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监理机构管理制度.doc
《工程建设监理机构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监理机构管理制度.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建设监理机构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监理机构管理制度 前言 制度建设是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不断提升监理工作水平创一流监理服务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使其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我监理处在总结过去监理工作和吸取其他监理部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唐托电三、四期工程(均为2600MW空冷机组)的实际和特点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多次修改、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编制了工程管理制度汇编共汇编了18个制度(其中“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管理审查制度”又分为8个分项管理审查制度)。鉴于监理工作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及编者水平所限工程管理制度汇编中不当甚至错误之处恳请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目录 1承包单位质量
2、体系审查规定4 2施工计量器具和检测仪表审查相关规定5 3试验室管理审查制度7 4工程控制网及沉降观测点管理制度9 5施工图设计交底的有关规定11 6施工图会审有关规定13 7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审查规定16 8施工指导性文件审查管理制度17 9特种工审查规定19 10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管理审查制度21 (1)工程材料、构配件供货商资质审查制度22 (2)物资需求计划审核制度23 (3)工程材料/构配件检验制度24 (4)见证取样检验制度25 (5)设备、材料保管及领用审查制度26 (6)主要工程材料跟踪管理审查制度27 (7)设备开箱检验管理制度28 (8)设备缺陷见证及处理验证的规定29
3、11单位工程开工/复工审查管理规定31 12工程相关问题处理得规定33 13工程变更审查管理相关规定35 14工程量签证制度37 15现场协调会工作制度39 16专题工地会议制度41 17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2 18监理投资控制制度44 承包单位质量体系审查规定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承包单位质量体系审查程序使承包单位的质量体系正常运转满足工程需要。保证施工各阶段的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在监理授权范围内凡参与工程施工的承包商、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 3、相关规定 3.1、建设工程开工前续建工程年开工前或工程规模、人员、机构有较大变动认为有必要时监理处项目总监或总监代
4、表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查。 3.2、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总监或总监代表拟定时间组成监督检查组按照监理工作程序质量体系监督检查记录表要求对承包单位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制度、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及其运行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向总监汇报。 3.3、质量体系审查结果分三种情况。质量体系健全实施情况良好工程质量在受控状态;质量体系不完善对不完善项目限期整改;质量体系不合格不能控制质量达到预期目标限期整改。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审查情况签署相应的监理意见。 3.4、在审查项目中对不合格、不完善项目整改完成后监理处组织进行复查直至质量体系
5、合格为止。 3.5、审查结束后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写审查报告报总监批准后下发、档。 施工计量器具和检测仪表审查相关规定 1、目的 为了加强对计量器具和检测仪表的监督管理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确保计量和检测的准确性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监理处监理范围内所有工程中新到或到规定检测周期的计量器具、检测仪表在第一次使用前的审查及使用过程的抽查。 3、相关规定 3.1计量器具、检测仪表必须经国家法定的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主要器具、仪表有厂家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2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应对实物进行标识如检定部门未对实物进行标识使用单位根据检定报告在
6、实物的明显部位贴上合适的确认标识。 3.3计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实际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使用环境要求正确使用。 3.4定期审查承包单位的计量管理体系及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周期检定情况和管理台帐(台帐内注明器具、仪表的使用及报废情况)。作到记录齐全、结论准确便于跟踪检查。 3.5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承包单位报送的检验合格证对应实物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检定不合格或超期未检的设备。对经检查合格的设备报总监批准后同意使用不合格的设备要求承包单位重新报审。 3.6监理处可在施工过程中抽查器具、仪表的标识和使用情况。如发现承包单位使用不合格或虽经检定合格但在使用过程偏离校准状态发生异常或
7、故障时立即责令其停止使用并对已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重新分析、评定或重新检定。 3.7定期检查或抽查设备的贮存和保养情况 3.7.1设备摆放整齐保持干燥,无油污、尘土等精密仪器要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并保证设备的检定状态标识和设备的缄封完好。 3.7.2保证设备的贮存和使用环境对使用或贮存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按规定对其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 3.7.3作好试验、检测仪器的保养及维护工作避免由于试验、检测仪器带病工作而造成试验、检测数据失真。 试验室管理审查制度 1、目的 为了对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构配件以及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为了对安装的设备系统所测试的
