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学院培训市场的掠食者(共7页).doc
《企业商学院培训市场的掠食者(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商学院培训市场的掠食者(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商学院培训市场的掠食者 高校不可能针对各个行业提供对口的教育内容,而企业的商学院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自1955年通用电气公司建立“克劳维尔学院”开创办企业商学院先河以来,自办商学院已成为全球企业的一个热潮。摩托罗拉、惠普、爱立信、西门子等一批跨国公司的商学院,早已在中国声名鹊起。 在企业大学火热的背后,是一个日趋火爆的高级经理人才培训市场。2006年中国高层经理培训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0亿元,2007年,这个市场的规模更加可观。为此,中国企业也开始创办自己的商学院。有人预计,5年之内,中国企业的商学院将会达到相当数量。 外企商学院开花中国 据财富杂志的一项统计,
2、在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中,有高于70%的跨国公司拥有自己的商学院。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也将总部的做法复制到中国。最早给中国带来企业商学院这一全新培训模式的是摩托罗拉公司。199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首先成立,随后,其他跨国公司的商学院也相继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跨国公司商学院已经颇具规模。摩托罗拉大学中国校区已开设有5个学院,授课范围从技术到管理一应俱全,其运作体系已非常接近综合大学的模式。 与摩托罗拉大学齐名的跨国公司在华商学院还有很多,其中惠普商学院、爱立信中国学院、西门子管理学院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跨国公司在华建立商学院的初衷完全是为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惠普在成立商学院后发
3、现了一个现象,即它的合作伙伴,如增值代理商,平均寿命大概也就三年多。后来惠普发现,这些合作伙伴不是资金出现了问题,也不是惠普的产品有问题,而是这些公司成长太快,它们对产品、财务和人员的管理跟不上企业壮大的步伐其实是被活活地累死了。”惠普商学院负责人说,于是,帮助增值代理商们“活”得长一些,“过”得好一些,整合好自己的价值链,成了当时的跨国公司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但也由此,跨国公司看到了中国高端经理培训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于是,诸多跨国公司开始了小心翼翼地试探,其中,以惠普的情况最为典型。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对初次面向社会招生记忆犹新,“第一期MBA,惠普商学院的招生人员很多天睡不着觉,因为第
4、一课要由惠普中国的总裁孙振耀来讲,如果离预计招生30人相差太远,岂不是很难堪?直到开班的前一天才招到了24人。但此后,期期爆满。” 于是,惠普调整战略,将对外培训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其商学院不再做内部培训,而变成完全面向市场的业务部门。也就是说,惠普商学院是企业的利润中心而非成本中心。 惠普的成功起到了榜样作用,其他跨国公司也纷纷调整办学方向。爱立信中国学院将主要精力一分为二,除了培训员工,学院的另一大任务就是为其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服务,并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项目。 摩托罗拉大学则进行大规模整合,其管理手段与传统的大学类似,并配有专门的课程、讲师和场地。摩托罗拉总公司
5、副总裁陈永正说,“我们采用学院派大学的模式,企业的管理方法,这样,这些学院就可以做深入的研究,不断推出新产品。”其中,有关西格玛解决方案的培训成为摩托罗拉大学培训中的成功品牌。 和正规大学商学院的定位不同,外企商学院的定位是实用、实战和实效。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容和师资。以最为出色的惠普商学院为例,从内容上看,都是总结、提炼惠普60多年的管理经验。其课程学制比较短,像“惠普之道迷你MBA”课程,从领导、战略、控制和组织四个阶段十几门课,全部加起来只有20天,全部教师也由来自惠普各个集团的副总裁和资深经理人担当,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常常会出现在学员们的第一堂课上。 “分享成功经验,奉献经典管理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商学院 培训 市场 掠食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