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模拟(共9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模拟(共98页).doc(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础知识辅导讲义目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 础 知 识一、考情说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2007年修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总体分值三级20%; 二级10%二、考情分析相重的考点较多二级、三级的考题相重的考点较多考点较为集中只有选择题三、结构分析相关度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劳动法(第二章)现代企业管理(第三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四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五章)四、教材考点概要(见下文)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节次主要考点教材页码历年考题第一节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12008.5多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3-52008.5-11单多选;200
2、9.5-11多选第二节劳动力供给P5-62007.5/2009.5单选劳动力市场的含义P112008.5/2009.5单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P132007.5单选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P132007.5多选第三节工资形式P15-162007.5/2009.11单选第四节就业与失业P18-272007.5-11单多选2008.5-11单多选2009.5-11多选2010.5-11单多选 内容精讲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内容考 点考题序P1劳动经济学定义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P1-21相对的稀缺性(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
3、无限需要和愿望)2绝对的稀缺属性(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的增长、变化)3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4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2008.5多选二、效用最大化P2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2.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3.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4. 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的变形)5. 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三、劳动力市场P2-3引: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供给方;企业是生产要素需求方在商品市场:居民户
4、是商品和服务需求者;企业是商品和服务供给者1.在劳动力市场上(1)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2)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从供给的角度看,是要素服务收入;从需求的角度看,是要素使用成本)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2009.11单选3.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提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4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
5、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有重大区别。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51. 实证研究方法(1)定义: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2008.5单选(2)特点(2个)P3-42009.5多选2.规范研究方法(1)定义: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特点(2个)P4-52009.5;2009.11多选(3)经济运行过程中影响互惠交换的主要障碍有三类: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2008.11多选题3.两种方法的关系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
6、为基础;二者并非完全对立。课堂练习1-11. 下列哪些不是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A相对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C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D效用最大化答案:D解析:准确把握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三点内容。参见:P12. 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 )A供给方 B需求方 C中介方 D合作方答案:A解析:辨别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与企业的供需关系,企业为需求方,居民户为供给方。参见:P2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A实证研究方法 B调查研究方法 C规范研究方法 D理论研究方法答案:A、C解析: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用语。参见: P34. 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
7、究是( )。A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B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C现象本身“不是什么”的问题 D现象“不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答案:A解析: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两个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参见:P2-3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P5-7)(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1.劳动力它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2.劳动力参与率(1)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2)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二)劳动力供给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8、1.劳动力供给定义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定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2.劳动力供给弹性公式(1)定义: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2007.5单选(2)公式:Es=(S/S)( W/W)例如:大地公司相关资料见下表,请计算劳动力供给弹性。4月2日4月3日增长量(S,W)工作时间(小时)(S)6(S0)8(S1)2工资(元/天)(W)50(W0)70(W1)20解:Es=(S/S)/( W/W)=(S1S0)/ S0/( W1- W0)/ W0=26/2050=0.8313.劳动力供给弹性
9、分类(5类)(1) 供给无弹性, 即Es=0。(2) 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3) 单位供给弹性,即Es=1。(4) 供给富有弹性,即Es1。(5) 供给缺乏弹性,即Es1。上例计算结果表明,大地公司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两种劳动参与假说前提观点相同(1)男性成年人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男性成年人为一级劳动力。(2)中年妇女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存在较敏感的反应性,中年妇女为二级劳动力。-2附加性劳动力假说的观点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10、-3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的观点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4综合结论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二、劳动力需求(P7-9)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劳动力需求的理论它是关于生产的理论-2. 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计算公式(1)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2)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存在反向关系,故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3.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分类(5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
11、需求缺乏弹性,即:Ed1。-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9-11)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四、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P11-13)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狭义劳动力市场它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2008.5单选2. 劳动力市场主客体(1)主体: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使用劳动力的企业。(2)客体:劳动者的劳动力2009.5单选3.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4.劳动力市场均衡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这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在理论上所具有的第一个意义。(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
12、工资。(3)充分就业。经济社会在均衡时,实现了充分就业。2007.5多选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P13-14)考点具体内容考题(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2.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2)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在劳动年龄组人口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2007.5多选3.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及其变动,对
13、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资本存量的增加,根本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2一般情况表明,生产率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2008.11单选课堂练习1-21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S1BES2DES0BEd1DEd1答案:
