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绪论主要内容: 一、材料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概念 二、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一、材料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一、材料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概念概念1.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及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及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学。 材料科学的材料科学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能。是结构与性能。 材料科学是材料科学是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它分为,它分为三个二级学科:三个二级学科: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
2、机高分子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料 2.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 : 主要从一级学科层次阐述材料的组主要从一级学科层次阐述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与加工、性质和使用性成与结构、制备与加工、性质和使用性能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要素之间的相能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制约规律。互关系及其制约规律。3. 3.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是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内的各种是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内的各种材料制品的工艺技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材料制品的工艺技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形规律而形成的一门课。共形规律而形成的一门课。二、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内二、本课程的学习
3、目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容及学习方法1.学习目的学习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专业课的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专业课的顺利开出,为今后的生产和科研奠定坚实利开出,为今后的生产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基础。(2)掌握材料的组成、形成(工艺)条)掌握材料的组成、形成(工艺)条件、结构、性能和材料用途之间的相互件、结构、性能和材料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关系及制约规律。 2.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无机材料的聚集状态:)无机材料的聚集状态: 结构、缺陷、熔体、表面结构、缺陷、熔体、表面(2)热力学在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
4、应)热力学在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用: 热力学应用、相平衡热力学应用、相平衡(3)过程动力学(材料制备中的高温过程)过程动力学(材料制备中的高温过程动力学过程):动力学过程): 扩散、相变、烧结扩散、相变、烧结3.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特点: 概念术语多概念术语多 需记忆知识点多需记忆知识点多 (重在理解)(重在理解) 相关学科多(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结相关学科多(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结晶学)晶学)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思想重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思想重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笔记;总结归纳、理解记忆。好笔记;总结归纳、理解记忆。
5、教材:教材: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主编,陆佩文主编 武汉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 杜丕一主编杜丕一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硅酸盐物理化学硅酸盐物理化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主编胡赓祥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主编刘智恩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5.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石德珂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6.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主编潘金生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清
6、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安排:课程安排:学时:学时:64学时(授课学时(授课56学时,实验学时,实验8学时)学时) 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平时成绩平时成绩20% (实验、(实验、出勤和作业)出勤和作业)+ 闭卷考试成绩闭卷考试成绩80%。注意:作业缺少注意:作业缺少1/3以上者或缺勤以上者或缺勤1/3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本章内容本章内容:晶体化学晶体化学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主要从主要从离子半径离子半径、球体紧密堆积、配位数、离子极化球体紧密堆积、配位数、离子极化和鲍林规则几个方面和鲍林规则几个方面讨论决定晶体结构的基本原理。讨论决定晶体结构的基本原理。 晶体化学:研究晶体的组成、内
7、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研究晶体的组成、内部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第一章 晶体化学基本原理晶体化学基本原理重点:重点: 1. 球体紧密堆积的方式球体紧密堆积的方式 2. 配位数及配位数及配位多面体配位多面体 3. 鲍林规则内容及应用鲍林规则内容及应用难点:难点:鲍林规则的应用鲍林规则的应用第一节晶体中的键合晶体中的键合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结构特征无方向性有方向性、饱和性无方向性无方向性键强 中强至强中强至强各种强度弱晶体性质强度高、硬度大、无延展性;绝缘体,熔体中离子导电强度高、硬度大、无延展性;绝缘体(半导体),熔体不导电具有各种强度和硬
