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资料(共31页).doc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资料(共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资料(共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级财务会计(一)课程期末复习资料这学期中级财务会计(一)的学习内容与考试范围是教材的前八章。试题类型及分数比例是:单选20分、多选15分、简答10分、会计核算业务(含计算)55分。单选、多选、简答题都可以参考中级财务会计(一)期末复习指导和中级财务会计导学书,考试题目基本上都是从上面来的,学生也不用特意去背,只要会做就行。简答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备用金的含义及其会计管理2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区别3. 现金折扣条件下总价法与净价法核算应收账款的区别4. 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计价常用的方法及如何选择5. 期末存货计价为什么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6. 长期股权
2、投资的核算方法及如何选择7.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8. 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房地产会计处理的区别本次期末考试业务题三种:单项业务题(根据每一个单笔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计算题和综合题(包括计算和分录)。其中单项业务题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收到前欠销售商品的货款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收到上年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3、拨付备用金,后报销;借: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 借:管理费用 贷:备用金 4、存出投资款委托证券公司购买债券;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5、 销售商品一批(有现金折扣)货款
3、尚未收到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7、销售产品一批已预收货款余款尚未结清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确认坏账损失;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9、 开出银行汇票用于材料采购;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10、从外地购进材料,款已付材料未到,后材料运到并验收入库借:在途物资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11、 结转产品生产用材料,结转产品生产用原材料超支差异;借:生产
4、成本 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 贷: 材料成本差异 12、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13、结转本月直接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14、期末盘亏原材料原因待查;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5、上月购进并已付款的原材料今日到货并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核算);借:原材料 (计划) 贷:材料采购 (实际)借贷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16、期末集中一次结转本月入库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17、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额;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 贷
5、:材料成本差异 18、 出售一项无形资产收入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19、摊销自用商标价值;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20、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1、 购入设备投入使用款项已付借:固定资产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2、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失(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收益)借:营业外支出 (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支付报废设备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24、以银行存款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25、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
6、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收益)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6、出售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一批,其中含有持有期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溢 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27、委托证券公司按面值购入债券一批计划持有至到期;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8、持有至到期投资本期确认应收利息已收取;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29、确认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3
7、0、将一栋自用仓库整体出租成本模式计量 借:投资性房地产-仓库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收租金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31、对出租的办公楼计提折旧;借:其它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计算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年初购入一批到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已知债券票面利率、实际利率、面值总额、购买价格、付息日等),公司于每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要求计算:(1)购入时发生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即利息调整额);(2)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年度投资收
8、益、分摊的债券溢价或折价、应收利息;(3)年末该项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业三上习题二:2007年1月2日D公司购入一批5年期、一次还本的债券计划持有效至到期。该批债券总面值100万元、年利率6%,其时的市场利率为4%,实际支付价款元;购入时的相关税费略。债券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付息日为每年的7月1日、1月1日。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D公司上项债券投资各期的投资收益,并填妥下表(对计算结果保留个位整数)。 利息收入计算表 单位:元期数应收利息=面值6%2实际利息收入=上期4%2溢价摊销额=-未摊销溢价=上期-债券摊余成本=2007.1.2898082007.6.3030000217968204816
9、042007.12.3130000216328368732362008.6.3030000214648536647002008.12.3130000212948706559942009.6.3030000211198881471132009.12.3130000209429058380552010.6.3030000207619239288162010.12.3130000205769424193922011.6.303000020387961397792011.12.31300002022197790合计8980802. 以每股3元购入某公司普通股50000股作为长期投资,占其总股本的20%
