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发展历史ppt课件.ppt
《数学的发展历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的发展历史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数学起源时期一、数学起源时期 二、初等数学时期二、初等数学时期 三、近代数学时期三、近代数学时期 四、现代数学时期四、现代数学时期 一、数学起源时期一、数学起源时期 ( 远古远古(4000年前年前) 公元前公元前5世纪世纪 ) 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认识简单的几何建立自然数的概念;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数学起源于四个数学起源于四个“河谷文明河谷文明”地域地域 非洲的非洲的 尼罗河尼罗河-埃及:几何的故乡埃及:几何的故乡 西亚的西亚的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巴比伦底格里
2、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巴比伦-代代数的源头;数的源头; 中南亚的中南亚的 印度河与恒河印度河与恒河-印度:印度:阿拉伯数字的阿拉伯数字的诞生地诞生地 东亚的东亚的 黄河与长江黄河与长江-中国中国 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数学的萌芽记数记数 刻痕记数是人类最早的数学活动,考古发现有刻痕记数是人类最早的数学活动,考古发现有3万年前的狼万年前的狼骨上的刻痕。骨上的刻痕。 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3400年;年; 巴比伦的楔形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巴比伦的楔形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2400年;年; 中国的甲骨文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中国的甲骨文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1600年。年。
3、古埃及的纸草书和羊皮书及巴比伦的泥板文书记载了早期数古埃及的纸草书和羊皮书及巴比伦的泥板文书记载了早期数学的内容,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学的内容,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其中甚至有年,其中甚至有“整勾股数整勾股数”及二次方程求解的记录。及二次方程求解的记录。 莱茵德纸草书(1650 B.C.)莫斯科纸草书)(322babahv古巴比伦的“记事泥板”中关于“整勾股数整勾股数”的记载” (马其顿,1988年)20世纪在两河流域有约50万块泥版文书出土,其中300多块与数学有关(约公元前1000年) (文达,1982年)3500 . .B C古埃及陶罐西安半坡遗址西安半坡遗址 中国西安半坡遗址
4、反映的是约公元前中国西安半坡遗址反映的是约公元前6000年的人类年的人类活动,活动, 那里出土的彩陶上有多种几何图形,包括平行线、那里出土的彩陶上有多种几何图形,包括平行线、三角形、圆、长方形、菱形等。三角形、圆、长方形、菱形等。 半坡遗址陶器残片半坡遗址房屋基础埃及埃及几何的故乡几何的故乡 公元前2017世纪,埃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其中包括算术(乘除法、分数)、几何、三角,以及有关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关于谷仓容积的测定、关于金字塔斜面倾角的计算等等。他们能求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其中圆周率求至3.16。巴比伦巴比伦代数的源头代数的源头会开平方、开立方,
5、并有平方、平方根、立方和立方根表知道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知道了勾股定理,能测量不规则形面积和截顶角锥体的体积,并推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印度印度阿拉伯数字的诞生地阿拉伯数字的诞生地印度数学的发展晚于埃及、巴比伦、希腊和中国印度人的特殊贡献有: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的发现,他们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就开始使用这种数字,直到公元8世纪才传入阿拉伯国家,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用符号“0”表示零是印度人的一大发明813中国的中国的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公元前(公元前200年成书)年成书)宋刻本周髀算经周髀算经, (西周,前(西周,前1100年)年) (上海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周髀算经周髀算经 中关于 勾股定
6、理 的记载 二、初等数学时期二、初等数学时期 ( 前前6世纪世纪公元公元16世纪世纪 ) 也称常量数学时期,这期间逐渐形成了初等也称常量数学时期,这期间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 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内容。 这一时期按照地域又分为三个阶段:这一时期按照地域又分为三个阶段: 古希腊;东方;欧洲文艺复兴。古希腊;东方;欧洲文艺复兴。1古希腊古希腊 (前(前6世纪世纪公元公元6世纪)世纪) 在公元前75世纪的古希腊,数学知识是从埃及传到那里的。古希腊最早的数学家可能是
