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剖析(共33页).doc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剖析(共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剖析(共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6“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12个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列为2016年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本重点专项面向公共安全保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公共安全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
2、控与治理、综合应急技术装备等重点方向不同重点任务的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旨在大力提升我国公共安全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水平,为健全我国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重点任务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以项目形式落实,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本指南拟在6个方向部署相关项目开展研究,项目执行期3-5年。1. 共性基础科学问题1.1 重大事故灾难次生衍生与多灾种耦合致灾机理与规律研究内容:以大尺度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和地磁暴灾害等灾害为重点,研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及智能化监管模
3、式;研究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测预警理论与管控机制,复杂环境条件下重大事故灾难的多物理场耦合演化模式;研究重大事故灾难次生衍生的灾害链模式体系与物理临界条件,重大事故灾难次生衍生的动力学演化规律与风险预测方法,多灾种并发作用下的事故灾难演变规律与致灾机理;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人群时空分布稳定态量化模型理论,重大事故灾难风险评估理论。考核指标:建立重大事故灾难次生衍生与多灾种耦合致灾的理论体系;形成基于多信息融合与大数据挖掘的重大危险源监测与次生衍生事故预警技术不少于4项,形成开放空间大尺度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漏及其次生衍生的演化模拟技术及人群管控技术不少于5项,形成油气管网和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
4、评估技术不少于2项,建立重大事故灾难风险动态预测评估系统。拟支持项目数:1-2项。1.2 承灾载体灾变机理、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原理与方法研究内容:针对承灾载体,研究城市典型突发事件的情景推演分析、城市综合风险预测与量化评估、城市关键基础设施脆弱性与城市运行鲁棒性分析、城市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针对既有建筑结构,研究典型灾害荷载作用下的快速大规模计算分析和结构安全综合评价理论;针对隧道、地下洞群与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研究高应力、爆炸等复杂赋存与工程环境下的岩土体性能演化规律、岩土体与结构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灾变机理、风险评估与监测感知及预警理论;研究不同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效应评
5、价理论。考核指标:形成典型突发事件情景表达与分析的理论体系,形成城市综合风险量化评估方法,提出城市安全保障的理论模型;形成既有建筑结构和工程设施灾前、灾中、灾后安全性分析的快速大规模计算新理论体系和快速重分析方法;形成复杂环境下重大基础设施承灾载体的性能监测感知、风险评估与预警、动态调控与灾变防控等风险评估与监测感知及预警理论,形成适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与防控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征求意见稿)不少于5项。拟支持项目数:1-2项。2. 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2.1 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现场处置技术与装备研究内容:研发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人员、重要装备综合防护技术与装备;研发面向重大聚
6、集性群体或针对个体恶性事件的单兵便携式驱散、失能技术与装备;研究警犬行为分析、训练与评估技术、警犬搜捕技术、快速搜索物证技术、气味库建设与应用技术。考核指标:形成新型耐暴力冲击、防爆炸冲击防护技术装备不少于2种,智能型防暴移动警务工作平台不少于2套,车辆、枪支等重要装备的防护技术装备不少于4种;形成的现场处置人员个体防护装备重量减轻率不低于15%;形成单兵小型化便携式驱散、失能装备不少于4款;建立警犬嗅探能力评价方法,形成训练使用行业标准/规范,建立人体气味库。拟支持项目数:1-2项。2.2 重要场所安全保卫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新一代危爆物品探测与人体安检扫描技术;研究防暴狱、防脱逃关键
