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17页).doc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基处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地基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foundation treatment 2.课程类别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是岩土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1周。 4.学分1 5.先修课程:地基处理 6. 适用专业:岩土工程 7.大纲执笔: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教研室李玉花 8.大纲审批:建筑工程学字学术委员会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地基处理是岩土工程经常碰到的问题,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本课程的宗旨是为了使该专业学生能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计算原理,为毕业后从事地基处理工程工作打好基础。
2、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地基的处理方法理论基础和应用条件,为今后从事生产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换土垫层法的分类和适用条件(重点)。 .深层密实法的分类和适用条件(重点)。 .排水固结法的分类和适用条件(难点)。 4.加筋法的分类和适用条件。 学时安排通过实验(4个学时),掌握地基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五、考核办法:闭卷 六、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地基处理 叶书麟、叶观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二)参考书: . 陈仲颐,叶书麟,基础工程学 . 地基处理手册编写委员会,地基处理手册篇二:地基处理
3、课设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水泥土搅拌法地基处理计算书 班级: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3年6月27日 目录 一、设计资料3 1、基本设计资料3 2、设计要求3 二、选择地基处理方式4 三、确定加固目标及土层特性4 1、加固目标4 2、土层特性4 四、水泥搅拌桩的设计计算5 1、固化剂的选择5 2、桩长5 3、桩径的选择5 4、加固范围及桩的平面布置5 5、褥垫层厚度5 6、承载力计算5 7、软弱下卧层验算7 8、沉降计算7 五、复合地基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9 1、质量检验9 2、验收标准10 六、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说明10 1、一般规定10 2、施工11 一、 设计基本资料
4、 (一)、基本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六层住宅楼,建筑占地约800m2,建筑面积约5000m2。 2、基础形式与荷载条件 拟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底面为25m*32m),基础底面压力120 kPa,基础埋深。 3、工程地质条件 该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平均地面标高在,地下水埋深在地面下,平均水位标高。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9。 表9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选择适宜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案。 2、完成对所选择的复合地基方案的设计计算工作:选择桩长、桩径,确定面积置换率以及布桩形式,完成承载力计算,完成沉降计算,确定复合地基的检测方法及验收标准。 3、绘制该复合地基的桩位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横断
5、面图)。 4、编制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说明。二、选择地基处理方式 1、综合比选: 各种地基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表1 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加固方案不采用振冲置换法,振冲挤密法,因为地基报告中的粘土抗剪强度较小, 不满足地基处理的要求,况且这种方法适用于砂土、粉土地基,而我们的处理对象主要是粘土;不采用土、灰土挤密桩,因为其目标主要是消除地基湿陷为目的,较宜用于黄土地区;对比经济、施工难易程度、对环境是否友好等多方面因素的比选,确定将深层搅拌桩确定为此工程地基处理方式。深层搅拌桩具有以下优势: 基本不存在挤土效应,对周围地基扰动小,对周围原有建筑物及地下沟管影响很 小; 可根据不同土质和工程设计要求
6、,合理选择固化剂及配方,应用较为灵活; 施工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小,可在市区和建筑物密集地带施工; 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较大附加沉降 ; 结构型式灵活多样,可根据工程需要,选用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 在负温下制作的水泥土正温后强度可继续增长且接近标准值,因此只要地温不低于-10度,就可进行深层搅拌法冬季施工。 综上所述,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法比较适用于此工程。 三、 确定工程加固目标及土层特性 1、 加固目标 加固后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至少达到120kPa,除提高地基承载力外,还要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提高地基土的抗液化性能等等。
7、2、 土层特性 本课程设计的各土层厚度为:四、 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计算 1、 固化剂的选择 选用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15%,采用湿法搅拌技术,水灰比为,为避免环境污染,且工程无特殊要求,不加入外掺剂。 2、 桩长 竖向承载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确定,并宜穿透软弱土层到达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湿法加固深度不宜大于20m,干法加固深度不宜大于15m。本计算书采用湿法搅拌,设计桩长时宜穿透软弱土层,故深层搅拌桩的桩长定为15m,桩端落在六号土层,即暗绿色粉质粘土层上。 3、 桩径的选择 常用桩径500600mm。本工程中无特殊要求,故采用500mm的桩径,故桩的截面积
8、= 4、 加固范围及桩的平面布置 (1)加固范围:水泥搅拌桩既与钢筋混凝土桩不一样,也与散体材料桩不一样,其刚度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其加固范围可仅布置在基础范围内,而不必像散体材料一样,在基础以外设置保护桩。桩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2)布桩形式:布桩形式应根据地基土性质及上部建筑对变形的要求进行选择,在本计算书中采用柱状布置比较适宜。 5、褥垫层厚度 根据相关规范,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200300mm厚褥垫层,其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故本计算书采用300mm厚的褥垫层。 6、承载力计算 (1)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处理 课程设计 心得体会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