7、泰利斯。据说他提出并证明了下列几何学基本命题:圆为它的任一直径所平分;半圆的圆周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各对应边成比例;若两三角形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几何的系统论述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对于他那个时代相当深刻的、包含积分萌芽思想的一些论断。不可公度线段的发现及随之建立起来的不可公度比的理论,是希腊数学的巨大成就。这种逻辑构造方法,显然超出了经验知识的范围,是纯数学最后定形的标志。 古希腊人对数学似乎有特别大的 兴趣,尤其是在几何学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归功于毕达哥拉斯派和柏拉图,他们都是数学的崇拜者和鼓吹者。据说柏拉图在他所创办的学园的门口上写
8、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据说,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关于平行线、三角形、多边形、圆、球和正多面体的许多定理,实际上都是毕达哥拉斯派的成果。 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曾存在过一个被称为智者派的哲学派别,他们之中有一些数学家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几何作图难题:即只用圆规和直尺,(1)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一已知圆的面积;(2)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等于一已知立方体的两倍;(3)三等分一任意角。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公元前580580年公元前年公元前500500年年) )“ 万物皆数万物皆数”The School of Athens by Raphael柏拉图柏拉图 与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倡导逻辑
9、倡导逻辑演绎的结构演绎的结构五条公理五条公理 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4.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整体大于部分。 五条公设五条公设 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 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 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 一圆; 4.凡是直角都相等; 5.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 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 ( (Euclid, Euclid, 公元前公元前330330年前年前275275年年) )各卷简介各卷简介 第一卷第一卷:几何基础。重
10、点内容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边和角的大小关系,平行线理论,三角形和多角形等积(面积相等)的条件,第一卷最后两个命题是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正逆定理; 第二卷第二卷:几何与代数。讲如何把三角形变成等积的正方形;其中12、13命题相当于余弦定理。 第三卷第三卷:本卷阐述圆,弦,切线,割线,圆心角,圆周角的一些定理。 第四卷第四卷:讨论圆内接和外切多边形的做法和性质; 第五卷第五卷:讨论比例理论,多数是继承自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杰作之一 第六卷:第六卷:讲相似多边形理论,并以此阐述了比例的性质。 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卷: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卷:讲述比例和算术的理论
11、;第十卷是篇幅最大的一卷,主要讨论无理量(与给定的量不可通约的量),其中第一命题是极限思想的雏形。 第十一卷、十二、十三卷第十一卷、十二、十三卷:最后讲述立体几何的内容.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262前前190190) 圆锥曲线论圆锥曲线论托勒密丢番图三角学三角学不定方程不定方程砂粒计算砂粒计算是专讲计算方法和计算理论的一本著作。阿基米德要计算充满宇宙大球体内的砂粒数量,他运用了很奇特的想象,建立了新的量级计数法,确定了新单位,提出了表示任何大数量的模式,这与对数运算是密切相关的。球与圆柱球与圆柱熟练地运用穷竭法证明了球的表面积等于球大圆面积的四倍;球的体积是一个圆锥
12、体积的四倍,这个圆锥的底等于球的大圆,高等于球的半径。阿基米德还指出,如果等边圆柱中有一个内切球,则圆柱的全面积和它的体积,分别为球表面积和体积的1.5倍。圆的度量,利用圆的外切与内接96边形,求得圆周率为:22/7223/71,这是数学史上最早的,明确指出误差限度的值。他还证明了圆面积等于以圆周长为底、半径为高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使用的是穷竭法)。 阿基米德抛物线求积法抛物线求积法研究了曲线图形求积的问题,并用穷竭法建立了这样的结论:“任何由直线和直角圆锥体的截面所包围的弓形(即抛物线),其面积都是其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的三分之四。”他还用力学权重方法再次验证这个结论,使数学与力学成功地结合
13、起来。 论螺线论螺线是阿基米德对数学的出色贡献。他明确了螺线的定义,以及对螺线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还导出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求和的几何方法。 平面的平衡平面的平衡是关于力学的最早的科学论著,讲的是确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重心问题。 浮体浮体,是流体静力学的第一部专著,阿基米德把数学推理成功地运用于分析浮体的平衡上,并用数学公式表示浮体平衡的规律。 论锥型体与球型体论锥型体与球型体讲的是确定由抛物线和双曲线其轴旋转而成的锥型体体积,以及椭圆绕其长轴和短轴旋转而成的球型体的体积。 阿基米德的理论为几何和微积分的阿基米德的理论为几何和微积分的开创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章开创写下了不可磨
