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共5页).doc
《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的增多,再加上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而辅导员和学生的师生比逐年拉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落后,这一系列因素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导师制和学长制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对于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极大的优势。 关健词:学生管理;导师制;学长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010-01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的增多,再加上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而辅导员和学生的师生比逐年拉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落后,这一系列因素使得高校学
2、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但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又关系着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关系着学校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所以怎样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成了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的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经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 1.实行导师制 除了每个年级配备一个辅导员外,每个班配备一个导师。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任何事情均由班主任及家长全面负责;进入大学阶段,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疑惑,好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阶段,自理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导师制的实行显得尤为重要
3、。 1.1 导师制对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导师的人格魅力与学术品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受益匪浅,教师参与到学生工作中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导师进班让他们感到了亲人的温暖,帮助他们解决各种专业学习的困惑,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设定合理的学业目标,树立科学的就业态度,使学生思路清晰,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更好的提高自身素质。 1.2 实行导师制有利于密切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发挥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全面咨询和指导,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加大课外培养力度,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
4、质,培养输送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1.3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需要,符合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指导,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学相长,更好地实施了因材施教,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科生导师的责任是塑造一个人,特别是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质,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导师制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有效实施的强大保证。 1.4 增强了职业发展的指导工作。导师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管理模式 切实做好 高校学生 管理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