7、技术;研究重要场所、要害部位安全保卫与主动防范技术;研究低空、慢速、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识别及无附带损伤拦截毁伤技术与装备。考核指标:通过式危爆物品探测与人体安检的通过速率不低于30人/分钟,平面尺寸不小于5毫米5毫米的危爆物品漏报率低于10%;防暴狱、防脱逃关键技术,典型暴狱、脱逃行为检测漏报率和误报率低于5%,在不少于5个看守所或监狱开展应用示范;研制的低空、慢速、小型目标无附带损伤拦截毁伤设备发现距离大于4公里;制修订相关国家/行业标准(送审稿)不少于4项。拟支持项目数:1-2项。2.3 立体化智能安全卡口研发与应用研究内容:研发通关人员多维特征信息快速采集与危险意图研判技术和设备;研发通
8、关车辆综合信息快速采集与快速安检技术与设备;研发高通量场景下人体携带物品非接触式快速成像探测及行包中管制物品自动探测技术和设备;研发基于通关人、车、物多维信息综合采集、解析、研判的智能安全卡口监测预警平台;开展智能安全卡口集成应用示范。考核指标:通关卡口人员信息采集维数不少于4种,形成特征行为数据采集与危险意图研判的关联知识体系;车辆安检速度不小于5公里/小时;实现对人群的5米以上远距离三维成像和携带物品的自动识别,对行包中枪支、管制刀具和打火机等典型违禁品的自动探测;形成相应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定式和移动式设备不少于4款;上述成果在不少于2个重点城市开展大型安保活动集成应用示范。拟支持项目
9、数:1-2项。2.4 城市重特大火灾防控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地下交通系统、物流仓储园区、石油化工园区、城市综合管廊、城镇与森林交界域等火灾高危场所,研究基于动态风险监控的消防安全监管技术、基于耦合模型的智能疏散引导技术、高效复合排烟技术、竖向火蔓延控制技术、环保型防火阻燃技术和灭火救援技战术;研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数据挖掘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技术,基于新一代智能感知、人员定位、智能组网、态势推演的灭火救援现场指挥决策支持技术;研发非视距遥控、外骨骼式助力等新型消防灭火、侦察等机器人,数字化单兵装备等特种装备。考核指标:为超过250米的超高层建筑、超过
10、1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提供可靠的基于多信息综合优化的引导疏散技术、烟气控制技术及相关产品;为15万立方米以上超大型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提供有效的处置技术装备;为超过10公里长的城市综合管廊提供燃气泄漏、电气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消防安全社会化服务云平台;形成新产品、新装备不少于40种,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7项;研发的产品、装备应有不少于16种具备产业化技术条件,应有不少于6种装备类成果在公安消防部队试点应用。拟支持项目数:1-2项。2.5 司法鉴定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内容:围绕司法鉴定涉及的诈伤诈病、数字化集成法医学鉴定、复杂亲缘关系、未知毒物
11、筛选分析、文件材料及文件形成时间等疑难问题,研究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形成可考核、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示范平台;探索建立司法鉴定技术评价系统、司法鉴定意见证据评价系统。考核指标:为不少于5类常见诈伤诈病(伪装视功能障碍、嗅功能障碍、男子生育功能障碍及功能性与器质性精神症状等)提供可靠的鉴定技术和标准,有效识别率不低于85%;复杂亲缘关系可鉴定类型不少于3种,准确率不低于99%,灵敏度大于95%;数字化集成法医学可鉴定类型不少于3种,年应用案例不少于200例;未知毒物筛选分析技术,至少可鉴定500种未知毒物(传统毒物药物、毒品、有毒动植物、金属毒物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等);司法鉴定机构、人员能力评价技
12、术、司法鉴定意见证据评价技术不少于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制修订司法鉴定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技术规范不少于10项;形成不少于1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司法鉴定关键技术、产品和数据库等,并开展应用示范。拟支持项目数:1-2项。2.6 多元智能化诉讼服务及审判执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大数据可视化的司法公开技术;研究多元泛在化诉讼服务技术;研究多源多态证据链构建和裁判文书说理关键技术;研发巡回审判和远程审判技术和装备;构建人民法院业务和数据标准、司法基本服务库和案例筛选评估模型;研发庭审信息采集、抽取和服务、庭审过程巡查等庭审技术及设备;构建基于下一代法院业务网的全国法院云
13、平台原型试验系统、以司法知识库为核心的人民法院辅助决策支撑平台和司法服务原型系统。考核指标:建立审判领域分析预警模型不少于10个,面向司法公开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可视化率不低于90%,建立覆盖全网环境和审判执行、信访、司法行政等主要业务类型的原型试验系统,形成业务系统的自动化分析和测试和完善评价方法;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5项。拟支持项目数:1-2项。2.7 职务犯罪智能评估、预防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多源信息的职务犯罪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技术,犯罪社会关系链及目标对象识别模型;研究海量多样反腐案例的特征发现和分析方法,