14、灭的一章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的图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的图此后是千余年的停滞此后是千余年的停滞 随着希腊科学的终结,在欧洲出现了科学萧条,数学发展的中心移到了印度、中亚细亚和阿拉伯国家在这些地方从5世纪到15世纪的一千年中间,数学主要由于计算的需要而发展印度人发明了现代记数法(后来传到阿拉伯,从发掘出的材料看,中国是使用十进制最早的国家),引进了负数 到了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人向阿拉伯学习,并根据阿拉伯文的翻译熟识了希腊科学,从阿拉伯沿袭过来的印度记数法逐渐在欧洲确定下来,欧洲科学终于越过了先人的成就2东方东方(公元(公元2世纪世纪15世纪)世纪) 中国:西汉(前中国:西汉(前2世纪)世
15、纪)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公元(公元10世纪世纪14世纪)世纪) 印度:公元印度:公元8世纪世纪12世纪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阿拉伯国家:公元8世纪世纪15世纪世纪1) 中国中国 西汉(前西汉(前2世纪)世纪)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九章算术 魏晋南北朝(公元魏晋南北朝(公元3世纪世纪5世纪)世纪) 刘徽、祖冲之刘徽、祖冲之 出入相补原理,割圆术,算出入相补原理,割圆术,算 九章算术是我国第一部最重要的数学专著,大约成书于东汉初期(公元1世纪)。书中载有246个应用题目的解法,涉及算术、初等代数、初等几何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所载述的分数四则运算、比例算法、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测量中的问题等,都
16、是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工作。关于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加减法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书中还讲述了开平方、开立方、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值解法、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等许多问题。 “中国古代数学第一人中国古代数学第一人”刘徽(约公元刘徽(约公元3世纪)世纪)割圆术割圆术第第24届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国际数学家大会”(ICM)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为2002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发行的纪念邮资明信片 JP108该会标的涵义?该会标的涵义?第第24届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宋刻本周髀算经周髀算经, (上海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周髀算经周髀
17、算经中的中的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约公元前700年)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卷上记载卷上记载西周开国西周开国时时期周公与大夫期周公与大夫商高商高讨论勾股测量讨论勾股测量的对话,商高答周公问时提到的对话,商高答周公问时提到“勾广三勾广三 股修四股修四 经隅五经隅五”,这这是勾股定理的特例。是勾股定理的特例。 卷上另一处叙述卷上另一处叙述周公后人周公后人荣方与陈荣方与陈子(约公元前子(约公元前6、7世纪)的对话世纪)的对话中,则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中,则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式:“以日下为勾,日高为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得邪至日。”中
18、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 赵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生平不详,约生活于公元3世纪) 研究过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也提到过“算术”。 他的主要贡献是约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牌算经,为该书写了序言,并作了详细注释。其中一段530余字的“勾股圆方图”注文是数学史上极有价值的文献。其中的弦图弦图相当于运用面积的“出入相补”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将勾股定理表述为:“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 证明方法叙述为:“按弦图,又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之差自相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成弦实。”祖冲之(公元祖冲之(公