8、数据真实有效必须对承包商的现场试验室进行严格地监督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监理处对承包商施工过程中承担试验任务的试验室的监督管理。 3、管理制度 3.1试验室必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认证取得相应资质且符合项目施工要求。如是本单位中心试验室的派出机构则须有中心试验室的正式委托书。 3.2试验室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3.3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4试验人员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3.5试验、检测仪器须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定的计量部门检测、标定后方可使用。 3.6试验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检测数据要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9、营私舞弊。 3.7及时、准确、公正地检定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构配件以及设备的质量出具检验报告。 3.8严格按规范及监理处所规定见证取样的方法、数量进行抽取样品、试件的抽取。 3.9对经试验、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构配件以及设备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研究处理。 3.10作好试验、检测仪器的保养及维护工作避免由于试验、检测仪器带病工作而造成试验、检测数据失真。 3.11及时对试验、检测报告进行整理、归档切实作到记录齐全、结论准确便于跟踪检查。 工程控制网及沉降观测点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对工程控制网测量成果及施工各阶段沉降观测点的检验管理确保工程控制网及沉降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实现工程
10、质量目标。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监理处监理范围内的所有工程 3、规定 3.1工程控制网所依据的厂区建筑方格网必须经业主同意。 3.2检测人员的岗位证书、测量设备检定证书齐全。主要器具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3工程控制网的布置、埋深、种类、数量必须满足本地区施工需要及设计、规范要求。 3.4监理工程师根据承包单位提交的控制网测量成果及相关资料会同业主、承包单位、使用单位对其进行复测并签署确认意见。复测时应用另一台经过检定的仪器保证检验成果的准确性。 3.5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与墙身、柱身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证能垂直置尺和具有良好的通视。 3.6工程控制网、沉降观测点的检测精度、时间和
11、次数必须满足规范和本工程要求。 3.7工程控制网标桩、沉降观测点应设置可靠的防护保证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3.8控制网测量成果、沉降观测记录齐全、结论准确。同时要求监理工程师要作好其交接和存档工作便于工程跟踪检查和分析判断。 施工图设计交底的有关规定 1、目的 为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使其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2、交底条件 2.1各参加设计交底的相关单位在交底前领取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并充分熟悉其文件的内容。 2.2涉及相关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到齐。 2.3交底工作必须在项目开工前。 3、交底时间 设计文件
12、图纸会审前或与图纸会审结合在一起进行。 4、交底的内容 4.1设计意图包括工程特点、设计原则及关键技术。 4.2设备材料的选用及订货要求。 4.3新技术应用及使用要求。 4.4相关专业的配合要求、接口注意事项及新老厂的衔接。 4.5设计标准及施工质量要求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4.6对施工方案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4.7图纸组织及深度。 4.8施工注意事项要求。 4.9对建设、监理、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图的意见和建议的答复。 5、设计交底参加人员 5.1监理公司相关人员。 5.2建设单位相关人员。 5.3设计院相关人员。 5.4施工单位相关人员。 6、设计交底前准备工作 6.1建设单位应在相关工程
13、开工十五天前将有关施工设计文件交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6.2建设单位应将设计交底事宜(交底文件、交底时间、地点)通知各方。 7、交底程序 7.1施工图设计交底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 7.2设计交底议程 7.2.1建设单位组织发出设计交底通知给各相关单位。 7.2.2各相关单位作好相应准备。 7.2.3各相关单位按时参加设计交底会议。 7.2.4由建设单位主持人对各参加单位作简单介绍及说明。 7.2.5设计单位代表对相应的设计文件作介绍及说明。 7.2.6各相关单位对设计文件难点、疑点的提问由设计单位的代表作相应解答。 7.2.7主持人总结发言。 8、监理单位作好设计交底记录设计交底结束后三日
14、内出版并发送会议纪要到各相关单位。 施工图会审的有关规定 1、目的 为了使施工人员充分理解工程的特点、熟悉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要求、正确按图施工;并将设计差错等问题消除在施工前确保工程质量为机组生产运行打下良好基础特制定本规定。 2、会审条件 2.1图纸会审工作必须在本项目开工前进行; 2.2参加图纸会审的各相关单位应在会审前领取到设计图纸充分熟悉图纸并作好对设计图纸的准备意见; 2.3涉及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包括建筑和各安装专业的相关图纸)到齐。 3、会审时间 会审一般应在建设单位发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施工图七天后进行。情况紧急时可提前进行。 4、会审重点 4.1施工图与设备、特殊材料的技
15、术要求是否一致。 4.2施工图设计深度能否满足施工的需要。 4.3与相关专业工艺工序接口是否明确、可行。 4.4各专业之间设计是否协调。 4.5施工图之间以及和总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 4.6设计图纸能否满足设备与系统启动调试要求。 4.7设备材料有无遗漏。 4.8图纸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5、参加会审人员 5.1监理处相关人员。 5.2建设单位相关人员。 5.3设计院相关人员。 5.4承包单位相关人员。 6、会审前准备工作 6.1建设单位应在相关工程开工十五天前将有关设计施工图交监理单位和承包商。 6.2监理处将施工图会审事宜以会议通知的形式通知各方。 6.3承包商应在会审三天
16、前将预审意见汇总书面报监理处资料室。 6.4监理处在施工图会审前编制一份施工图会审准备报告于会审一天前报送业主和设计院。 7、会审程序 7.1施工图会审由监理处主持。 7.2施工图会审议程 7.2.1严肃会议纪律实行签到制度。 7.2.2设计代表进行简要设计说明。 7.2.3承包商逐条向会议反映设计预审意见。 7.2.4监理反映意见。 7.2.5设计代表对有关意见予以说明。 7.2.6业主有关人员反映预审意见并提出解决意见。 7.2.7主持人总结发言。 7.2.8做好图纸会审记录与会各方在会审记录上签字。 8、施工图会审结束后专业监理工程师整理会议纪要并在三日内出版会签发送到各相关单位。 9、