14、多维多模腐败案件发展态势预测及模拟推演;研究反腐舆情动态智能抓取、自动甄别评估技术,多源异构举报线索研判和辅助决策;研发基于行贿档案信息的反腐防控决策模型,构建行贿档案综合管理与评估系统;建立反腐案件综合研判的示范工程。考核指标:建立职务犯罪领域的自动发现、评估、预警模型不少于5个,原型实验系统不少于10个并开展应用示范;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技术规范不少于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8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职务犯罪发现与预防的关键技术、产品和数据库等不少于10项。拟支持项目数:1-2项。2.8 毒品查缉和吸毒管控技术与装备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毒品原植物监测、铲除、替代种植技术和
15、装备;研究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实时监控、存储保管、滥用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制毒品快速查缉装备,研制毒品犯罪案件侦查装备;研究缴获毒品快速检测技术,制备毒品标准物质,研制现场涉毒物证快速分析装备;研究吸毒检测和快速甄别装备;研究精麻药品成瘾诊断技术,吸毒成瘾人员戒治临床实践诊断方法,强制戒毒人员戒护、诊疗、康复技术和药物;研究禁毒情报分析技术,禁毒网络信息研判技术及装备;研究禁毒基础理论与标准,毒情监测和毒品预防教育评估技术。考核指标:研制毒品原植物监测与铲除技术装备1套,监测准确率在95%以上;形成支撑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管控需求的自主知识产权装备不少于3种;
16、研制自主知识产权毒品快速查缉和案件侦查装备2套;形成至少2种毒品快速检测新方法,制备不少于3种毒品标准物质;在保证特异性的前提下将毒品检验鉴定、吸毒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到ng/ml量级,吸毒人员甄别时间不大于15分钟;形成至少1种精麻药品成瘾判定新方法,研制自主知识产权戒护装备不少于3项,形成禁毒情报分析综合研判系统;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4项,形成毒情监测和毒品预防教育评估软件系统2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不少于20篇,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强制戒毒人员戒护、诊疗、康复技术与装备在不少于3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应用示范。拟支持
17、项目数:1-2项。2.9 公共安全监控视频安全共享与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高效、安全的安防监控专用数字视音频编解码及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多态融合信息的高效存储、有效标注、准确解析、快速检索、特征分析等视频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视频安全体系、内容保护、授权认证、发布溯源等关键技术;研究新一代安防监控专用数字视音频编解码芯片应用及设备实现,研发视频内容分析与可视警务综合实战应用、视频综合安全管控、视频分布式解析综合服务平台等系统;构建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综合应用技术标准体系。考核指标:建立视频综合应用平台,平台支持百万级设备接入管理,支持PB级存储能力,支持基于数字证书的认证、可信、加密高
18、安全视频信息传输交换,支持多级纵向及跨网络视频信息共享,支持人、车等公安重点关注目标的实时结构化分析;建立基于公钥基础设施/认证中心(PKI/CA)的视频安全体系;形成不少于2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智能安防监控专用数字视音频编解码设备;形成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综合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拟支持项目数:1-2项。2.10 法定身份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内容:研究新型国产高性能智能卡芯片、国产商用密码应用、物理防伪、生物特征识别等法定证件关键技术;研究重大活动及重要会议证件制作、核验及应用技术;研究以法定身份为基础的网络身份认
19、证技术、真实身份隐藏保护和溯源技术及网络可信身份管理体系,研制基于法定身份的网络实名身份认证系统;研究生物特征深度应用技术,网络行为特征刻画和识别技术;研究法人信息采集及电子可信印章关键技术;开展系统验证与应用示范。考核指标:形成的国产高性能智能卡芯片兼容我国电子机读旅行证件,满足“国际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共同准则评估保证级增强级认证”(EAL4+)要求,生物特征识别在错误接收率(FAR)不高于0.01%条件下,正确识别率大于95%,单次比对时间小于1秒;国产高性能智能卡芯片、国产商用密码应用、物理防伪、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在不少于2个城市开展法定身份管理集成应用示范;重大活动及重要会议证件制作、核
