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共3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共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共36页).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二六年四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 1 防止变电站全停事故实施重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批反措要求。并加强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变电站的保护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反措要求,重要的线路和设备必须坚持设立两套互相独立主保护的原则。运行人员要严格招待电网运行的有关规程、规定,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中不跳项、不漏项,严防发生误操作事故。加强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查,重点包括母线支撑绝缘子、对套管及其引线接头、隔离开关触头、引线接头的温度监测。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从规范人的行为、保证设备特别是防误闭
2、锁装置的可靠运行入手。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重点,一是检修和运行人员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管理制度并认真使用标准票,二是防误闭锁装置要完善可靠。为了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有关的规程、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1 完善变电所的一、二次设备1.1.1 进入枢纽变电站的输电通道应至少有三通道以上;站内部分母线或有一输电通道检修时,发生N-1、N-2故障时不会出现变电站全停的情况。1.1.2 枢纽变电站宜采用双母分段结线方式或3/2结线方式。根据电网结构的变化,应满足变电站设备的短路容量。每年按系统最大运行方式重新核算变电站母线短路容量,不满足要求的开关设备要及时更换,未更换前要采
3、取措施。1.1.3 对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220kV及以上变电所,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接线方式、同期装置、消弧线圈、无功补偿等与运行方式的结合、避免投运后再行完善。必须根据电网需求,装设低频低压减载和过流联切等安全自动装置。1.1.4 要定期对枢纽变电站支柱绝缘子,特别是母线支柱绝缘子、隔离刀闸支柱绝缘子进行检查,以防止绝缘子断裂引起母线事故。建立支持瓷瓶、变压器套管等重要设备部件台帐。开展瓷瓶裂纹、损伤等检查工作。1.1.5 新建变电站管母支持瓷瓶要选用额定弯曲破坏负荷6kN及以上高强度瓷瓶;弯曲破坏负荷4kN及以下的支持瓷瓶要加大更换力度,110kV可选用硅橡胶合成支柱绝缘子;母线和刀闸等支
4、持瓷瓶不能攀登、不能挂安全带(绳)。1.1.6 定期对设备外绝缘进行有效的清扫,加强户内设备的外绝缘监督,做好变电站的门、窗、换气孔的防漏和维护工作;与设计部门一起制定方案,对不必要的进行封堵和改造,避免进水或灰尘引发室内设备短路。1.1.7 要加强对输变电设备红外测温的检查,每年至少在夏季负荷高峰期间对输变电设备普测一次。1.1.8 对户外变电所大径母线(直径大于500 mm2)的联接头,开口向上的应在联接金具底部开孔(孔径5 mm),防止水流入线夹内冬季结冰造成线夹撑裂,母线落地。1.1.9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所用电应有两路可靠电源。各直流操作电源均应保证断路器分、合闸电磁线圈
5、通电时的端子电压不得低于标准要求。1.1.10 新订购的电气设备,必须是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标准,并具有一定的运行经验和成熟的制造经验,否则不得在变电站中安装运行。对旧保护装置迁入新建变电所运行,必须进行详细的状态检验和论证,经运行单位和专业管理部门审批。1.1.11 加强110kV及以上母线、220kV及以上主设备快速保护的建设。对重要的线路和设备必须坚持设立两套互相独立主保护的原则,500kV设备的主保护要实现双重化配置,220kV及以上环网运行线路要配置双套全线速动保护,500kV及枢纽220kV厂站母线应配置双套母差保护。1.1.12 对两套保护宜为不同原理和不同厂家的产品。对重要元件应
6、充分考虑后备保护的设置。传输两套独立的主保护通道相对应的电力通信设备同时应为两套完整独立的、两种不同路由的通信系统,其相应的通信监控监测信息应被采集汇总到上一级调度(通信)机构的通信监控主站系统。1.1.13 在各类保护装置接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时,应考虑到既要消除保护死区,同时又要尽可能减轻电流互感器本身故障时所产生的影响。如为避免电流互感器本身故障,使事故扩大,安装时应注意将用于母差保护的二次绕组紧靠母线侧。1.1.1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要选用抗干扰能力符合规程规定的产品,并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防止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在外界电磁干扰下的不正确动作或造成枢纽变电站全停。1.1.15
7、 保护装置的配置及整定计算方案应充分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尽量避免在复杂、多重故障情况下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不正确动作。1.1.16 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变电站,在一条母线停电检修时及恢复送电过程中,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全站停电。对检修或事故跳闸后的母线进行试送电时应首先考虑用外来电源送电。1.1.17 蓄电池室、油罐室、油处理室等防火、防爆重点场所的照明、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无人值守变电站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设施,其火灾报警信号应接入有人监视遥测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警。1.2 加强电网的运行管理和监督1.2.1 要重视和加强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制定完备的电网发展规划和实施
8、计划,建设结构合理的电网。对电网的薄弱环节,要尽快给予强化。电源接入点要合理,受端系统受电应按多条通道、多个方向进行规划和实施,每个通道的输送容量不应超过受端系统最大负荷的10%-15%,以减少失去一个通道时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1.2.2 要加强稳定控制措施及保障系统安全最后防线运行措施的管理。要密切跟踪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稳定控制措施,完善失步、低频、低压解列等装置的配置,并做好装置的定值管理、检修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和其它安全自动装置要足额投入。并网发电机组的保护定值要满足电网对机网协调的要求。1.2.3 应避免220kV及以上枢纽厂站的线路、母线、变压器
