骨胳和牙齿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所以正确D、锌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会食欲,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营养与生命健康已成为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化学元素及六大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也就相应地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化学元素及六大营养素的代谢过程、存在形式、食物来源、缺乏症、合理膳食原则、中毒与解毒知识等,在中考中出现的频度极高2、(2007泉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A、B、C、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生活情景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
3、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氢气作高能燃料利用了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故A不正确B、宇航员携带供氧设备是因为氧气具有可以供给呼吸的性质;故B正确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故C正确D、合金强度大、能耐高温,故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2007泉州)下列物质由带相反电荷的离
4、子构成的是()A、干冰B、氯化钠C、金刚石D、铜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和组成,构成微粒为分子或原子或离子,但组成用元素来描述(1)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非金属氧化物是由分子构成的(3)绝大多数的碱和盐是由离子构成的解答: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其化学式为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B、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属于盐,是由离子构成的,故B正确;C、金刚石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它是一种由纯碳组成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错误;D、铜属于单质,是由原子直接
5、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要了解单质、氧化物以及盐的构成,属于基础题4、(2007泉州)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D、偶然的巧合考点: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分析:化学实验要想成功,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不能凭着侥幸心理、偶然的巧合就得出结论解答:解:做化学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要可行,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故选D点评:做化学实验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不能仅靠一次实验结果就下结论,防止偶然
6、的发生,而造成错误的结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操作方法要科学合理5、(2007泉州)(泉州市)二氧化氯(C102)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下列有关二氧化氯说法错误的是()A、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是67.5C、是一种氧化物D、氯氧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A、由二氧化氯(C102)可知该物质的元素的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即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总和;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D、元素的质量比为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解答:解:由二氧化氯(C102)具体分析如下:A、
7、可知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35.5+162=67.5,故B正确;C、是一种氧化物,它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正确;D、氯氧两元素的质量比=35.5:(162)=35.5:32,而1:2为原子个数比,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了解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及其技巧6、(2007泉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可以食用含黄曲霉素的变质食物B、少年儿童若蛋白质摄人不足会发育迟缓C、人体缺乏维生素,易患某些疾病D、人的饮食要注意营养素的均衡搭配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均衡营养与健康;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
8、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黄曲霉素有毒,且一般加热难以使其破坏来判断B、根据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判断C、根据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判断D、根据合理膳食的原则判断解答:解:A、黄曲霉素有毒,且一般加热难以使其破坏,不能食用含黄曲霉素的变质食物,所以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缺乏使发育迟缓,所以正确C、维生素在体内需量很少,但它们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所以正确D、根据合理膳食的原则,营养素的摄入要全面,量要合适,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营养与生命健康已成为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化学元素及六大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
9、也就相应地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化学元素及六大营养素的代谢过程、存在形式、食物来源、缺乏症、合理膳食原则、中毒与解毒知识等,在中考中出现的频度极高7、(2007泉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粉易吸收水分和氧气,可作食品保鲜剂B、ag碳和b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b)g的二氧化碳C、只用吸附法就可从海水中获得纯净水D、某土壤的pH=5.5,可用熟石灰改良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水的净化;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铁粉能与水合氧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0、,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要使海水变为纯净水,需除去里面的盐类物质,酸性土壤可以使用碱性物质中和解答:解:A、铁与水合氧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在食品中可以用来吸水和氧气,做食品的保鲜剂,故A正确;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ag碳和b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b)g,故B正确;C、只用吸附法只能除去海水中的杂质和异味,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得不到淡水,故C错误;D、土壤的pH=5.5,说明土壤呈酸性,可以用熟石灰改良,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8
11、、(2007泉州)下图是用模型来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大小球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该图示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出两个水分子分裂成四个氢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通过变化过程的微观图,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判断变化的基本类型解答:解: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中,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属于同
12、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物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的三个分子中,其中两个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另一个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两种物质;综上所述,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选B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9、(2007泉州)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FeCl2:表示氯化铁B、MgO+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C、2Fe3+:表示2个铁离子D、2O:表示2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解题关键是要看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
13、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只有分清所表达的对象后,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就能完整地表达意义,对于某些变价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习惯上把高价态的化合物叫某化某,低价态的化合物叫做某化亚某解答:解:A、Fe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有+2、+3价,高价态的+3价叫铁,低价态的+2价叫做亚铁,FeCl2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有+2价,所以应叫做氯化亚铁故A项错B、表达的对象是化合价,+2在化合物中镁元素的上方,表示的是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故B正确C、表达的对象是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C正确D、表达的对象是原子,前面的数字表
14、示的是原子的个数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能力题目设计涉及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考查全面,注重基础,不错的题目10、(2007泉州)下列做法与“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主题无关的是()A、禁止大量焚烧农作物秸杆B、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售用C、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D、节约用电,夏天使用空调温度不低于26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主题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解答:解:A、禁止大量焚烧农作物秸杆,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
15、排放,还能让资源充分利用符合主题B、鼓励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售用,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主题C、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无关,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关D、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夏天使用空调温度不低于26有利用节能,符合主题故选C点评: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是中考的一大特点,同学们也要把社会热点和课本知识点联系起来11、(2007泉州)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都属于混合物B、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C、是人类能利用的唯一能源D、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应该合理开
16、发和利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天然气、煤、石油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天然气、煤、石油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故选项错误;C、人类利用的能源除了化石燃料外,还有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故选项正确;D、因为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所以应合理开发和利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化石燃料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2007泉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不宜长期饮用硬水D、粮食生产中可无限制使用化肥和农药考
17、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硬水与软水;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食盐有咸味,可以用作调味品;油污易溶于汽油;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化肥和农药的滥施滥用会污染环境解答:解:A、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故选项错误;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故选项错误;C、不宜长期饮用硬水故选项错误;D、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供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滥施滥用会污染环境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3、(2007泉州)摄取下列物质后,能较快补充人体能量的是()A、矿泉水B、纯净水
18、C、葡萄糖水D、开水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糖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解答:解: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糖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能较快补充人体能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2009绥化)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瓶塞的放置、标签的位置;给液体加热时,注意液体的量解答:解:A、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福建省 泉州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