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专科(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社会心理学专科(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专科(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社会心理学(专科)选择题1、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1、认识自己;2认识他人;3、认识社会2、人格特质的理论最要有两个:相似性和共同性3、人格心理学五个维度:1、神经质;2、外向性;3、开放性;4、愉悦性;5、公正严谨性4、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响亮,而在于1、自主;2、能力;3、关系;4、自尊5、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1、个体过程;2、人际过程;3、团体过程6、最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7、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8、评价一个理论好的标准有四个:准确性、一致性、简洁性、广泛性。9、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2、强调的重点是团体和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的重点是个体。10麦独孤、弗洛伊德和劳伦兹等人都强调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可归入生物理论的范畴。11、生物理论两因素:本能、遗传差异。12、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联结、强化、模仿。13、联结:又称经典条件作用,最早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来的。14、社会学中三种诱因理论:理性决策论、交换理论、需求满足论;15、第一印象最重要、最有力是评价16、整体印象的形成几个模型:水平模型(它是Anderson在1965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平均是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累加模型、加权平均模型;17、与晕轮效应相对
3、的是负晕轮效应也叫做扫帚星效应;18、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19、非语言线索包括:人际距离、身体姿势、目光接触。20、自我知觉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21、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包含内容把图式分为: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22、社会认知法则包括:便利法则、象征性法则、基础比例信息、锚定与调整法则;23、Heider的归因理论,他认为事件的原因有两类:内因和外因24、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包括:1、Heider的归因理论,2、Weiner的归因理论;3、Abramson是归因风格理论;4、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5、对应推论理论;25、对自己的归因包括:对自己态度
4、的归因、对自己动机的归因、对自己情绪的归因;26、归因中的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L.Ross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2、归因中是自利偏差;自利偏差是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把自己是失败倾向于归因外部因素。27、人类社会的行为根据后果分两类:1、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称亲社会行为;2、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称反社会行为;28、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影响、文化影响、29、社会化影响的因素:家庭因素、同伴与学校、新闻媒体;30、遗传构建生活环境的形式:被动型、唤起
5、型、主动性31、愤怒的因素: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遭受挫折、归因的影响32、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温度与侵犯行为;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2、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3、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4、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5、饮酒与侵犯行为。33、媒体暴力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34、玩暴力电子游戏更能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引起生理唤起、引发侵犯性思维、唤醒攻击性情绪、诱发侵犯性行为、减少亲社会行为;35、影响利他与助人的因素:情境因素、助人者特点、求助者特点;36、环境条件因素,物理环境也会影响人们助人的意愿,像天气条件、社区大小以及环境中的噪声
6、等都对人们的助人行为产生影响;37、旁观效应与三个因素有关: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的恐惧;38、助人者的特点:1、人格因素2、心情3内疚感4、个人困扰和同情性的关怀(个人困扰:指当人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5、宗教信仰39求助者的特点:是否受他人的喜爱;是否值得他人的帮助;性别的影响40、态度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41、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因素: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2、时间因素、3、自我意识4、态度强度5、态度的可接近性42、态度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投射技术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方法通常让人们用看过
7、的画编故事的形式,测量人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对成就动机的研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43、与态度改变有关的理论是: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44、偏见产生理论有:团体冲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动力理论;45、消除偏见的方法:社会化、受教育、直接接触、自我控制46、心理学家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47、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强化原则、社会交换、联结原则4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个人特质、相似性、互补性(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熟悉性、接近性;49、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个人的温暖;能力、外表的吸引力50、依恋关系的类型:安全
8、型、逃避型、焦虑矛盾型51、罗海.梅指出:人类的爱情包含四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52、Sternberg的三元理论把爱情分为三个成分:激情、亲密、承诺;53、亲密关系失去价值采取的对待方法:真诚、忽视、退出、表达54、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点:自我中心、讲人情、强调人际信任55、社会交换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Homans在1958年提出56、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功利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57、人际关系是否公平的原则:均等原则、各取所需原则、平等原则。58、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他人数量、重要性、直接性59、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1、匿名性:匿名性会引起此现象的关键,团
9、体成员越隐匿,他们就会越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2、自我意识降低:去个体化现象产生的第二个原因与人体自我意识功能的下降有关。60、受行为影响的行为在程度上分:从众、顺从、服从62、影响从众行为因素有:情境因素、团体的凝聚力、团体的社会支持。63、增加顺从的技巧:脚在门槛内的技巧、门前技巧、折扣技巧、滚雪球64、服从的原因: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作用、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作用、服从的其他原因65、社会群体分为:统计集合、观众群、群众、组或队、家庭、正式组织66、心理学的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320个人的小团队之上。67、规范是正式程度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68、早在20世纪初期,Mayo的霍桑研究
10、就证明了关注、参与等人际关系因素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69、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把领导分:任务型和社会情绪型两种。70、McClelland把个体在工作情境中分为三种动机或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71、冲突的解决方式:Thonas的解决方式;协商式沟通;利用中间人沟通72、人们在解释负性事件时的归因方式有三个思维:稳定型、内在型、整体型73、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面对应邀事件时的应对方式不同。74、容易产生疾病的四组人格因素:易发怒和具有敌意、情绪压抑、失望感强烈、悲观与宿命75、文化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是Berry等人提出的一种观点,它主要强调文化和生活行为的联系7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专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