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农转城”上半年工作总结(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农转城”上半年工作总结(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农转城”上半年工作总结(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农转城”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情况 (一)工作进展及主要措施 2016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年初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抓好培训基地、劳务基地、创业基地建设,培训农村劳动力8万人以上,实现务工纯收入突破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的目标,落实“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的各项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到6月底,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同比增长%;实现务工工资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务工纯收入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同比
2、增长。取得上述成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细化目标、落实责任。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办于3月29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2016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和市办各科室及干部职工,明确任务、明确职责,作为主要岗位的年度考核,增强县区农村人力资源办和市办科室及个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多措并举、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抓住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时机,深入村组宣传发动,掀起春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高潮,春节期间,全市集中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新增转移万人。同时继续推
3、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举办劳务现场招聘会,1-6月,全市举办了劳务现场招聘会30场,占省下达任务的75%,现场转移万人,带动转移了近5万人。在此基础上,把中国*玩具城用工作为重点,采取市人力资源办与昭阳、鲁甸、大关、彝良4个县(区)密切配合,落实组织招工人员,积极满足中国*玩具城的用工。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素质。在全面完成2016年跨年度实施培训项目的同时,精心组织开展2016年度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今年已争取扶贫培训项目1802万元,比去年增加30万元;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325万元,比去年增加110万元。认定师资力量强、设备齐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结合培训基地
4、、劳务基地、创业基地建设,开展与市内的工业园区、重点工程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结合,采取分层分类培训。培训涉及务工技能、创业技能、农家乐服务、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引导性5大类近50个工种。到6月底,已培训万人,其中技能培训万人(务工技能万人、创业技能万人、农业服务技能万人、农业适用技能万人)、占%,引导性培训万人、占%;7842人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四)切实开展维权服务、稳定就业。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过程中,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务工人员自我维权意识;在*籍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区域,新建了一批劳务联络点、党支部和同乡会,聘请律师开展法律咨询、维权救助等服务。通过积极有效的
5、工作,到6月底,全市已开展法律知识培训223期2万人次,发放各类维权宣传资料万余份,开展维权服务186次,帮助务工人员索回劳动报酬、赔偿金万元,劳务联络点从24个增加到48个、党支部从2个增加到19个、同乡会从4个增加到9个。 (五)强化措施、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的各项要求,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党内监督制度,认真开展“四群”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行“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全方位开展绩效考核,健全完善办公室工作责任制、学习制度、
6、考勤制度、督促检查制度等工作、管理制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班子、职工思想行动统一到工作落实上来,切实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六)紧密联系群众、认真开展挂钩帮扶。我办按照 “四群”教育和挂钩帮扶的要求,在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抽调了一名工作扎实的职工到挂钩扶贫村蹲点。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全办干部职工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创新开展群众工作;深入挂钩扶贫点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1至6月,我办已开展 “四群”教育专题学习活动3次;共深入扶贫点15人次,走访群众29户,联系群众21户,发放民情联系卡30张,记录民情日记20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
7、付家寨村种植魔芋650亩、核桃400亩、竹子200亩;培训转移了付家寨村50名贫困劳动力;干部职工捐资1000元,解决了邓青发、付义强等8户特困户春耕缺肥的问题。 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部分县区机构合并,严重影响工作;农村劳动力文化低、缺技能;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层次不高;跟踪和维权服务难等问题。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着力抓好培训基地、劳务基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培训资源,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强化劳务对接,联合开展培训,着力抓好培训基地、劳务基地和创业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劳务技能。 二是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市内外用工市场和市
8、内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技能素质要求为导向,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强化培训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发挥培训资金最大效益,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质增效。 三是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着力抓好市内用工市场需求,特别是工业园区用工确保供给的同时,大力开发市外用工市场,重点组织边远贫困山区劳动力向外转移,扩大转移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2016年基础上增加400元以上。 四是着力抓好务工维权稳定就业。加大流动党支部、劳务联络点和同乡会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务工人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维权的体制机制;规范聘请律师事务所职能职责,继续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和用工企业的沟通协调,切
9、实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好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在生产、生活、入学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五是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四群教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作落实年、作风转移年”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本系统干部职工业务培训和机关作风建设,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组织保障。 二、“农转城”工作情况 (一)工作进展及主要措施 201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上下坚持把“农转城”工作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有序推进、成效明显。6月12日就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委、省政府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农转城 上半年 工作总结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