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建设计划(共19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文秘专业建设计划(共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秘专业建设计划(共19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项目三:文秘专业建设项目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秘专业建设计划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行业背景嵊州市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总面积1784.43平方公里,总人口73.43万人(2010年),系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市。根据2011年年鉴统计显示,嵊州市全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为24001家,从业人员数为人(其中个体工业数21129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87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亿元企业分别为达到305家和69家。仅以每个企业使用1名文秘人员来计算,目前全市文秘人才的缺口就相当大,且每年还有很多新增企业。因此,文秘
2、专业根本无法满足嵊州市目前经济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二)建设基础我校系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嵊州市目前规模最大,教育设施最好的职业学校,系嵊州市职业技术鉴定站。我校文秘专业始设于1994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现我校是浙江省中职文秘专业教研大组理事学校,文秘专业为绍兴市示范专业,承担了我市文秘类专业的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就师资队伍看,我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在职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学历、双师型教师,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质量高。还特聘浙江省文秘专业特级老师丁伯江老师为我校文秘专业顾问,指导我校文秘专业的专业发展建设。就
3、教学质量看,我校在绍兴市乃至浙江省都居于领先地位,高职考上线率平均高达90%以上,自2003年宁波大学招收文秘本科以来,我校已有10多位同学考入宁波大学师资本科,其中2006年周盈同学位居省文秘专业第三名,2009年王亚鸽同学位居省文秘专业第一名。2007年起,我校参与省中职文秘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学生培养目标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及各种配套设备,具有档案整理与管理等能力,因此,学校亟需建设实训室,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与能力。二、专业建设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科学推进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
4、学特色。依据“立足嵊州,面向江浙,服务基层,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按照“高在素养,强在技能,赢在特色”的人才素质要求,以省中职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知名品牌专业。(一)专业规模2013年文秘专业招收45名学生,以后每年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到2016年文秘专业学生达到200人以上。年 度人数备注2013120人三个班2014150人三个班2015180人四个班2016210人五个班(二)人才质量实施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在校期间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生学习风气好,到课率98以上,学习成绩及格率98以上,体育达标率97以上,毕业生操行考核优
5、良率96以上。建立以学生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主体,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制,学生毕业率98以上,获证率达95以上。建立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符合职业教育学生实际的社会评价,把用人单位满意率,招生就业率作为学生评价体系标准,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8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率达90以上。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比武),以赛促教,以点带面,努力提高获奖面和奖等质量,进一步培养中职文秘专业拔尖技术人才。(三)师资队伍争取用三年时间建成一支结构合理、质量精干的师资队伍,文秘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师,高
6、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75,双师型教师达到100%,争取培养县级以上名优教师1人。(四)教学条件逐年添购专业图书资料、专业期刊、专业教学光盘。适时购买摄像机、照相机、复印机等教学设备。增加多媒体教室1间,用于多媒体教学。争取建成1-2个文秘专业实训室。建成和巩固3-6个文秘教育校外专业见习和实习基地。(五)课程建设争取用三年时间建成文秘教育专业的优质课程群,完成主干课程的建设任务,主干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达90以上。争取开设专业选修课10门以上。三、专业建设内容(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文秘类的实践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就能很好地完成,而学校也难以给学生提供范围较大的“
7、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企业也担心中职文秘专业学生技能、素质较低,企业正常的办公室管理活动会受到干扰,不愿甚至拒绝接待中职学生实习。因此,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实习还停留在偶尔“走出去,看一看成功企业的做法,请进来,听听专家学者的见解”这一初级阶段,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从而使实习活动流于形式。为此,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校园内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有要有新思维,才可以突破文秘专业发展的瓶颈。1.确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面向秘书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坚持以“技能就业,素质立业”的教育
8、教学思想,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高尚人格的秘书人才,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引入秘书职业标准,建立面向秘书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2)构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体方案设计为三大学习板块:两个学期(即第1、2学期)为基础学习领域,以职业素质模块和专业基本能力模块的要求组织教学,并结合校内实训室进行秘书岗位认知实践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三个学期(即第3、4、5学期)为专业学习领域,分别实施岗位技能模块等教学项目,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一个学期(即第6学期)为拓展学习领域,通过顶岗实习,借助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文秘工作过程中专业能力的有效融合与
9、提升。(3)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第一学期: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基础写作、文字处理(兼办公设备操作与管理)。选修课:国家职业汉语、公关礼仪教育、书法艺术。第二学期:必修课;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字处理(兼办公设备操作与管理)。选修课:国家职业汉语、公关礼仪教育、书法艺术。第三学期:必修课;英语、体育、公文写作、行政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形式逻辑。选修课:古代文论(上半学期)、西方文论(上半学期)、中国文化概论(下半学期)。第四学期:必修课:演讲与口才、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秘书实务、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选修课:汽车驾
10、驶、职业生涯设计、古代文化知识、摄影摄像与实践(下半学期)。第五学期:顶岗实习。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中文表演社团、健身、舞蹈社团、礼仪社团、书法社团、课本剧表演社团、摄影、摄像社团、国学社团、课件制作社团。参加专业技能训练:百篇作文、古今中外名篇诵读、常用字词、朗读、演讲、口语表达、普通话、商务礼仪、钢笔字、汽车驾驶、速录打字、化妆技巧。2.构建“工学结合”职业能力体系结构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工学结合体系结构,表现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拓展三方面的结构内容上。(1)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公共基础素质方面的内容,而且
11、还包括美学修养、文学艺术修养等人文基础素质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广泛涉猎与专业有关的人文、历史、法律、礼仪、心理学等基础知识。(2)专业技能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应用写作、办公自动化、文书与档案管理、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文秘岗位必需和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包括以汉语、外语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主的基本技能,文书、档案管理、会务等办公室事务处理和公关礼仪能力为主的业务技能,以及摄影(像)、录音、速记、营销等方面的相关技能三个方面。(3)专业拓展包括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职业培训、各类与学生自身爱好和就业前景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外语类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3.改革“工学结
