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百二十(共9页).doc
《四十二百二十(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十二百二十(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十二百二十2006年11月9日要 目【工作动态】我区开展处级领导干部健康体检活动我区召开区管企业人才工作座谈会【新农村建设】嘉定工业区虬桥村抓机遇、谋发展、促和谐【信息荟萃】责任编辑:曾宪亚 严梅芬 Email:zzb 共印50份专心-专注-专业工作动态我区开展处级领导干部健康体检活动为贯彻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干部健康保健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关心好我区领导干部的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健康素质,10月30日至11月3日,区委组织部分期分批组织全区处级领导干部在区中心医院进行了健康体检。350多位处级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员、副调研员、区管企业领导班子正副职参加了这
2、次体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汪紫俊在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庆建和区卫生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医院与参加体检的领导干部一一握手,关切地询问体检情况,并向参与体检工作的全体医务人员和服务人员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区委组织部还将根据体检情况,邀请有关专家为领导干部进行体检报告分析和专场健康咨询。组织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体检,是体现区委区政府关心干部健康的一项具体措施,这项工作在我区已经连续开展了几年,已经成为干部健康保健的一项常规性、制度化工作。为了切实提高体检的效果,达到早检查、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今年我区领导干部体检,除了在体检项目、体检标准上作了适当调整提高外,还加强了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运用了全程体检
3、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将每位领导干部的个人基本信息及体检结果输入信息库,为每位参加体检的干部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这将为今后领导干部健康状况分析和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区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我区召开区管企业人才工作座谈会为进一步推动我区企业改革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10月31日下午,我区召开了区管企业人才工作专题座谈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事局局长朱明荣主持会议,各区管企业主要领导与会。朱明荣同志就2007年区管企业人才工作提了三点建议:一是提高认识、树立理念,加大政策措施配套的力度;二是整体把握、借力推进,将人才工作和党建工作、干部工作有机结合;三是深入调
4、研、摸清家底,搞好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规划。区国资委主任孙伟在会上通报了区国资系统2006年人才工作情况以及2007年人才工作设想。会上,各区管企业“一把手”就如何抓好“第一资源”畅所欲言,交流了许多切实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一是领导重视,加大人才经费投入。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几年来,各企业都将人才工作放到重要位置,逐年递增人才经费投入,如嘉宝公司仅今年一年就投入培训经费100万元,西上海集团将人才的奖励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大大激发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双管齐下,积极集聚培养人才。一方面坚持人才引进,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各企业千方百计引入,如轨道交通公司从最初4人发展至目前18人,其
5、中博士1人、硕士6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培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委托交大、复旦、财大等高校举办各类培训班,促进员工快速成才、由专业技术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三是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如新城公司在“把好进口关、疏通出口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方面慎重引进人才,确保引进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将使用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予以解聘,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座谈会上,大家普遍认为现在企业主要面临人才总量不足,年龄、文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引进风险大、流通不够畅通等突出问题,并建议我区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区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6、:一是搭建平台,建立企业人才信息库,为企业提供优秀后备人才;二是打通通道,促进人才在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合理流动;三是建立机制,将企业人才培养作为长期性、经常性的任务;四是营造环境,使人才业绩与报酬相匹配。区委组织部、区国资委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新农村建设嘉定工业区虬桥村抓机遇、谋发展、促和谐虬桥村地处嘉定工业区西南面,位于郊环线和嘉金高速公路的交界处,总面积2800亩,目前尚未动迁的村民小组7个,381户村民,1422人。耕地近1000亩,外来人口3800多人。多年来,虬桥村因地制宜,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村级经济跳跃式发展,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截至2005年
7、,村总资产7500万元,净资产5800万元,年可支配资金1000多万元,比2001年的350万元增长186%。全村拥有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近60家。目前,已安置返村就业人员387人,全村有近一半未退休的劳动力在村各企业工作,2005年底全村职工年分配平均水平达到了16000元。一、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经济虬桥村是从“贫困村”的基础上开始创业的。起步的时候底子薄、基础差。我们借鸡生蛋,多方奔走,每天出去跑项目,成立了“上海五联制线厂”等5家联营厂。经过几年的经营,使经济开始有了一点起色。这个阶段经济虽然有增长,但增长的速度不够快、力度不够大。1997年,我们对村办联营企业进行改制。对效益好
8、的企业,我们从工方手里把企业买下来,自己经营。对效益一般或亏损的企业,我们在保证集体资产增值保值的前提下,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买下来,或他们持大股,退出集体资金, 激发企业活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管理这些企业。我们用以上办法筹集到的资金,抓住工业区开发建设向我们虬桥推进的有利时机,开始对牧场、副业棚、破旧厂房进行改造,并建造新厂房租赁给企业,增加收入。在这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对我们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99年,虬桥村用于发展村级经济的土地指标只有50亩,南区的每个村都一样。50亩地用完了怎么办?问工业区再要是不可能的。我们打算购回在人民公社时期划给嘉西乡章浦河以西的50亩土地。当时,村里的分配
9、资金十分有限,有些人认为要花大价钱买这些土地,而且在村的西北角,没什么用处。但我们坚信只有没有开发的土地,没有不好的土地。果然,在我们买回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成立的菊园新区沿章浦河西规划工业区配套园区,向我们村征地,我们一下子净赚了400多万元。这使得我们村级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也可以说是我们村发展的“第一桶金”。这个例子看起来是偶然的,其实也是必然的,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农村支部书记,我们平时不能只看到自己身边的鸡毛蒜皮,看问题、谋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这一次的成功,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村级经济要发展,一没有技术优势,二没有人才优势,三没有产业优势,四没有信息优势,我们目前阶段只有土地优势,利用土地资
10、源、兴建标准厂房,发挥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发展起嘉定工业园区中的小园区。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们用足用好工业区扶持村级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指标,不断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加紧对老厂房、荒芜土地的改造和利用。在不影响工业区大规划的前提下,设立虬桥工业园区,初期投入250万元建造标准厂房3500多平方米进行招商,逐步开发到占地100亩。新的厂房使我们能招到更好的企业,既提高了产业档次,又增强了发展后劲,实现了回收快、效益稳的低风险发展。现在,这个园区内有23家企业,每年的厂房租金收入就有400万元。有很多时候,形势变化往往使地区发展受阻。而我们认为变则通,通则达,关键是怎样把握形势发展。2002年底,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十二 百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