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技术ppt课件.ppt
《第6章: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理论与技术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正问题正问题 : : 动力响应分析动力响应分析 取决于数学模型的合理程度取决于数学模型的合理程度 )(tFxKxCxM KCM、反问题反问题 : : 参数识别参数识别 取决于测试数据和识别方法取决于测试数据和识别方法 频域法频域法 利用频响函数的测试数据在频率域识别模态参数。利用频响函数的测试数据在频率域识别模态参数。 实模态理论:实模态理论: 阻尼矩阵关于振型矩阵能够解耦阻尼矩阵关于振型矩阵能够解耦 。复模态理论:复模态理论:特点:同一阶模态下各质点之间
2、不存在相位差特点:同一阶模态下各质点之间不存在相位差 不能解耦;各质点之间存在相位差。不能解耦;各质点之间存在相位差。时域法时域法直接利用测试的响应时间历程数据进行参数识别直接利用测试的响应时间历程数据进行参数识别 。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1 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6.1.1 多输入和多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多输入和多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图图6.1.1 多输入和多输出离散系统多输入和多输出离散系统Hsx2x1xnx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 : 多输入和多输出物理系统多输入和多输出物理系统 : : ), 2, 1()(mrtFm
3、r 个个输输入入:), 2, 1()(nstxns 个个输输出出:2F1FmFrFrssrFxH/rrssFHx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 : : msmrsrsssFHFHFHFHx2211 HFx 矩阵形式矩阵形式 : : F为输入矢量,为输入矢量,x为输出矢量,为输出矢量,H为传递函数矩阵。为传递函数矩阵。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mFFF21Fnxxx21xnmnnmmHHHHHHHHH212222111211H m=n时,时,H为方阵,且为对称阵;为方阵,且为对称阵; F F 为静荷载时,为静荷载时,H H 中的元素为系统的柔度系数;中的元素为系统
4、的柔度系数; F F 为单频率简谐荷载时,为系统的频响函数。为单频率简谐荷载时,为系统的频响函数。 6.1.2 传递函数矩阵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关系传递函数矩阵与模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运动方程运动方程 : : )(tFxKxCxM tjrreFtF )(srx)(rsH 第第4章章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复数形式复数形式解解: : , ptjiiptjiieXtXeFtF)()(iiiiiiifXXX22 运动方程:运动方程:*/iiimfFTpjpfXiiiii 222)2122*iiiiiijm ( T F)212*iiiiijk ( T Fiip /niiii
5、iiiijm122*)21 ( TFxniiiiiiijk12*)21 ( TF (4.4.21) 单点激振单点激振: : ptjrreFtF )(niiiiiririrjkF12*)21 ( x分量形式分量形式 : : niiiiirirsisrjkFx12*)21 ( 第第4章章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多输入和多输出离散系统多输入和多输出离散系统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 niiiiiirsirsrsrjkFxH12*)21 ( niiiiiiiijm122*)21 ( TFxniiiiiiijk12*)21 ( TF单点激振单点激振: : ptjrreFtF )(niiiii
6、ririrjkF12*)21 ( x分量形式分量形式: : niiiiirirsisrjkFx12*)21 ( 1x多输入和多输出离散系统多输入和多输出离散系统2F1FmFrFHsx2xnx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niiiiiirsirisrjmFx122*)21 ( niiiiirsirijkF12*)21 ( 频响函数频响函数 : : rrsrsFxH)()7 . 1 . 6(1*2* niiiisiricjmk矢量形式矢量形式 : : nii1)()(HH)8 . 1 . 6()(1 T niiiiY第第i 阶模态传递函数阶模态传递函数( (
7、贡献贡献) )矩阵矩阵: : T *2*)(iiiiiicjmkH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传递函数矩阵中的任一行元素传递函数矩阵中的任一行元素: : niiiisirirscjmkH1*2*)( )9 . 1 . 6()(121 T niiisisnsssYHHHH属于单点拾振,多点激振情况属于单点拾振,多点激振情况( (如力锤多点激振如力锤多点激振) )。 传递函数矩阵中的任一列元素传递函数矩阵中的任一列元素: : )10. 1 . 6()(121 T TniiirinrrrrYHHHH属于单点激振,多点拾振情况属于单点激振,多点拾振情况( (如
8、激振器单点稳态激振如激振器单点稳态激振) )。结论结论: 对应于第对应于第i 阶模态传递函数的各行或各列元素阶模态传递函数的各行或各列元素之相对比值即为第之相对比值即为第i 阶振型。阶振型。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1.3 传递函数的图像传递函数的图像cjmkFXY 21)()(IRYjY 实部实部 : : 图图6.1.2 实频曲线和虚频曲线实频曲线和虚频曲线14k12k14(1)k 1 2IYRY 4)1(122222kYR14(1)k虚部虚部 : : 4)1(22222kYI频频率率比比 /固固有有频频率率 mk /实频曲线和虚频曲线实频曲线
