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共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篇一: 一、试卷题型结构分析。 这次考试试卷包括两卷,第一卷选择题(24分)两大版块:一、基础知识5个,考查语音、字形、成与运用、语病和文学常识。二、文言文阅读3个,考查文言实词、虚词用法意义及内容理解。第二卷(96分),五大版块:一、翻译、默写(10分),二、诗歌赏析(5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包括一篇课内和一篇课外,四、名著阅读和语言的运用(6分),五、作文(50分)题目都是紧紧围绕课本,充分体现了回归课本的命题方向。从难易程度上说,此次命题难度适中,但学生落实不够。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1
2、-8,有待下一步才能了解。 翻译:9题,共两句,每句2分,共4分。优点是都翻译了,不好的是:(1)重点译词不准确:如“棹”有部分学生翻译为“召集”,“固”翻译失误最多,较多的学生不翻译或翻译为“当然”,“下流”不能正确翻译为“下游”,较多学生没有翻译。(2)特殊句式的翻译不规范“求之下流”不能将状语提前翻译。(3)“之”翻译时,略去的较多,“数”误翻译为“很多”的较多。 默写:10题,共6空,6分。缺点是错字明显,还有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有较多的学生误写。得分不高(得分率70%左右) 诗歌赏析 11题:学生存在“修辞手法”模糊问题(得分率40%左右) 12题:常见问题在于学生对全诗的整体把握
3、差,导致无法说清其道理(得分率45%左右) 课内阅读 13-16题:老师讲得多但学生把握不够。得分6分左右。 13题相对较好,基本能找准。 14-15题不能运用答题技巧解决问题,答题步骤混乱,得分不高。 16题知识点不明确,不知道什么是表达方式,大部分未能得分。 课外阅读 1720题:总体是本题容易得分但得分不高,平均分在7分左右 17题:满分3分,能去的3分的不多,基本都在2分左右,失分原因在于不能够根据内容概括,只能抓住关键的3个词“颜色香气姿态” 18题: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这是以得分的题,但是对于7年级的学生而言,找不准修辞手法或者多回答两种,标准答案是“拟人”,但多数学生找到的
4、是“比喻”“对比”。还有就是对赏句三个步骤答不完整。共3分但大部分都是2分左右。 19题:要求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本道题得分最差只有50%左右的得分,表现在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结构,什么是内容,或者在答结构时,做 成了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总分”“分总”“总分总”方面答。内容上就更不知道如何作。要不然就把结构和内容混淆,答案写反了。 20题:很多学生不能完全选正确。 语言运用 21题:要求从语言表达和深刻含义两方面赏析,很多学生只从含义方面作答而忽略了语言表达。 22题:要求运用悯农诗中有关词句写对联,大部分学生自改自创,那原诗词句回答。 总体反映出学生不读题答题,审题不全不准。共6分
5、,平均2-3分。作文 23题:学生容易把握作文要求,能突出写作的重点和中心。 在审题上亮点作文不多,大多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写“伴”多,“成长”却少。叙事多,写感想少,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 在写作技巧方面学生功底薄弱,谋篇布局上不尽人意。作文中只是陈述材料,却不能让材料为中心服务。 学生作文中缺少对主旨的升华,是的文章索然无味或主旨不明确。三、改进措施建议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对文言古诗的默写有待细化、强化。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具体课时监督、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古诗文的学习复习。 2、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现在阅读普遍偏少,有的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要从课内到课外认真指导,不能
6、只停留在口头要求上,对学生的阅读要有一套管理办法,有要求,有交流,有检查,有考核,才会有效果。 3、注重语言运用、修改病句等题型的强化训练。安排课时进行相应的训练。 4、加强练笔力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在立意、基本的谋篇布局和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篇二: 一、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 本套试卷设计为四大板块。其中“语文积累与运用”;“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理解(其中课内文段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50分。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础训练,突出积累。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从字词句运用到
7、篇章训练,再到写作与评价,这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它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测试的教学导向作用在试题知识点的分布中就有明确体现。比如,试卷第一大题1-8小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有直接默写,有根据意思默写;之后考查了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有对加点字注音的考查,16小题是文学常识的积累,这些题型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重视积累,只要学生每天积累一点,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 2、关注语言能力,突出运用。 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素养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次语文命题特别关注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本试卷中,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渗透于各类题型中,分值多达21分。其中,第13
8、、14小题是对词语和成语运用能力的考查,15小题是训练修改病句的能力;18小题考查仿写的能力;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设计环保广告语,对同学进行礼貌劝说,拣到手机后你会怎么做;阅读部分第22、23、31小题对句子的理解,无不体现了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意在引导教学从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过渡到学生能够用正确、合理的语言来主导课堂的学习过程这种崭新的教学互动模式,有利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架构。 3、关注个性成长,突出大语文观。 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应该将社会生活作为学习材料,让学生能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认识、理解并融入到社会中去。
9、本试题同样选取了一些鲜活的素材作为考查的材料,意在引导语文教学适度地关注身边的热点,突出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成长。基础部分第11小题的规范抄写;在语文综合运用中20小题呼唤学生保护环境; 现代文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对地震云的认识。这些考题突出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方法,视野要更开阔,心胸要更为广博,树立大语文观。 二、考试成绩 这次七年级参加考试人数为94人,人平分为90,及格人数90人,优秀人数34人,最高分108分,最低分59分。 三、卷面分析 第一板块“诗文名句填写”,本大题共8分。 这一部分大部分同学做得比较好。 第二板块“语言基础和语文实
10、践活动”,本大题共25分。 15小题病句的修改、16题文学常识的考查、17题朗读节奏的划分失分较多,18题仿写句子,学生答题时:语境和句式不一致,修辞手法有误;缺乏启发意义,语言表达不通顺,19题名著导读大部分同学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讲述不清,20题广告语的设计不新颖,劝说语缺乏礼貌。 第三板块“阅读理解”。 第一部分为课内文段阅读。课堂讲过,学生掌握较好。 第二部分寓言阅读。由于平时我们训练过此类题目,大部分同学能得满分。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第四部分是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题目较简单,大部分学生得分较高。 第四大板块写作,共50分。 以“温暖”为题作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叙事完整,立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期末 考试 试卷 分析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