10、。当年该公司实现税后利润元,并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元,股利支付日为次年。第二年该公司发生亏损元。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权益法计算投资方公司的下列指标:(1)第一、二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2)第一、二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 采用权益法核算购入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当年实现税后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36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6000次年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 36000 贷:应收股利 36000第二年发生亏损借:投资收益 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0000第一年确
11、认的投资收益= 20%=80000第二年确认的投资损失= 20%=40000第一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20%=元第二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000020%-20%-20%=元2 采用成本法核算购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宣告分配股利时:借:应收股利 36000 贷:投资收益 36000收到现金股利时:借:银行存款 36000 贷:投资收益 36000第二年发生亏损不做帐第一年确认的投资收益=20%=36000元第二年确认的投资收益=0第一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元第二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 已知某商品结存数、单价、发出数、购进数
12、等,要求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发出成本、期末结存成本。例题: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3 000件,结存金额8 700元。本年进货情况如下:日期单价(元/件)数量(件)金额(元)9日12日20日26日3.103.203.303.404 1006 0004 5001 80012 71019 20014 8506 120 1月10日、13日、25日分别销售甲存货2 500件、5 500件、7 000件。 要求:采用下列方法分别计算甲存货本年1月的销售成本、期末结存金额。 (1)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 3.1742(元)1月销售成本(2500+5
13、500+7000)3.174247613(元)1月末存货结存金额(87001271019200148506120)4761313967元本题中,根据加权平均单价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倒挤本期销售成本也可。即:1月末存货结存金额(3000+4100+6000+4500+1800)-(2500+5500+7000)3.1742=13966(元) 1月销售成本=(87002091031500238509810)1396647614(元)(2)先进先出法:1月销售成本=25002.95002.941003.19003.251003.219003.3=46880(元) 1月末结存金额 (87001271
14、019200148506120)46880 14700(元)4.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例题:2009年1月3日,公司(一般纳税人)购入一项设备,买价400 000元,增值税68 000元。安装过程中,支付人工费用9 000元,领用原材料1000元、增值税17%。设备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4000元。要求:计算下列指标(列示计算过程)(1)设备交付使用时的原价设备交付使用时的原价=400 000+9000+1000=元(2)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设备各年折旧额每年的折旧额=(-4000)5=81200元(3)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的设备各年折旧额(对计算
15、结果保留个位整数)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折旧率=2/5=40% 第一年折旧40%=第二年折旧 (-)40%=98400第三年折旧 (-98400)40%=59040第四、五年折旧(-98400-59040-4000)/2=42280在年数总和法下:第一年折旧 (-4000) 5/15= 第二年折旧 (-4000) 4/15=第三年折旧 (-4000) 3/15=81200第四年折旧(-4000)2/15=54133 第五年折旧 (-4000) 1/15=270675. 某零售商场为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实行价税合一。已知本月1日销售商品额及月末商品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余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净发生额。要
16、求:(1)计算本月应交的销项增值税和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2)编制本月1日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3)编制月末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和销项增值税的会计分录。资料:商业零售企业B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商品售价均为含税售价,为简化核算手续,增值税销项税额于月末一并计算调整。6月初家电组“库存商品”帐户的余额为206 220元,“商品进销差价“帐户的余额为23 220元,6月份发生的有关商品购销业务如下:(1)6月2日,购进彩电一批,进价为90 000远,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5 300元,商品由家电组验收,货款尚未支付。商品售价总额(含税)为168 480元。(2)6月15日,销售热水器一批,收到货款35 1
17、00元送存银行。(3)6月18日,购进电冰箱一批,进价为6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 200元,销货方代垫杂费3 000元。商品由家电组验收,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商品售价总额(含税)为105 300元。(4)6月26日,销售彩电一批,货款70 200元尚未收到。(5)6月30日,计算并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6)6月30日,计算调整增值税销项税额。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1)借:在途物资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00 贷:应付账款 借:库存商品家电组 贷:在途物资 90000 商品进销差价 78480(2)借:银行存款 35100 贷
18、:主营业务收入 35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100 贷:库存商品家电组 35100(3)借:在途物资 6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 贷:银行存款 73200借:库存商品家电组 贷:在途物资 63000 商品进销差价 42300(4)借:应收账款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200借:主营业务成本 70200 贷:库存商品 70200(1) 商品进销差价率=(23220+78480+42300)(+)=03已销商品进销差价=(35100+70200)03=31590(元)(2) 不含税销售价=(35100+70200)(1+17%)=90000(元)销项税额=
19、9000017%=15300(元)借:商品进销差价 3159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1590借:主营业务收入 15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006. 某公司对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已知第一年末“坏账准备”账户余额、第二年确认的坏账金额、第三年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以及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损失估计率有变)。要求:(1)计算第二年末、第三年末应补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2)对第二、三年的上述相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附例题:公司的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6年12月31“坏账准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财务会计 期末 复习资料 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