9、等设备无快速保护运行。母线无快速保护运行时,要尽量减少无母差保护运行时间并严禁安排母线及相关元件的倒闸操作。受端系统的枢纽厂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困难时,应侧重防止保护拒动。1.2.4 要加强开关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确保元件故障能快速、可靠地切除。对500kV(330 kV)厂站、220kV枢纽厂站分闸时间分别大于50 ms、60 ms的开关,要尽快通过检修或生产改造加快分闸速度,经上述工作后分闸时间仍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开关要尽快给予更换。1.2.5 为防止系统发生电压崩溃稳定破坏事故,要继续贯彻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1989)
1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国家电网生2004435号),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2.5.1 在规划设计电力系统时,必须包括无功电源及无功补偿设施的规划设计、并按照无功电力在高峰和低谷负荷时均能分(电压)层、分(供电)区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同时应具有灵活的无功电压调整能力与足够的检修事故备用容量。受端系统应有足够的无功储备,并应有一定的动态无功补偿。1.2.5.2 对于接入电网的发电机组,满负荷时滞相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受端系统应为0.8至0.85;满负荷时进相额定功率因数新机组应不低于-0.95,老机组应不低于-0.97。1.2.5.3 主变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
11、不低于0.95,最小负荷时不高于0.95。1.2.5.4 电网局部电压发生偏差时,应首先考虑增减该局部厂站的无功出力,改变该点的无功平衡水平。母线电压低于调度下达电压曲线下限时应闭锁接于该母线上的变压器分头。中枢点电压超出电压合格范围必须及时向运行人员告警。1.2.5.5 电力系统应有一定的无功备用容量,以保证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失去一回线路、一台最大容量无功补偿设备或本地区一台最大容量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失磁)时,保持电压稳定和正常供电。无功电源中的事故备用容量,应主要储备于运行的发电机、调相机和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设备中。1.2.5.6 当电压持续降低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时,要采取果断措施,及
12、时拉路限电防止系统电压崩溃。1.2.5.7 对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用电高峰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1.2.5.8 加强发电机组与电网密切相关设备的管理,并网电厂中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励磁系统和调速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并网电厂高压侧或升压站电气设备、调度通信和自动化设备等应纳入电力系统统一规划、涉及、运行管理,其技术性能和参数应达到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技术规范应满足所接入电网要求,并应达到技术监督及安全性评价的要求。1.2.5.9 应督促谐波源用户进行谐波治理,减少谐波对电能质量、保护装置和计量装置的影响
13、。1.3 防止变电站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 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生2003243号文)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3.1 运行人员要严格执行电网运行的有关规程、规定。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接线方式,检查设备的状况。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中不跳项、不漏项,严防由于误操作造成的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认真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确保对现场作业安全、质量的全过程控制。1.3.2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部门,不允许擅自修改操作票,不
14、允许随意解除闭锁装置。1.3.3 结合实际制定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及检修规程,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微机五防闭锁装置中电脑钥匙的管理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1.3.4 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变电所,在一条母线停电检修时,要做好另一条母线的安全措施,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运行母线停电。当给停电的母线送电时,有条件的要利用外部电源;若用母联断路器给停电母线送电,母联断路器必须带有充电保护。1.3.5 建立完善的万能钥匙使用和保管制度。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要经本单位生产局长或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变电站站长或操作对
15、队长批准,并应按程序尽快投入运行。1.3.6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功能。其防误操作规则必须经本单位电气运行、安监、生技共同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备案后方可投入运行。1.3.7 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闭锁回路不能用重动继电器,应直接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操作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应以现场状态为准。1.3.8 新、扩建的变电工程,防误闭锁装置应与主设备同时投运。成套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应良好。防误装置的电源应与继电保护及控制回路的电源分开。1.3.9 应配备充足的经过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应采用