9、和虚频曲线 奈奎斯特奈奎斯特( Nyquist)曲线:曲线: YR和和YI 的关系曲线的关系曲线 导纳圆。导纳圆。(1) 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的图像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的图像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位移导纳:位移导纳:cjmkFXY 21)()( 4)1(122222kYR 4)1(22222kYI速度导纳:速度导纳:FXjV)()( IRYjY cjmkj 2IRjVV 22222)(cmkcVR 22222)()(cmkmkVI加速度导纳:加速度导纳:IRjAA FXjA)()(2cjmk 22 4)1()1 (222222kAR 4)1(22
10、2222kAI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位移导纳圆:位移导纳圆:2224141kkYYIR速度导纳圆:速度导纳圆:加速度导纳圆:加速度导纳圆:2222121 cVcVIR2222244kkAAIR图图6.1.3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导纳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导纳圆(b)RVIV(a)RYIYk1(c)RAIAm10)(, 0)(,/1)(0AVkY 时时,有有mAVY/1)(, 0)(, 0)(0 有有时时,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多自由度系统传递函数的图像多自由度系统传递函数的图像 多自由度系统的传
11、递多自由度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看成由一系函数可以看成由一系列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列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导纳曲线的叠加。导纳曲线的叠加。 T ) ()(iiiiYHsiriiirsYH )()()(贡献矩阵:贡献矩阵:元素:元素: 图像的形状由图像的形状由Yi ( () ) 确定;确定; 相位特性由相位特性由ri si的符号决定。的符号决定。 三自由度系统三自由度系统 :图图6.1.4 三自由度系统及模态振型三自由度系统及模态振型1F312 33 23 13 32 22 12 31 21 11在在1点施加激振力点施加激振力F1,测量测量1、2和和3点的响应点的响应 H11原点导纳;原点导纳; H21 、H
12、31跨点导纳。跨点导纳。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ijniiiiisirirsekH 1222 * 21 ) (212taniiii)18. 1 . 6(111131213121311111 jjiiiiiiiieHeYYHHi为为正正实实数数和和、213212211 1、 2 、 3和和 11均在均在0 180范围内变化,范围内变化, 11H1801 02 031802反共振点反共振点(H11)1(H11)2(H11)3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H1801 0
13、2 031802反共振点反共振点(H21)1(H21)2(H21)321 21312 1 312 1 312121jjiiiiiiiiiieHeYYHHi02111 02212 02313 33 23 13 32 22 12 31 21 11同相叠加同相叠加内内变变化化线线在在的的相相频频曲曲和和1800221121 HH内内变变化化的的相相频频曲曲线线在在360180321 H范范围围内内变变化化均均在在和和1800321 、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1H1801 02 031802同相叠加同相叠加(H31)1(H31)2(H21)303111
14、 03313 03212 33 23 13 32 22 12 31 21 11同相叠加同相叠加内内变变化化的的相相频频曲曲线线在在1800131 H内变化内变化的相频曲线在的相频曲线在360180231 H范范围围内内变变化化均均在在和和1800321 、31 31313 1 313 1 313131jjiiiiiiiiiieHeYYHHi内内变变化化的的相相频频曲曲线线在在1800331 H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图图6. 1. 5 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频曲
15、线、虚频曲线和奈奎斯特图实频曲线、虚频曲线和奈奎斯特图)21. 1 . 6()(11niiIiRsiriniiIsriRsrrsYjYHjHH 4)1(12 2 22 *2 iiiiiiRkY4)1(22 2 22 * iiiiiiiIkY图图6. 1. 6 实频曲线和虚频曲线实频曲线和虚频曲线当虚频曲线上相邻的两个峰值位于频率轴同一侧时,幅频曲线当虚频曲线上相邻的两个峰值位于频率轴同一侧时,幅频曲线上出现反共振点;而位于频率轴两侧时,会出现同相叠加。上出现反共振点;而位于频率轴两侧时,会出现同相叠加。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满满足足关关系系
16、和和iIrsiRrsHH niiIiRsiriniiIsriRsrrsYjYHjHH11)( )23. 1 . 6(41412*2*2 iiieiiieiIsriRsrkkHH模态不密集模态不密集时,奈奎斯时,奈奎斯特的轨迹图特的轨迹图表现为一组表现为一组导纳圆,分导纳圆,分布在实轴的布在实轴的上下方。上下方。 )( /* * siriiiekk等效模态刚度等效模态刚度 :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2 单自由度模型单自由度模型(SDOF)识别法识别法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 : 各阶模态频率较为分散的情况;各阶模态频率较为分散的情况; rsH(Hs
17、r )1(H sr )2(Hsr )3 rsH(Hsr )1(Hsr )2(Hsr )3模态分散,相模态分散,相互影响较小。互影响较小。采用实模态的识别方法。采用实模态的识别方法。模态密集,相模态密集,相互影响较大。互影响较大。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特点:只在在某阶固有频率特点:只在在某阶固有频率 i 附近来研究传递函数:附近来研究传递函数: ) 126()()()(1 .injjHHHHi ( )第第i 阶模态对传递函数矩阵的贡献矩阵;阶模态对传递函数矩阵的贡献矩阵;)226()()(*2*)(.cjmkHHiiisiriirsrs 每个元素视