20、验及应用技术,在1000人以上的会议中开展应用示范;形成网络实名身份认证系统,支持亿级网络用户,并开展不少于2个省市的跨区域异地应用示范;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3项。拟支持项目数:1-2项。3. 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3.1 典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安全预警与防护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典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储库、罐区、附属工业管道及其辅助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与防护一体化总体要求,研究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测预警与调控理论,研究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致灾机理、风险辨识、演化规律、原因溯源、事故重构及完整性管理技术;研制典型危险化学品罐区声
21、发射检测、管道振动与疲劳破坏防护、腐蚀与裂纹在线监测、有机挥发物在线实时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时空统一的网络化智能型储存设施安全防控与服务平台系统;研发服务于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的关键技术与设备;实现典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全生命周期智能一体化安全保障技术集成,并在典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进行工程示范。考核指标:形成典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风险评估、危险源定位、缺陷检测、泄漏监测、原因溯源、事故重构、检验评价等关键技术不少于8项;腐蚀监测探头精度达到 18 位分辨率并具备温度补偿功能;无线声发射系统达到18位模数转化、不少于8通道、采样频率不低于3MHz;形成物质探测、检测监测、安全防护等装备不
22、少于6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5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应用示范工程不少于3项。拟支持项目数:1-2项。3.2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研究内容:构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数据库,研发基于动态风险分析的事故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研发化学事故处置与防护装备;研发高效便捷式气体探测仪和在线监测系统、无人机载危险气体实时侦检系统、基于物联网的自组网式危险气体监测系统;研发事故现场洗消技术、便携式洗消技术装备;研发事故处置模拟训练系统;研发典型现场勘验与物证提取技术及装备、事故重构技术。考核指标:建立可准确预测事故扩散影响范围、消防水和泡沫用量的事
23、故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构建可侦检氧气、可燃气、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实现多模应用和物联组网危险气体现场联合侦检系统;形成可抗20种以上化学品渗透的消防员化学防护装备;建立应用于便携式色谱质谱仪的现场火灾鉴定标准谱库和应用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现场火灾鉴定指纹谱库;形成适用于苯系、有机磷等典型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的低腐蚀、环境友好型系列洗消剂及装备;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有不少于6种装备类成果实现小批量生产并在相关救援队伍试点应用。拟支持项目数:1-2项。3.3 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
24、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灾变机理;研究关键信息采集传感技术;研究井下高可靠、抗干扰、高安全多网融合信息传输技术;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多元信息挖掘分析技术;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灾害判识预警模型及方法;研发基于云技术的远程监控预警系统平台。考核指标:形成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形成机理新假说、新模型,构建煤矿重大灾害判识预警模型;在关键区域实现人机环参数全面采集,传感器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响应时间小于15秒,标校周期大于120天;监控预警系统运行无故障率达到99%,抗干扰等级不低于3级,无故障运行时间提高60%;建立煤矿重大灾害相关信息集成挖掘方法;建立煤矿监控预警示范及区域性云平台,实现煤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安全 风险 应急 技术装备 剖析 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