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大心理学教学大纲(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必修课程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心理学课程是为师范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也称为公共心理学课程。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既探讨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既概括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又涉及心理学应用问题,特别是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教育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心理学依据。因而,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二)教学目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
2、、现状及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二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赋予学生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多视角的心理学观点,自觉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高适应教师职业和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课程内容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其结构为:(1)心理学概论。第一章主要阐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等;(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二章简要阐述与心理关系密切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心理过程与应用。第三至第八章主要阐述心理的基本过程与实际应用;(4)人格特性
3、及其培养。第九至第十二章主要阐述个体行为动力、能力、人格结构与培养;(5)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第十三至第十六章主要阐述学生的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交往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每周两课时,共三十六课时。其中讲授三十课时,课堂讨论等六课时。(五)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和实践法等。(六)教材本大纲指定王有智、欧阳仑主编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为正式教材。该书系统阐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
4、知识,吸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新成果,在阐述心理规律基础上,增加案例分析,强化心理品质培养,体现“学以致用”。该书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同时推荐国内外其他版本的最新教材供学生阅读参考。二、正文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教学要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心理学发展简史,以及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二)个性心理个体行为的动力分析、能力、气质与性格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一)学科性质 边缘学科或中间学科(二)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
5、学、生理心理学等(三)应用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等三、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方式(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三)心理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四、学习、研究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五、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测量法)、谈话法(访谈法)等六、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一)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二)心理学派简介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机能主义(Fun
6、ctionalism)、行为主义(behaviorism)、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三)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当前俄罗斯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心理、意识、无意识、神经元、突触、条件反射、观察法、反射弧、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的基本概念2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3掌握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二章 认知过程与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学
7、要点:感觉、知觉、感受性、适应、错觉的基本概念,感受性的变化形式,知觉的基本规律及观察力的培养;记忆的基本过程和类型,记忆表象的特点及其作用,遗忘的原因与规律,改进学习记忆的方法;思维、想象的基本过程和类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元认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思维、想象的个别差异及培养训练。教学时数:10课时教学内容:一、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培养(一)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三)感觉、知觉的基本特性及观察力的培养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影响因素二、记忆与记忆力的提高(一)记忆发生的机制(二)记忆表象的特点与功能(三)记忆类型分析(四)记忆过
8、程分析与应用识记信息的输入与编码,保持信息的存贮,再现(再认和回忆)信息的提取,遗忘规律,提高记忆力应注意的问题三、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一)思维的特性(二)想象及其作用(三)思维、想象的类型分类标准与相应类型(四)思维、想象的过程(五)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六)思维与想象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科学概念,创造性思维培养训练,问题解决能力、想象力的培养训练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适应、联觉、观察力、动作记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表象、思维、想象、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定势的基本
9、概念。2理解感受性变化的形式、感觉和知觉的关系、记忆的基本过程、表象的特点与功能、思维的过程与类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3掌握知觉的基本规律及观察力的培养,影响识记的因素、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三章 注意和注意力的培养教学要点:注意的概念、分类及功能,注意的理论,注意品质与培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一、注意的概念、特性与外部表现(一)注意的概念与特性(二)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生理运动的变化二、注意的类型与功能(一)注意的类型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二)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
10、、整合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三、注意的理论(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二)注意的搜索理论(三)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模型四、注意的品质及培养(一)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二)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自我暗示法、情境想象法、培养间接兴趣、记录法、自我奖惩法、训练听课技巧考核要求:1识记、领会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基本概念。2理解注意的类型与影响因素,以及注意的理论。3掌握注意的品质与培养。第四章 情绪情感及其调适教学要点:情绪、情感、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的基本概念,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情绪情感的类型和情绪理论,积极调控情绪的方法。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 师大 心理学 教学大纲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