18、为单自由度系统的频响函数:每个元素视为单自由度系统的频响函数:识别原理:根据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图像的特点。识别原理:根据单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图像的特点。两种方法两种方法: :分量分析法和矢量分析法分量分析法和矢量分析法(导纳圆识别法导纳圆识别法)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iiisiriirsrscjmkHH识别公式:识别公式:实部实部: : 4)1(12222*2iiieiiiRsrkH虚部虚部: : 4)1(22222*iiieiiiiIsrkH )(/*siriiiekk等效模态刚度等效模态刚度 : ii/模态频率比模态频率
19、比 : 模态阻尼比模态阻尼比 : iiiimc*2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2.1 分量分析法分量分析法 固有频率固有频率i的识别的识别 04)1(22222*iiiieiiiiiIsrkdddHd iRrsH14(1)ki14(1)k14k12kiIrsHiba1求频响函数的虚部对第求频响函数的虚部对第i 阶频率比阶频率比i 的极值:的极值: 014232224iiii 项的影响项的影响 对于小阻尼,略去对于小阻尼,略去2i 1i;取取极极值值时时虚虚部部 当当iIrsiH 结论:结论: 虚频曲线上的峰值频率为固有频率的近似值。虚频曲线上的峰值
20、频率为固有频率的近似值。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iRrsH14(1)ki14(1)kab1 模态阻尼比模态阻尼比 i 的识别的识别求频响函数的实部对第求频响函数的实部对第i 阶频率比阶频率比i 的极值:的极值: 04)1(12222*2iiiieiiiiRsrkdddHd 041222ii , iba212)21 ( 2 2 iia)21 (22iib ,的的正正、负负峰峰值值频频率率 为为和和iRsrbaHiiab 2 2 2 4半功率带宽:半功率带宽: ab iba 2 ii/21结论:结论: i 可由实频曲线正、负峰值频率的频差求出。可由实频
21、曲线正、负峰值频率的频差求出。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模态振型的确定模态振型的确定 iisiriiIsiriiiIrskYHi*12)(时时即即当当 只考虑各阶主模态,只考虑各阶主模态,1ii , 单点拾振,多点激振单点拾振,多点激振 : : siiiIrsiiriHk/)(2*都是不变的都是不变的 和和 、 对所有的测点来说,对所有的测点来说,iisik*型型。就就构构成成了了该该阶阶的的模模态态振振 频频率率处处的的峰峰值值分分量量在在同同一一模模态态各各点点的的实实测测虚虚频频曲曲线线结结论论iiIrsH )(:采取措施采取措施 : : 识
22、别固有频率时,将各测点试验曲线集识别固有频率时,将各测点试验曲线集 总平均,消除随机和测试误差;总平均,消除随机和测试误差; 将各条试验曲线的将各条试验曲线的 i 识别结果加权平均。识别结果加权平均。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2.2 导纳圆识别法导纳圆识别法 特点;在复平面上研究传递函数矢端曲线的变化特点;在复平面上研究传递函数矢端曲线的变化来识别模态参数的实模态分析方法。来识别模态参数的实模态分析方法。 只考虑第只考虑第i 阶主模态阶主模态(粘性阻尼系统的粘性阻尼系统的速度导纳速度导纳) : 21 2 * *2* iiiieiiiiisirii
23、rsrsjkjcjmkjVV实部实部 : : 虚部虚部 : : 4)1(22222*2iiiieiiiRkV 4)1()1 (2222*2iiiieiiiIkV速度导纳圆速度导纳圆 : : 2 * 22 * 44iieiIiieiRkVkV圆心坐标和半径不随激振频率变化,是个严格意义上的圆圆心坐标和半径不随激振频率变化,是个严格意义上的圆! !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构阻尼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结构阻尼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 : : niiiiejgk12*)11 ( niiiisirirsjmkH1*2*)( :近似为近似为时,时,当当 阶主模态,阶主
24、模态,考察第考察第 )(sriHi ( )16. 2 . 6()11)(2*iiiersjgkH实部实部 : : 虚部虚部 : : ( )11222*2iiieiRgkY ( )1222*iiieiIgkgY位移导纳圆位移导纳圆: : 2* 2* 2 21 21iieiieIRgkgkYY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固有频率固有频率i 的识别的识别 理想情况下,导纳圆与实轴的交点对应该阶固有频率。理想情况下,导纳圆与实轴的交点对应该阶固有频率。更为有效的判据:更为有效的判据:求矢端曲线上任一点的幅角对求矢端曲线上任一点的幅角对i 的变化率的变化率 i
25、iiRIVV21tan)()(tan)(211 04)1 ()1 (222222iiiiiidd频率增加,幅角减小,表明矢端曲线按顺时针走向频率增加,幅角减小,表明矢端曲线按顺时针走向 !极值条件:极值条件:0iidddd 112122ii变化最快。变化最快。时,时,即即结论:当结论:当iiidd/1 , 0432224iiiIVRV 第第6章章 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模态参数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图图6.2.1 阻尼比阻尼比i 的识别图的识别图12121 2 模态阻尼比模态阻尼比 i 的识别的识别21tantan222122121ii 1 2121122)1 ()(i 2212121 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参数 识别 基本理论 技术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