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布设方案对比分析(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铁隧道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布设方案对比分析(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隧道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布设方案对比分析(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铁隧道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布设方案对比分析摘要:根据地铁盾构施工实践经验,从传统隧道贯通控制导线形式支导线出发,提出了3种不同的改进测量方案,即:菱形布网、环形布网、矩形布网,并利用数学扭曲法模拟数据用 计算 机编程计算出4种方案的端点精度进行对比 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1)导线横向误差随导线延伸成递增趋势,导线越长增加速度越快;(2)当采用改进方案时,横向精度明显提高;(3)工作量,菱形法比支导线增加约136 6%,四边形法比支导线增加约100%,环形导线法比支导线法增加约118 3%;(4)环形导线比支导线精度提高约35%,四边形导线精度提高约53 4%,菱形导线
2、法精度提高约44 2%。总之,四边形法是最优方案,建议在实践中推广使用。关键词:地下导线;点位误差;主辅点法地铁盾构导向测量中井下控制导线测量是导向测量的关键,常规做法是在井下布设边长适当的支导线,为了减小支导线端点横向误差,常常采用减少导线转折角个数(加大导线边长)的 方法 或者选择若干导线边采用陀螺经纬仪测定其方位角1-4,但由于 目前 国内生产的陀螺仪定向误差较大(一般一次定向中误差±(1520),测量费时,实际作业时常有意回避采用此法。因此,深入 研究 地下控制导线测量的布设方案、观测技术并分析端点精度对指导盾构导向有实际的意义。由于井下空间狭小,控制测量布设形式采用支导线方
3、式,为了提高导线端点的精度,在不增加较多工作量的前提下,我们设计了几种改进的布设方式,即:环状布网、菱形布网、矩形布网等,以期提高导线端点的精度。本文就上述几种改进的布设方案作一比较深入的探讨。1 布设方案 传统的支导线布设方案(图1)简单,观测工作量较少,布设灵活,但由于没有多余观测和其他约束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即使发生错误也无法检查,同时随导线长度的增加,端点横向误差迅速增大3-6。导线端点横向误差为3-4: 式中:s为导线边长;m为测角中误差;n为支导线边数;=。 为了避免上述支导线的缺点,提高导线端点精度,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井下工作条件,提出了下列3种布设方案: (1)主辅点菱形导线法
4、。在地下控制支导线点(主点)的附近再布设一个导线点(辅点),为了便于同时设置目标和精确量距,考虑两个观测点安装在同一个强制归心观测墩上,边长约为1015cm,两点之间距离在事先安装好中心螺旋后可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由于游标卡尺丈量精度可达±0 2mm,因此,可认为主辅点间长度值没有误差(图2)。(2)主辅点四边形导线法。在地下控制支导线基础上每4点组成四边形,相邻主辅点同样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图3)。(3)环形导线法。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布设成环形导线,导线点采用强制归心装置,安装在地下地铁隧道侧壁,保持离开侧壁一段距离,一般约0 50 7m,以保证视线离开侧壁约在0 5m以上,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隧道 地下 控制 导线 测量 布设 方案 对比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