12、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对秘书岗位要求和培养目标,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实训、社会调研、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途径,强化对基础素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秘书专业的必备技能。创新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立,是解决校园学习与职业实践相脱节和实现有效就业的根本途径。本着“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校企结合、能力培养”的宗旨,先建立文秘专业“工学结合”仿真实践教学模式,为最终达成内外兼施的“工学结合“的整体模式,奠定基础。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对文秘学生的教学中,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要以
13、“ 实际、实用、实践”为导向组织教学,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要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渐进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重点实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任务导向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学生办文、办会、协调、公关、策划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4.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和开发校本教材建立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师生互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提升传统教学手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为依托,开发建成
14、文秘专业教学、秘书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库,建设文科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源库。以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员工培训、就业支持、信息查询、教学指导等为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共建共享文秘专业群及文秘专业所负责的全校文科公选课教学资源库和文秘重点专业资源库。部分教学资源库建设一览表序号教学资源库名称1文秘专业教学资源库2文科公共选修课教学资源库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教材。根据省“办公室文员专业课改项目”要求,编写课改项目特色教材办公软件应用,开发相应课程资源包,并争取出版,在全省文秘专业中推广和使用,并加以不断完善;初步搭建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件、教案等网络教学资源库。同
15、时针对文秘专业学生所需的“办文、办会、办事”专业核心技能,规划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会议实务两本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 5.建立“工学结合”考评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一方面,建立各类文秘实训室,对学生进行办公自动化实训、会议接待模拟实训、公关沟通情景训练、文书档案模拟训练等实际操作训练,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到校内相关行政部门和秘书工作岗位顶岗实践的机会。加强学校和校外实训单位(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校内实训情景模拟、实际岗位体验、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的实际情
16、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对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应积极探索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考试形式。在考试内容和考题设计方面,加大理解性、应用性的考题比例,以分析应用性、方案设计性、思维创新性等题型设计为主,重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加教师权重的方式,将综合专业知识测试与仿真模拟操作测试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相接轨,有效缩短学生工作的适应期。6.建设经费预算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省财政(万元)配套(万元)合计(万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03教学资源与精品
17、课程的开发707合计10010(二)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是一个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课改能否成功的保证。从专业要求看,文秘类专业教师应当是既有坚实的秘书学科理论,又具有娴熟的办公室工作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切实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激励教师参加国家高级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能力、适应中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技能型人才培养应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要聘请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中职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还应通过
18、培训、讲座等形式,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1.培养学科带头人在培养专业带头人方面,从现有专任骨干教师中选拔1名专业技术水平高、才能出众、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2.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在培养专业骨干教师方面,在本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3名以上教学能力突出,具有一定企业工作实践能力和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作为培养对象。通过进修学习、外出培训、企业实践锻炼、教学比武、参加技能竞赛、公开课评比等途径,使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建设能力,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较强的学材编写能力以及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本专业及相关
19、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力量。3.“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职业(专业)技能和企业挂职锻炼的双向要求,培养一大批教师成为具备企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方向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双师型”师资占专任教师的75%及以上。组织文秘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为期一月左右,参与”教、学、工、能”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参加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学习和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动手能力,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技能培训或专业教学能力的培训,通过下企业锻炼,确定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业务水平上和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能做到独
20、立开出新课,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编写适合职业教育的专门教材和实验讲义,参与科研工作等。4.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聘用企业的专家到校共同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指导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专业发展规划制定。 一是在培训人才方面,专家进校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担任培训教员。二是邀请专家们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指导。三是培训并指导学校专业教师教学,提高了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5.经费预算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省财政(万元)配套(万元)合计(万元)专业带头人培养22骨干教师培养415“双师”型教师培养33技能竞赛与展示202聘请专家顾问、兼职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队伍22合计1
21、3114(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进教育教学过程,重视实践教学,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构建实训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内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三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并将职业核心能力嵌入到文秘专业各个实训项目中,通过项目训练培养文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秘书通用能力以及不同秘书专业方向的专业技能。引入企业,搭建校内企业合作平台,建立“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走进企业,现场教学,合作开发“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实行双证书制度,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推进以赛代考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秘 专业 建设 计划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