16、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临时围栏。1.3.10 为防止组合电器出线带电合接地刀,各单位应制定相应管理规定。成套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良好。新装开关柜应装有带电显示装置,带电显示装置应具有自检功能,并与线路侧接地刀闸实行联锁;配电装置有倒送电源时,间隔网门应装有带电显示装置的强制闭锁。2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对重要跨越处,如铁路、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航河流以及人口密集地区应采用独立挂点的双悬挂垂串绝缘子结构。对可能遭受洪水、暴雨冲刷的杆塔应采用可靠的防汛、防泥石流措施。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排埋,否则严禁立杆塔、放线。应制定倒杆塔、断线事故的反事故措施
17、,并在材料、人员上给予落实,应集中储备一定数量的事故抢修塔。线路历经恶劣气象条件后应组织人员进行特巡。为防止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2.1 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2.1.1 线路设计应严格执行现行的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DL/T5092-1999)和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94-2002)等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设计、基建及运行单位的沟通
18、,充分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条件许可时,运行单位应从设计阶段介入工程。严禁无线路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严禁超业务范围进行设计。2.1.2 线路路径选择应注意以下问题:2.1.2.1 要重视已取得的运行经验,并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并合理选取杆塔型式及强度。2.1.2.2 对重要跨越(如跨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110kV及以上线路、通航河流、人口密集区)、地形复杂、交通困难、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同时杆塔设计应留有裕度。2.1.2.3 应尽可能避开矿场开采区、塌陷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对于可能出现倾斜、沉陷等故障的
19、杆塔,设计时应采用大板基础或其它有效措施。对于压矿线路,应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对不能避开矿区的线路,应考虑矿区当前状况的同时,适当考虑矿区的发展趋势,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防止倒塔事故发生。2.1.2.4 跨越森林、果园等,应适当增加杆塔高度,减少树木砍伐。跨越高等级公路两侧绿化带,应根据树种的最终生长高度确定杆塔的呼称高度。2.1.3 城市或靠近公路的输电线路拉线,应装设反光拉线护管。2.1.4 新建220kV及以上线路,地线耐张串应采用双串绝缘子,安装前应测量绝缘电阻。2.1.5 新建110kV220kV线路水泥杆应使用环形钢筋叉梁,提高叉梁的机械强度和水泥杆的整体稳定性。对已运行的方形叉梁
20、经鉴定强度不满足要求的,应更换为环形钢筋叉梁。2.1.6 新建线路的设计,在重要跨越处,如跨越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以及人口密集区等地段,应采用自立式铁塔,并加强杆塔强度。新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不宜采用拉线塔,在人口密集区和重要交叉跨越处不采用拉线塔。靠近道路的杆塔,在其周围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2.1.7 45度及以上转角塔的外角侧跳线串宜使用双串复合绝缘子,并加装重锤,以避免风偏放电。耐张跳线悬垂线夹螺栓采用带开口销的螺栓。2.1.8 设计阶段应因地制宜开展防雷设计,对雷害易发区适当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水平,如山坡外侧、 山区大跨越段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要
21、尽量减小。对于同塔双回直线塔,500kV和220kV线路对中相的保护角均不大于0度,110kV铁塔均不大于10度,钢管杆不大于20度。对于单回路线路, 500kV线路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不大于10度,220kV和110kV线路按规程设计,尽量减少,一般不大于15度。为提高地线复合光缆(OPGW)耐受雷击的能力,500kV线路OPGW外层单丝直径不得小于3.0mm,220kV线路OPGW外层单丝直径不得小于2.8mm。2.1.9 对35kV及以下线路,在雷害频繁的多雷区,应结合具体情况,考虑采用适当的防雷措施,如加装避雷线、安装避雷器、采用重合闸等。对绝缘导线在雷击断线频发区,应采用适当的防断线措
22、施,同时做好绝缘导线的防渗水工作。2.1.10 做好防洪、防汛设计。输电线路应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设计。对可能遭受洪水、暴雨冲刷的杆塔,应加大基础的强度,并采取可靠的防汛措施;位于山坡、山脚可能受暴雨冲刷的杆塔,应采取可靠的截水、排水措施;杆塔砌挡土墙加固的,挡土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并采取良好的排水措施。 2.1.11 对于重要的直线型交叉跨越塔,包括跨越110kV及以上线路、铁路、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航河流等,应采用双悬垂串、V型或八字型绝缘子串结构,应采用双独立挂点,档内导地线不能有接头。500kV线路铁塔宜预留双串挂孔。2.1.12 线路设计中应考虑防止导、地线断线的措施,对导、地
23、线和拉线金具要有明确要求。新建线路导、地线应选用单丝无接头钢芯;新建220kV线路导线接头连接方式应采用液压连接。沿海地区、化工污染严重地区采用防腐导、地线及拉线。2.1.13 加强杆塔防盗设计,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杆塔呼称高度以下采用防盗措施,呼称高度在30米以上的防盗到30米。2.1.14 使用复合绝缘子时,应综合考虑线路的防污、防雷防风偏防鸟害等项性能。2.1.15 城区线路应慎用玻璃绝缘子,以防止自爆伤人。2.1.16 鞍山铁塔厂1978年编制的220千伏铁塔汇编及1977年编制的35110千伏铁塔型录,已不符合现行规程DL/T5092-1999、DL/T5194-20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电力 集团公司 变电 设备 事故 技术措施 3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