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设想(共9页).doc
《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设想(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设想(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设想-一、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作为地方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建设具有我省农村特色的地方课程新体系,积极推进地方课程的管理与开发,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二、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我省农村地方课程,由山西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结合本省农村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进行建设。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目标是
2、: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我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课程管理与课程开发的能力。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省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加强课程与地方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优化义务教育的课程结构。3、增强课程对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形成我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4、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5、充分挖
3、掘本地课程资源,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骨干教师编写地方教材,拓宽课程研究渠道。 三、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原则地方课程建设应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学生发展需要,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山西农村地方课程建设过程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独立性和协调性原则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都有各自相应的地位和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承担着对青少年完成培养目标的任务,不能用国家课程代替地方课程,同样也不能用地方课程代替学校课程。地方课程是联系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
4、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地方课程是各个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具有指导意义。地方课程充实和丰富了学校课程,使学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地方课程也可以从学校课程的设置中吸取精华,进行调整与充实。应在确保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程在课程中的比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主动地研发地方课程,形成国家、地方、学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2、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根据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地方课程,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和认知规律,要依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由
5、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课程门类和教学内容。3、地域性和本土性原则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区域性。地方课程建设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地方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山西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4、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
6、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可以针对不同地方、社区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极大地丰富、拓展教育内容,确保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地方课程的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适应当地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既要在整体上有统一要求,又要充分注意差异。要加强社会实践和职业技术等内容的课程建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增
7、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创造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5、探究性和实践性原则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而应是探究式、实践式。6、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地方课程在开发途径和实施方式上,要切实立足当地资源,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采取参观、访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地方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也必须体现灵活性,可以是教师班级讲课,也可以是听演讲、报告,观看电影、录像或是组织调查研究,还可以是学生有组
8、织的实践活动。通过地方课程的实施,使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增强学习信心,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7、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地方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宽泛,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综合渗透;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通俗易学。地方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切实反映社会生活,避免空洞说教。8、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从课程类型来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而属于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范畴。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特别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地方
9、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区结构等等),以及参与社区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参与社区研究、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各种公益劳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地方课程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体现时代特征,要充分体现该领域近五年来所发生的变化,及时反映当前出现的技术和文化,使学生初步了解该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较好地把握其发展方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四、地方课程的目标、结构和课时安排1、地方课程的目标山西农村地方课程的目标是:1)充分发掘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课程
10、对本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切实形成基础教育的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2)着眼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生养之地的积极情感,发展和增强学生对地方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3)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知识领域,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生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具备适应地方生活的基本素质。4)促使学生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发展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5)推动和促进山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地方课程的结构山西农村初中地方课程的结构
11、,应根据我省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地方课程资源和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来设计。山西农村初中地方课程结构可由两个部分构成:1)“通用课程”这是指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和开发的课程,以及在义务教育中符合国家教育要求且已基本稳定的各项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艾滋病防治和毒品预防教育等。2)自主开发的课程结合我省农村独特的地方教育资源和社会背景,本省自主开发的地方课程可主要包括:生存教育、体育与艺术活动、环境教育、生活经济、综合阅读、职业指导、新科技、农村实用技术、专项教育与训练,以及山西文化、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
12、等。这些课程对学生发展和我省农村社会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生存教育着重发展学生的生存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健康发展。 体艺活动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并参与一项体育活动、一项艺术活动(包括器乐演奏、合唱、舞蹈、音乐剧、音乐与舞蹈创编、绘画、雕塑、陶艺、版画、书法、摄影等),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环境教育应结合我省严峻的环境形势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引导学生关心、了解身边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发展学生的
13、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增强学生对当地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生活经济联系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向学生简明地介绍经济常识,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如股票与证券),关心地方经济发展,学习家庭理财与投资,初步具有效率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品质,为适应未来社会经济生活奠定基础。综合阅读以问题形式和专题形式进行,目的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整体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职业指导着重向初中生介绍社会产业和职业的变迁与发展,使他们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的特点及其对社会成员
14、的普遍要求,发展学生的择业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并为他们形成创业能力奠定基础。新科技着重向学生介绍影响人类现代生活、有代表性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让学生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丰富学生的网络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健康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农村实用技术结合农村实际,选择与当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种植、养殖、工艺等实用技术,使学生在学习最基本的实用技术的同时,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专项教育与训练是依据教育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专项性的地方课程学习领域
15、,使学生在某一方面素质得以发展和提高。专项教育项目主要包括:社会热点问题透视与初中低年段的行为规范养成、英语口语训练、实用写作、演讲与辩论、生活中的数学、科技与模型制作、书法、民族常识、国际理解教育、现代农业科技教育等。通过专题教育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山西文化使学生分专题地了解我省的历史、地理、民族、文艺、文化名人以及名胜古迹、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走进自然,领略当地的人文地貌,了解当地的民情历史(地理特点、风俗人情、文化历史、人物、特产等),加强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美好未来。走进社会,了解农村的经济、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农村 地方 课程 建设 实施方案 设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