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勒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修改)汇总(共1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那勒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修改)汇总(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勒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修改)汇总(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普洱市澜沧至孟连至勐阿公路第五合同段那勒隧道贯通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云南金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月10日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那勒隧道从澜沧至孟连至勐阿S309公路底部穿过,该地段隧道围岩主要为强风化砂岩、强风化页岩、炭质页岩,围岩级别V2级。隧道为单洞双向布置,起止点桩号为K28+890K29+765,隧道全长875m;隧道进口端K29+018.795位于R672.499m、i=3%的左转圆曲线上,K29+018.795K29+098.795位于R672.499m、i=3%的左转缓和曲线上,K29+098.795K29+520.051位于直线上,K
2、29+520.051隧道出口端位于R2000m的右转圆曲线上;隧道所在路段纵坡为-1.900%;隧道最大埋深约为87m。隧道所处路段设计速度为60km/h。主洞采用r1=5.30m的单心圆衬砌断面, 内轮廓净空宽度10.60m、净空高度6.85m。隧道洞身段支护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即以锚杆、湿喷混凝土、格栅钢架、型钢钢架等为初期支护,模筑混凝土为二次衬砌。复合式衬砌分为洞口加强段/浅埋段复合式衬砌和深埋段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对于级围岩,由喷射混凝土、径向锚杆、钢筋网及工字钢钢架组成。钢架之间用纵向钢筋连接,并与径向锚杆及钢筋网焊为一体,与围岩密贴,
3、形成承载结构。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以确保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铺设各类透水排水管、土工布及防水卷材。1.2已知数据情况在隧道开洞门时,已经对隧道进出口的控制点进行了复核。本次采用已复核的已知导线点作为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平差,用于隧道的独立控制网。已知控制点坐标及水准点如下:点名XYHSD2.128.8391183.625SD3.293.1051186.103 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在洞内洞外布设2条线路。从线路首级控制网第1个点开始,经出洞口处的施工主控制点、进洞口处的施工主控制点到线路首级控制网第1个点结束,组成闭合导线和水准线路。2测量依据2.1工程测量规范(G
4、B50026-2007);2.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2.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2.4隧道施工设计图纸2.5隧道洞口地形及洞外已知控制点点位实际情况等。3测量仪器及人员3.1本隧道控制测量采用仪器应满足下列精度要求:测角精度小于或等于1,测距精度不大于(2mm+210-6D),水准仪的精度应高于或等于1mm/km,采取铟钢水准尺。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每年送国家授权检定部门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拓普康ES-602G台12水准器TJ0P台13三脚架只54塔尺5m只25棱镜组单棱镜只36钢卷尺只43.2
5、参加野外工作人员6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1名,技术员2名,技工1名。3.3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等中的规定进行测设操作。4、施工方案 截止2016年1月10日,隧道贯通长度剩余50米(28+992K29+042),经过测量隧道贯穿S309公路里程为K29+020K29+028位置,埋置深度为50.39米,因此计划贯通桩号为K29+015。根据围岩现状,目前保持上下短台阶法施工工法不变。施工稳中求快,开挖进尺保持在每循环1米,开挖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支护,并及时施工仰拱以封闭成环。整个施工必须做好围岩监控量测
6、工作。贯通前测量队必须进行一次贯通前导线控制测量,确保测量能够准确控制隧道的高程和中线位置,减少贯通误差,提供里程计算从而指导隧道准确贯通。 贯通后由于两个工作面安全步距之和远远超限,所以必须在贯通前迅速拉近仰拱间距,及时施做二衬衬砌,确保仰拱和二次衬砌的安全距离尽量不超限。特别强调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并控制好安全距离,以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安全。5、贯通安全措施1、围岩量测:(1)、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中组织专人进行围岩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整理分析监测数据。结合围岩的支护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变形和时间关系曲线,预测围岩发展情况
7、。发现数据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复测,同时检查观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如果数据正确,及时通知洞内施工人员撤出洞外,并报告主管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2)、监控量测项目:本贯通段的监测项目列表如下隧道贯通段观测项目汇总表序号监测项目测试方法测试精度1地表下沉水准仪、水准尺1mm2拱顶下沉水准仪、水准尺、钢尺1mm3净空变化收敛计001mm(3)、观测点布置:隧道工程的观测点主要有:地表下沉、拱项下沉及净空收敛。这些测点必须设在同一断面上,其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开挖方法等确定,本隧道贯通段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如下表隧道贯通段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
8、量表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每断面测点数量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变化V25-10每5m一个断面3点2条基线(4)、观测方法及频率 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条码尺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对地表沉降观测控制点在未施工前应进行水准网布设,埋设水准点时,应埋在不受地面变形影响,和便于长期保护的稳定位置。首次观测时,适当增加测回数,一般取3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点的初始读数。 拱顶下沉:拱顶下沉量主要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钢尺,量测各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相应高程差,本次所测高差与上次所测高差相比较,差值即为本次沉降值。本次所测高差与初始高差相比较,差值即为累计沉降值。净空收敛:净空收敛是采用收敛计量测同一断面测
9、点的距离变化情况。观测频率:隧道贯通段观测频率见下表隧道贯通段观测频率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频率(距开挖后的时间)115天1630天3090天1洞内外观察开挖及支护后立即进行2地表下沉12次/天1次/2天2次/7天3拱顶下沉12次/1天1次/2天2次/7天4净空变化12次/1天1次/2天2次/7天(5) 观测项目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观测后应对各种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围岩的稳定性,隧道贯通段按如下标准控制。拱部下沉速度大于5mm/天,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采取措施,强初期支护系统。水平收敛速度小于是0.2mm/天,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天,围岩基本稳定。2、设立专职安全员对洞内
10、围岩进行检查,通过观察喷射混凝土开裂变化情况,拱架的拱脚土体变化,锁脚锚管松动、拱顶掉块等情况,进行判断围岩变化,并做好检查记录,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情况,对特殊部位进行分析检查,并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和记录。3、对要贯通的长度小于10m时,缩短每循环开挖进尺,进行加强支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4、建立各级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项目部成立隧道贯通施工安全防护领导小组,项目部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全面负责贯通段施工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施工中安排专职安全员24小时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确保人身安全,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贯通 测量 方案 修改 汇总 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