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1).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阅读专题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1(一)阅读古诗,完成34题。(6分)泉州世遗点姑嫂塔,相传为祭祀因思念漂洋过海亲人而死的姑嫂而建。小明在探访时被明代诗人苏濬咏姑嫂塔“二妃环佩冷,秋色正萧萧”诗句所感动,不由得默念起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二妃:原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这里借指姑嫂二人。3.下列对送友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横”“绕”二字一静一动,形象地写出山峰横亘、江水环绕的景象。B.颔联继首联写景后转为抒情,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C.颈联
2、巧妙借用眼前所见的“浮云”和“落日”来比喻行踪飘浮不定的游子。D.尾联“自兹去”的意思是“从此离去”,与颔联中的“一为别”形成呼应。4.咏姑嫂塔“秋色正萧萧”与“萧萧班马鸣”中的“萧萧”分别是什么意思?“萧萧班马鸣”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2(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完成34题。(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目中“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B.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C.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涵义十分丰富。D.尾联写诗人感谢朋友的关怀,心绪难平时可借酒浇愁以提振精神。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堪称千古警句,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3分)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3(一)阅读杜甫春望一诗,完成34题。(6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B
4、.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伤感。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4.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3分)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4(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笔“新”“旧”对比,表达出景物依旧而光阴流转
5、、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B.“几时回”三字折射出词人内心那种企盼西下夕阳返回又知其难返的复杂心态。C.“独徘徊”的“独”意为“独自”,道出词人独享徘徊于小园香径的欣喜之感。D.整首词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耐人寻味。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包含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诊断试卷3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乙】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
6、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标题都交代了诗歌所写的地点,“过”与“行”点明了诗人身在旅途。B.甲诗颔联“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形象描绘了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色。C.乙诗颔联捕捉眼前“鸡声”“月”“霜”等景物,动静结合,早行情景宛然在目。D.甲诗颈联以“湘水无情”烘托诗人的痴心,乙诗尾联“杜陵梦”则以典故抒情。(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一)(6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
7、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乙】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诗以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典范。B甲诗“式微式微”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在反复中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C乙诗是诗人被贬后看到下层人民贫困生活,有感而发,写下的慷慨激愤之作。D乙诗的开篇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应普降恩泽,施惠于民。4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来表达对老百姓的同情?请简要概括。(3分)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阅读下面的
8、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 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岑诗一二句写诗人东望故园,因长路漫漫,亲人远隔,不由自主地泪雨滂沱。B. 杜诗首句“寻常”表现出诗人遇见李龟年的次数多,含蓄写出往昔繁华景象。C. 岑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感受,而杜诗善于通过时令特点抒情达意。D. 两首诗都诗人在仕途落魄时所写,语言平实质朴,显得真切而又平易近人。5. 两首诗歌同样写不经意的重逢,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简要概括。古诗阅
9、读专题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1(一)阅读古诗,完成34题。(6分)泉州世遗点姑嫂塔,相传为祭祀因思念漂洋过海亲人而死的姑嫂而建。小明在探访时被明代诗人苏濬咏姑嫂塔“二妃环佩冷,秋色正萧萧”诗句所感动,不由得默念起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二妃:原指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这里借指姑嫂二人。3.下列对送友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横”“绕”二字一静一动,形象地写出山峰横亘、江水环绕的景象。B.颔联继首联写景后转为抒情,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C.颈联巧妙借
10、用眼前所见的“浮云”和“落日”来比喻行踪飘浮不定的游子。D.尾联“自兹去”的意思是“从此离去”,与颔联中的“一为别”形成呼应。4.咏姑嫂塔“秋色正萧萧”与“萧萧班马鸣”中的“萧萧”分别是什么意思?“萧萧班马鸣”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3.C4.“秋色正萧萧”:冷落凄清的样子;“萧萧班马鸣”:马嘶叫声。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C.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借“浮云”比喻友人漂浮不定的行踪,以“落日”表达对故人眷恋不舍之情。因此本项说法错误。故选C。4.本题考查词语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11、。咏姑嫂塔“秋色正萧萧”,意思是秋天的景色一片冷清、凄凉。“萧萧”,萧条、冷落、凄清的意思。“萧萧班马鸣”,意思是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萧萧”是拟声词,形容马的嘶鸣声。“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意思是: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骑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运用侧面描写,表达出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意。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卷2(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完成34题。(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
12、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目中“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B.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C.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涵义十分丰富。D.尾联写诗人感谢朋友的关怀,心绪难平时可借酒浇愁以提振精神。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堪称千古警句,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3分)【答案】3.D4.示例1: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示例2:
13、人在逆境面前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示例3: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光明就在前头,要以乐观的精神对待人生。【解析】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D项中“心绪难平时可借酒浇愁”说法有误;故选D。4.考查诗歌所包含的哲理的理解。注意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含义,也可以从诗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
14、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用这两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示例: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我们要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未来的生活。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1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 阅读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