14、C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类型,此种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类。参见:P9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量 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C劳动力供给量 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答案:C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涵义,注意括号后的“变动”两字,以后出题有可能答案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参见:P6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答案:ABD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的范围界限参见: P13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P14-15
15、)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均衡价格论只是运用供求理论说明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而非价值理论。-2.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3.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二、工资形式(P15-17)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生产要素分类(4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2.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3.货币工资(1)定义: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2) 影响因素: 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4.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
16、式。5.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关系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例题:2011年6月份某地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4000元,消费品价格比上月提高2%,则该地区城镇职工实际工资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4000(1+2%)3922元2007.5单选6.福利支付方式实物支付、延期支付课堂练习1-31. 下列哪些工资的说法是对的()。A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 B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C工资是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D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答案:ABCD解析:从各角度理解工资的多种涵义。参见:P14-172. 实际工资( )A货
17、币工资价格指数 B价格指数货币工资C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D价格指数+货币工资答案:A解析:准确把握实际工资的涵义。参见:P163. 生产要素分为几类( )。A土地 B劳动 C资本 D企业家才能答案:ABCD解析:准确把握生产要素类别范围,这是基本问题。参见:教程P15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P18-20)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就业的三层含义(1)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2)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3)所从事的劳动有酬劳动,既可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2009.5单选2.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1)总供给定义:是指一
18、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2008.11单选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的总和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 =消费+储蓄2010.5单选(2) 总需求定义: 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品需求和投资品需求。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3)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 =消费+储蓄 =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设:均衡国民收入为Y,消费为C,储蓄为S,投资为I, 则有: YCS CI2007.5多选;2010.5单选3.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更准确地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2009.5多选二、失业及其类型(
19、正常性2007.11;2010.11多选)(教材第20页)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摩擦性失业(1)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2)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2007.5单选(3)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供求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这种类型的失业。2008.5多选(4)基本特征: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2008.5多选2技术性失业(1)这类失业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2)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
20、业技能开发。2008.5多选3结构性失业(1)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等。-4季节性失业人们的消费习惯、流传久远的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对劳动力需求的连锁反应所形成的失业,亦属于季节性失业的范畴。-三、需求不足性失业(P21)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表现的两种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2.周期性失业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3.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2008.5单选4.
21、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四、失业度量和失业影响(P21)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1)公式:失业率 =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2)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3)平均失业持续期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地短,一般来说,此类失业为正常失业,它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如果在失业相同的情况下,平均失业持续期的延长,则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者。2008.11单选2.就业与失业状态(6种)(1)就业失业(2)就业非劳动力(3)失业就
22、业(4)失业非劳动力(5)非劳动力就业(6)非劳动力失业-3.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1)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2)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3)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P23-27)考点具体内容考题(一)政府支出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最低劳动标准(1)最低工资标准。(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2007.11;2010.11多选2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3工会最基本的功能(1)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 (2)参与决
23、定基本劳动条件 (3)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4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3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P24-27)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1财政政策(P24-25)考点具体内容考题定义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2007.11单选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来调节经济2008.5多选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A. 措施: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
24、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2008.11多选B.适用: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经济中存在较高水平的失业率,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等。-紧缩性财政政策A. 措施: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2009.11多选B.适用: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变动税率2007.1
25、1单选2货币政策(P25)(2007.11单选)考点具体内容考题类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适用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等。-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措施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2009.5多选3收入政策(P25-27)考点具体内容考题(1)收入政策及其作用实行收入政策,可以限制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有利于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和维持社会的公平。在这一问题上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收入差距的