19、元429-500429-500年)年)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 (公元(公元10世纪世纪14世纪)世纪) 宋元四大家宋元四大家李冶李冶 (11921279)、)、 秦九韶(约秦九韶(约1202约约1261)、)、 杨辉杨辉 (13世纪下半叶)、世纪下半叶)、 朱世杰(朱世杰(13世纪末世纪末14世纪初)世纪初) 天元术、正负开方术天元术、正负开方术 高次方程数值求解;高次方程数值求解; 大衍总数术大衍总数术 一次同余式组求解一次同余式组求解杨辉杨辉秦九韶程序秦九韶程序秦九韶程序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最先提出的一种解一元高次方程的算法-正负开方术。后来在西方被十九世纪初英国数学家威廉霍纳重新发现
20、,被称作霍纳算法霍纳算法。霍纳在1819年发表解所有次方程论文,被评为“必使发明人因为发现此算法而置身于重要发明家之列”。 秦九韶的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 “贾宪三角贾宪三角”, 卷一卷一“大衍总数术大衍总数术” 也称也称“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朱世杰的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四元玉鉴四元高次方程组四元高次方程组,(,(天、地、人、物天、地、人、物 x、y、z、w)( “天元基金天元基金” ) 2 2)印度)印度 现代记数法(公元现代记数法(公元8 8世纪)世纪)印度数码,有印度数码,有0 0,负数;,负数; 十进制(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也称阿拉伯记数法)十进制(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也称阿拉伯记数法)
21、数学与天文学交织在一起数学与天文学交织在一起 阿耶波多阿耶波多阿耶波多历数书阿耶波多历数书(公元(公元499499年)年) 开创弧开创弧度制度量度制度量 婆罗摩笈多婆罗摩笈多婆罗摩修正体系婆罗摩修正体系、肯特卡迪亚格肯特卡迪亚格 代数成就可贵代数成就可贵 婆什迦罗婆什迦罗莉拉沃蒂莉拉沃蒂、算法本源算法本源(1212世纪)世纪) 算术、代数、组合学算术、代数、组合学 3 3)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 (公元(公元8 8世纪世纪1515世纪)世纪) 花拉子米花拉子米代数学代数学(阿拉伯文(阿拉伯文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曾长期作为欧洲的数学课本,曾长期作为欧洲的数学课本,“代数代数”一
22、词,即起源于此;阿一词,即起源于此;阿拉伯语原意是拉伯语原意是“还原还原”,即,即“移项移项”;此后,代数学的内容,;此后,代数学的内容,主要是解方程。主要是解方程。 阿布尔维法阿布尔维法 奥马尔海亚姆奥马尔海亚姆 阿拉伯学者在吸收、融汇、保存古希腊、印度和中国数学阿拉伯学者在吸收、融汇、保存古希腊、印度和中国数学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他们自己的创造,使阿拉伯数学对欧洲文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他们自己的创造,使阿拉伯数学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数学的崛起,作了很好的学术准备。艺复兴时期数学的崛起,作了很好的学术准备。 花拉子米花拉子米当时阿拉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工作的情景当时阿拉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工作的情景
23、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公元(公元16世纪世纪17世纪初)世纪初) 1)方程与符号)方程与符号 意大利意大利 塔塔利亚、卡尔丹、费拉里塔塔利亚、卡尔丹、费拉里 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法国法国 韦达韦达 引入符号系统,代数成为独立的学科引入符号系统,代数成为独立的学科 “ “算法家算法家”与与“算盘家算盘家”的比赛的比赛 韦达韦达 2 2)透视与射影几何)透视与射影几何 画家画家 布努雷契、柯尔比、迪勒、达芬奇布努雷契、柯尔比、迪勒、达芬奇 数学家数学家 阿尔贝蒂、德沙格、帕斯卡、拉伊尔阿尔贝蒂、德沙格、帕斯卡、拉伊尔 3 3)对数)对数 简化天文、航海方面烦杂计算
24、,把乘除转化为加减。简化天文、航海方面烦杂计算,把乘除转化为加减。 苏格兰苏格兰数学家数学家 纳皮尔纳皮尔中世纪油画文艺复兴时代的油画文艺复兴时代的油画英国画家柯尔比英国画家柯尔比 (1754)(1754)卷首插图卷首插图 (违反透视原理)(违反透视原理) 家庭手工业、作坊家庭手工业、作坊 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 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 贸易及殖民地贸易及殖民地 航海业空前发展航海业空前发展 对运动和变化的研究成了自然科学的中心对运动和变化的研究成了自然科学的中心变变量、函数量、函数 1.笛卡尔的坐标系笛卡尔的坐标系(1637年年几何学几何学) 恩格斯:恩格斯:“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
25、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了”三、近代数学时期:变量数学三、近代数学时期:变量数学 (公元(公元17世纪世纪19世纪初)世纪初)(1637)笛卡尔笛卡尔(R.Descartes(R.Descartes, 1596-1650), 1596-1650)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产物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产物在在几何学几何学里,笛卡尔给出了解析几何原理,这就是利用坐标方法把里,笛卡尔给出了解析几何原理,这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发展 历史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