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 反射和反射弧一、 神经元的结构及分类1、 结构: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二、 反射与反射弧1、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提醒: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2、条件
2、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3、判断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4种方法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4、 反射弧提醒:兴奋在整个反射弧上只能单向传递(神经中枢中的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但局部的神经纤维处是双向的。考点二兴奋的传导和传递一、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
3、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指针偏转实验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一个适宜刺激使电位表(电流表)指针偏转了2次。(若刺激在电位表中间,则指针偏转0次。)2、传导过程(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机理: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加,K+外流(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过程: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高,K+浓度比膜内低,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表
4、现为外正内负。(2)动作电位:外负内正机理: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过程: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外负内正。而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神经局部电流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兴奋,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地向前传导。局部电流的方向:在膜外,局部电流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局部电流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总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在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
5、方向相反;在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相关概念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突触: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2、 突触的结构: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的膜,该侧具有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含有组织液;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上面有特异性受体。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兴奋性或抑制性的)。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生物 一轮 复习 基础知识 25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