26、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在现代经济学中)有: 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最常用)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2007.11单选;2010.11单选基尼系数定义和公式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详解见下文)-(3)收入政策措施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收入平等化措施。-4. 基尼系数综合详解(P26)考点具体内容考题公式G = A/(A+B)其中:(A+B) 为图1-6中对角线右下方三角型面积;A为图1-6中阴影部分面积;不平等面积B为图1-6中对角线右下方三角型
27、面积剔除A后剩余的面积; 平等面积-特点(1)方法简单(用一个数值即可表示社会收入差距程度)(2)可比性强-表现形式及其表达的涵义例题,寰球销售公司2季度有销售业务人员10人,准备发放奖金10,000元。现预备三种分配方案:第一种方案:人均各1000元;第二种方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第三种方案:销售经理一人独享100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说明三种奖金分配方案的涵义解:第一种方案:人均各1000元如果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则洛伦茨曲线是一条成45角的直线。(阳光普照型)第三种方案:销售经理一人独享10000元如果全部收入都归一人,则洛伦茨曲线将构成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即折线(吃独食)第二种方
28、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5.基尼系数综合结论(P26)数值(01之间)收入平等程度洛伦茨曲线形状=0绝对平等45角的直线(阳光普照型)=1绝对不平等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即折线(吃独食)0.2收入差距非常小世界各国情况表明0.4收入差距比较大 通常在0.20.4之间课堂练习1-41.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投资储蓄 D消费储蓄 E消费投资答案: ABDE解析:注意均衡国民收入的真正含义,不包括投资储蓄。参见: P192.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答案: C解析:准确把握失业
29、类型,重点是“结构上”,这是个基本问题。参见: P203. 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增长差距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答案: CD解析:同时注意缓解对策:“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参见: P214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A劳动力供给量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D最低劳动标准 E工会答案: BDE解析:同时注意,该三个,是受法律保护的。参见:P23-24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D增加
30、税收 E降低税率答案: ACE解析:注意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区别。参见: P246. (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2007年11月考试题)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答案: A解析:即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区别。参见: P247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B调整税率 C调整利率D调整贴现率 E公开市场业务答案: ADE解析:与财政政策的区别(见上题)。参见: P258. 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 )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4 D小于0答
31、案: B解析:细心理解基尼系数的常规情况,还有要注意的是“通常在0.2-0.4之间”。参见: P26第二章 劳动法节次主要考点教材页码历年考题第一节劳动法的原则P28-322007.5-11/2008.5-11/209.5-112010.5-11单多选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P34-362007.5-11 单多选;2008.5/2009.5/2010.5-11单选劳动法的体系P36-392008.11单选/2009.5-11单多选2010.5单选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P39-422007.5-11/2008.11单选2010.5-11单多选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P42-442009.5;2010.
32、11单选 内容精讲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一、广义的劳动法概念(P28)二、劳动法的原则(P28-32) 内容考 点考题(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征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基本原则的内容在明确性程度上显然低于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但是基本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远地大于具体规定。2008.5多选题2.劳动法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4.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 (二)
3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1)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绝不是仅仅包括工作权一项权利,而是包括与劳动相关的一组权利,劳动权亦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劳动权的核心: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3)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07.5-11多选题2008.5单多选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政府、工会、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2008.11多选题3物质帮助权原则(1
34、)物质帮助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劳动者而言,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2) 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强制性(3)其它特征 社会性:包括保险范围、保险目的、保险组织和管理的社会性. 互济性 补偿性2009.5多选题三、劳动法律渊源(P32-36) 内 容考 点考 题1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 我国宪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劳动权、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物质帮助权、培训权、结社权等原则。-(2)劳动法律 劳动法律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主要内容: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35、: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4)劳动规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规章。2008.5单选题(5)地方性劳动法规-(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7)正式解释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2007.5多选,2007.11单选;2010.5-11单选2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还有的)类别(1)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2)劳动(雇用)合同:是雇员与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2007.11;2010.11单选(3)集体合同-(4)习惯法2009.5单选(5)法官法或判例法-四、劳动法的体系(P36-39)(2008.1
36、1/2009.5多选) 内 容考 题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010.5单选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2008.11/2009.5-11单多选4职业培训制度-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2009.5单选9劳动法律体系的构成详见教材表2-12008.11单选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内 容考 点考 题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P39-42)(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1定义: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
37、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007.5-11单选题2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1)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2)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3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其他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与运行是以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目的。通常所说的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为劳动合同关系。2007.11/2008.11/2010.11单选;2010.5多选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法律关
38、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42-44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雇主与雇员。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2009.5单选三、劳动法律事实(P44)依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1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2劳动法律事件:例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
39、争或其他现象(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2010.11单选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节次主要考点教材页码历年考题第一节企业战略环境分析P45-502007.11/2008.5多选209.11/2010.5-11单多选企业分析P50-592007.5-11/2010.11单选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P612008.5-11单多选第二节科学决策的要求和方法P62-702007.5/2009.5-11单多选;2010.5多选企业经营计划P70-732007.11/2010.11单选;2008.5多选第三节市场分析P74-802008.5-11/2009.5-11单多选2010.5多选市场营销管理过程P80-832008.11/2009.5单选市场营销策略P84-962007.5-11/2009.5-11/2010.5-11单多选;2008.5多选内容精讲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P45-50)内容考点考题1企业战略实质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2007.11/2010.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