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房地产业税收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共13页).doc
《连云港市房地产业税收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房地产业税收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连云港市房地产业税收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连云港市房地产业税收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征收计统处 连云港市地方税务局计划财务处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步的增长,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中,房地产业的直接和间接的贡献率约为两个百分点。但是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继续呈回落态势,我国经济增长同样也已步入趋降通道,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将处于最艰难、最困难的阶段。经济决定税收,地税税收收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组织收入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从我市的房地产业税收发展角度剖析房地产税
2、收情况,有助于强化行业税源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增强我局今年组织收入的主动性。 一、 我市房地产业及其税收基本概况 (一) 房地产业基本情况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海滨城市、现代化的工业港口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等框架的逐步形成,我市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增长,商品房住宅价格由2002年的每平方米1264元,价格逐年上扬,2008年商品房住宅均价达到了每平方米3202元,年平均增幅为16.76%。我市现有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常户740户,具体情况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市区是房地产企业关注热点,占了全市一半以上的房地产企业户数;四县依次排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户数基本与
3、各县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相对应。从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分经济类型情况看,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集中在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其它有限责任公司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占比接近85%。 (二) 房地产业税收收入情况 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对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房地产行业从1998年开始实质性启动,到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房地产投资达到95.12亿元,占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77.68亿的12.23%,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拉动了税收的增长。通过对近五年国、地税税收收入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了如下综合比较分析。
4、 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 2004年以来,我市房地产业税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房地产业税收在我市税收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房地产业税收增长快速,对税收贡献日显突出。房地产税收占地税税收收入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逐年稳步提升。从以上图表数据可以看出,房地产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的7.43%提升至2007年的11.60%,2008年有所回落为8.78%。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的9.55%提升至2007年的15.66%,2008年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回落至11.72%。 2、市区房地产税收波动较大,四县房地产税收相对平稳增长由于近几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5、、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和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2004-2007年我市房地产业市场繁荣发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四年的房地产投资平均增幅达到41.58%,我市属于三线城市,房价相对大中城市而言提升较慢,市区房地产业收入波动主要受大中城市房价影响较大,尤其是在2008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高过快增长的政策之后,市区出现了房市低迷。四县由于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屋硬性需求较大,从而表现为相对平稳增长。 3、房地产业宏观税负逐年上升,税收弹性系数一直高位运行。从房地产业税收质量相关指标表中可以看出,我市房地产业的宏观税负由2004年的8.95%
6、提升至2007年的25.97%,增长近3倍,税负呈逐年快速增加的态势,2008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回落至22.53%,这与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税务部门征管质量的稳步提升密切相关。从税收弹性系数上看,我市房地产业税收增长的速度大大超出了房地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2003-2008年,房地产经济与税收的弹性系数平均在1:3.22,在2007年达到峰值1:7.1,在各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这一时期税收效益最好的行业,这主要是由于我市针对房地产行业专门成立了行业管理分局进行管理,此举大大加强了税收征管力度,有效提高了税收收入增长。 二、 我市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经济决定税收,研究房地产业税收就
7、不能脱离开房地产业的发展,厘清我市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对于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其税收发展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2007年底我国为避免房价上涨过快导致的流动性过热问题,转而将房地产政策重心从“保平稳”逐渐转到“抑房价”。其中最重的一拳是由银行与财政部门出台抑制需求的政策,包括:不支持购买第二套房、对居民住房交易征收多项税费、限制居民房屋交易、限制外资购房等等。这些举措使我市房地产市场从2008年至今出现部分楼盘有价无市、销量回落、房价涨势趋缓,部分楼盘集中退房等现象。我市房地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受国际国
8、内宏观经济影响,我市房地产投资增势趋缓。 在本轮经济调整中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大幅调整,房地产业持续多年的繁荣,在市场需求放缓的情况下,累积了大量库存,自2008年开始,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12个月负增长,受此影响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产生了观望心理,投资速度大幅度放慢,2009年1-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26亿元,同比仅增长2.5%,同比回落86.9个百分点,较2008年全年下降17.3个百分点。3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抬升,累计完成投资22.89亿元,同比增长20.9%。 (二)房价收入比连年攀升导致居民住宅承受力指数越来越高。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城市
9、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之比。世界银行在衡量一个国家的住房消费水平时,认为房价收入比在4倍至6倍之间较为适当,也就是说家庭年收入为1,房价则是家庭年收入的4倍至6倍,按购买一套75平方米住房及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我市自2004-2008年,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7.6、20.1、19.1、17.8、18.7。由此可见房价相对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仍然偏高,居民购房承受压力较大。 (三)居民购房意愿不强,市场观望氛围仍未打破。从2008年起我市市区房地产市场就一直处于滞销状态,房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下一步政策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现在还不好判断,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等待新的
10、政策,观望市场新的动态。市场交投惨淡的局面已持续大半年,供求双方的博弈愈演愈烈。缺钱的开发商在挖空心思地使出各种招数,以维持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不断裂;购房人则紧捂钱袋,寄希望于开发商降价销售,房价松动。“钱景”不妙的开发商不肯降价,有真实需求的购房人迟迟不愿出手,使得市场在观望的僵局中煎熬,而这与供求双方的房价预期严重分化直接相关。 (四)住房供应体系不完善。从市场供应结构看,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比例不合理。中低价位商品房比重偏低,供应不足,高档商品住宅比重偏高,住宅超前消费现象突出。中低档商品房供给量难以满足收入水平不高,但群体较大的普通工薪阶层需求。 我市房地产市场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云港市 房地产业 税收 发展 现状 分析 对策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