8、度、延展性好;导电性能好 熔体导电强度低、硬度小;绝缘体,熔体不导电硅酸盐晶体中,R+_O键为典型的离子键 Si_O键中离子键共价键成分各占50%v根据元素根据元素电负性电负性,可估计原子之间化学键的性质。电负,可估计原子之间化学键的性质。电负性相差较大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时,即成离子键。而电负性性相差较大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时,即成离子键。而电负性相差较小的则形成共价键。相差较小的则形成共价键。v一个晶体,不只存在一种性质的键,而经常是几种型式一个晶体,不只存在一种性质的键,而经常是几种型式的键组合起来构成晶体,如粘土矿物中就存在着分子键和的键组合起来构成晶体,如粘土矿物中就存在着分子键和带有共价性
9、的离子键。带有共价性的离子键。第二节 晶体化学基本原理一、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有效半径:在晶体结构中原子和离子的有效半径是指离子或原子在晶体结构中处于相接触时的半径。 在离子晶体中,一对相邻接触阴阳离子的中心距,即为该阴阳离子的离子半径之和, r0 = r+ + r- 在共价晶体中,两个相邻键合原子的中心距,即为这两个原子的共价半径之和。 在金属单质晶体中,两个相邻原子中心距的一半,就是金属原子半径二、球体紧密堆积原理1、等大球体的最紧密堆积及其空隙 (1)堆积方式堆积方式六方最紧密堆积:六方最紧密堆积:见演示图见演示图 立方最紧密堆积:立方最紧密堆积:见演示图见演示图 面心立方结构的原子堆积
10、方式 密排六方的原子堆垛方式 A层B层C层A层B层C层 面心立方晶胞原子堆垛方式 密排六方晶胞原子堆垛方式(B)立方最紧密堆积立方最紧密堆积ABCABC(A)六方最紧密堆积六方最紧密堆积ABABA (3)球体数(球体数(n)与空隙数量的关系:)与空隙数量的关系: 若有若有n个球体作最紧密堆积则必有个球体作最紧密堆积则必有n个八面体空隙和个八面体空隙和2n个四面体空隙。个四面体空隙。(2)空隙空隙 四面体空隙:由四个球包围,四个球体中心的连线四面体空隙:由四个球包围,四个球体中心的连线构成一个四面体形状。构成一个四面体形状。见图见图(未穿透两层的空隙未穿透两层的空隙) 八面体空隙:由六个球包围,
11、六个球体中心的连线八面体空隙:由六个球包围,六个球体中心的连线构成一个八面体形状。构成一个八面体形状。见图见图(连续穿透两层的空隙连续穿透两层的空隙)2、不等径球体的紧密堆积不等径球体的紧密堆积 较大的球体成等大球体紧密堆积方式,较小的球体较大的球体成等大球体紧密堆积方式,较小的球体则充填在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中,形成不等径球体的紧密则充填在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中,形成不等径球体的紧密堆积。堆积。 离子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结构中中,相当于半径较大的阴离子作最紧密相当于半径较大的阴离子作最紧密堆积堆积,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则填充于空隙中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则填充于空隙中.三、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1、配位数(CN)
12、定义:一个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是指在晶体结构中,与它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个数或所有异号离子的个数。一般地:一般地: 金属单质晶体金属单质晶体: 配位数较高,多为配位数较高,多为12或或8; 共价晶体共价晶体: 配位数较低,小于配位数较低,小于4;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 : 比共价晶体高,比金属晶体低,一般为比共价晶体高,比金属晶体低,一般为4 4或或6 6。若。若阴离子不作紧密堆积,阳离子还可能出现其它配位数,离子晶体的阴离子不作紧密堆积,阳离子还可能出现其它配位数,离子晶体的配位数取决于正、负离子的半径比。配位数取决于正、负离子的半径比。正负离子半径比(r+/r-)的临界值与配位数的关系 下图
13、为配位数等于3时,晶体中阴阳离子紧密接触的一种极限状态.由图可知:b=2rb=2r- - a=r a=r+ + + r + r- -r r- -/a=r/a=r- -/(r/(r+ +r+r- -)=sina=sin60)=sina=sin60o or r+ +/r/r- -=1/sin60=1/sin60o o-1=0.155-1=0.155讨论:1、r+/r-0.155时,正负离子不会相互接触,而负离子相接触,静电引力小而斥力大,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2、r+/r-0.155时,正负离子相互接触,而负离子脱离接触,引力大而斥力小,能量低,体系稳定。由此看来,正负离子半径比直接影响着体系的稳定
14、性,对于配位数为3的必要条件应是:r+/r-0.155。3、r+/r-增大到0.225时,正离子周围即可能配置4个负离子,依据同样的方法类似推理,可得出配位数为6和8时正负离子半径比的临界值,于是可得出正负离子半径比和配位数的关系。见表1-10r+/r-配位数离子结构形状00.1550.2250.4140.7321.0 2 3 4 6 812直线三角形四面体八面体立方体密堆积注:注:当当r r+ +/r /r- -处于边界值附近时,同一阳离子的配位数可以不止一个,处于边界值附近时,同一阳离子的配位数可以不止一个,如如AlAl3+3+与与OO2-2-离子配位时,离子配位时,CNCN可以是可以是4
15、 4 ,即,即 AlOAlO4 4 ;也可以形成八;也可以形成八面体配位,即面体配位,即AlOAlO6 6 。r+/r-=0.414 此图为配位数等于6时,阴离子成最紧密堆积,阳离子处于八面体空隙中,正负离子刚好接触的情况: 晶体结构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阴阳离子相互接触,但阴离子被撑开,稳定。阴阳离子相互接触,阴离子也正好接触,稳定。阴阳离子不接触,只有阴离子接触,不稳定。负离子配位数负离子配位数 化学式中正离子数化学式中正离子数正离子配位数正离子配位数 化学式中负离子数化学式中负离子数附附:负离子配位数的计算:负离子配位数的计算:如如:CaF2 其中其中 Ca2+的的C
16、N=8 则则 F- 的的CN=4(3)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除正负离子半径比外,还有温度、压力、正离子类型以及极化性质等。 对于典型的离子晶体,在常温常压下,如果正离子不变形或变形很小,其配位情况主要取决于正、负离子半径比,否则应考虑离子极化对晶体结构的影响。2、配位多面体定义:定义:配位多面体是指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配位多面体是指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或原子)成配位关系而相邻结合的各个阴离子(或原(或原子)成配位关系而相邻结合的各个阴离子(或原子),它们的中心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多面体的形状取子),它们的中心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多面体的形状取决于阴离子数量的多少。决于阴离子数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 基础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