17、施工图会审纪要采用表格样式必须严格按照监理工作程序规定执行。 10、图纸会审会议纪要和图纸会审记录一经各方签认即成为施工和监理的依据 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审查规定 1、目的: 为了使承包单位的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工作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监理处监理范围内的所有工程。 3、承包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根据“验标”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好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表并报监理处审定。 4、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中的停工待检点、现场见证点、旁站点应由监理工程师根据相关规范及现场情况确定。 5、工程质量验收中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应与审定的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相一致。 6、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可按图纸情况
18、分阶段报审。 7、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如有调整承包单位要及时进行补报并由监理工程师及时审定。检验项目统计要以调整后的内容为准应确保其唯一性、正确性。 8、施工过程中建立的验收台帐应与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相对应。 施工指导性文件审查管理制度 1、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是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其编制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四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对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提高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适用范围 监理处监理范围内的所有工程。 3、施工指导性文件的审批程序 3.1施工组织总设计。系承建单位公司项目管理文件由分公司
19、(项目部)项目经理编制公司总工程师审定后报监理处。由监理处(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会议)组织业主(包括业主上级部门)、设计、承包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联合会审并出会议纪要审核通过后监理处签署审核意见并报送业主一份。 3.2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系承建单位分公司(项目部)施工管理文件由工地(工区)负责人编制项目经理审定后报监理处。由监理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主持会议)组织业主、设计、承包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联合会审并出会议纪要审核通过后监理处签署审核意见并报送业主一份。 3.3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措施)。系承建单位工地(工区)工序操作文件班组施工作业的指导性文件由工地(工区)专责工程师编制项目总工程师审定后报监
20、理处。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对重大项目或重要作业指导书在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时按本制度第3.2条审批程序执行。 3.4安全施工措施。按措施管理范围分属工地(工区)、项目部和总公司三级管理。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满足以下要求 4.1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应健全。 4.2施工现场总体布置要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的正常顺利施工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总平面图布置须与地貌环境、建筑平面协调一致。 4.3主要的施工组织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4.4施工程序的安排应合理。 4.5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要考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 4.6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应合理
21、可行并符合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 4.7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应齐全。 4.8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承包单位的审批手续须齐全有效。 5、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对出现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实施的情况应进行质量、进度、安全、投资四个方面的分析并将实际情况和分析结果上报总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单位。 特种工审核规定 1、目的 为了加强对特种工的管理审核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使用范围 监理处监理范围内所有工程的承包单位。 3、一般规定 3.1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3.2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
22、作业者。 本工程是指从事电气(试运或带电作业)、起重、焊接、爆压、特殊高空作业人员和架子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机械操作工作及接触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射线、剧毒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3.3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3.4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3.5特种人员的考核、发证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要求颁发并按规定期限进行验证。 4、凡进入本工程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相应作业范围的资质的证书和经本工程项目部批准的本岗位上岗证件。 5、上述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和上岗证件的复印件各有关参建项目部应按规定要求填报“特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建设 监理 机构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