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最后冲刺高考必修二模块综合复习卷.docx
《高三最后冲刺高考必修二模块综合复习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最后冲刺高考必修二模块综合复习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后冲刺高考必修二模块综合复习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玉米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玉米和纯合矮秆不抗病玉米为亲本,培育矮秆抗病小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玉米高秆与矮秆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最本质差别是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B若用杂交育种,子一代自交出现矮秆抗病品种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C若用单倍体育种,则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均为纯合的二倍体D若利用射线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2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3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3、的是()A.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D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4豌豆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两紫花豌豆杂交,F1中既有紫花豌豆又有白花豌豆。现去掉F1中的白花豌豆,则自然状态下F2的表现型比例为()A11B31C51 D965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6%。现有一对患病的夫妇,他们所生小孩正常的概率是多少?若他们已经生有一个正常男孩,那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多少()A16/811/8 B16/811/4C81/10 0001/8 D81/10 0001/46某植物红花和白花
4、的相对性状同时受3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3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如下图所示。已知甲的基因型是AAbbcc,推测乙的基因型是()AaaBBcc BaabbCCCaabbcc DAABBcc7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D和d)共同决定,基因a 控制酶1的合成,使白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素,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使红色素转化为紫色素,基因D控制酶3的合成,使白色物质直接转化为紫色素。只要基因D存在,植株均开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
5、有18种B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均为红花植株CAabbddaaBbdd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D.该花色遗传说明基因对性状具有直接控制作用8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发现4种表现型的比例接近9331B.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9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
6、、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 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10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下列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分析正确的是()AF1产生两
7、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C两对性状中有一对的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D若F1测交,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等11下列有关果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果蝇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B果蝇X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隐性突变在当代可能会表现出来C研究果蝇的基因组时,选取的染色体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1或2条Y染色体12右图为雄果蝇的X、Y染色体的比较,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X与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C若在A区段上
8、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基因F或fD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只能在A、C区段1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B生物的基因重组都来自基因的自由组合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有关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14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判断()A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1为杂合子B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2为杂合子C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3为纯合子D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4为纯合子15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相关基因为H、h),2
9、和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家系中,1的基因型只有1种,3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B2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3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XX没有分开C若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D3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162020年6月5号,海水稻首次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里扎根。这是袁隆平团队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它的起源地在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海边,是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是在海边芦苇荡里发现的一种野生稻谷类植物基础上培育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肥充足的生
10、长环境使野生稻谷粒饱满的性状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B野生稻谷在进化过程中会导致基因多样性发生改变C耐盐碱稻与野生稻谷细胞中所含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D人工选择能够改变耐盐碱稻变异的方向和基因频率改变的速度17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血友病患者,下列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的思路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等)()A若患者是妻子,需对女儿进行基因检测B若患者是妻子,需对儿子与女儿都进行基因检测C若患者是妻子,需对儿子进行基因检测D若患者是丈夫,需对儿子与女儿都进行基因检测1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白化病产妇后代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B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可以确定胎
11、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红绿色盲症等C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19考古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现存动物门类和已灭绝的生物、都突然出现在寒武纪地层,而更古老的地层中却没有其祖先的化石被发现。澄江生物群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近期英国系统古生物学报道了赫德虾类奇虾在澄江生物群中的首次发现,共计六种,包括至少两个新种,这表明大型肉食型奇虾类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已经高度多样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澄江生物群对渐变式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B赫德虾类奇虾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C澄江生物群不同生物间的共同进化就导致了生物多样
12、性的形成D奇虾高度多样化表明寒武纪生物界有较复杂的食物网20抗生素X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种药物,20052010年期间抗生素X在某医院住院患者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M对抗生素X的耐药率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M种群中所有的抗生素X耐性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增大抗生素X的使用量能增强细菌M分解抗生素X的酶活性C增大使用量使抗生素X对病菌抗药性的定向选择作用增强,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D.细菌M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其对抗生素X耐药率的提高提供原材料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21(10分)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
13、毛色有三种表现型,受等位基因B1、B2和B3控制。当B1、B2和B3基因纯合时,个体分别表现为红色、黄色和黑色。现有三个纯系亲本杂交,其后代表现情况如下(后代数量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亲本F1组合一红色黑色红色红色组合二黑色黄色黄色黑色组合三黄色红色?(1)控制该动物毛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根据组合_可作出此判断。(2)已知B1对B2为显性,则组合三的F1表现为_。在该动物某种群中随机选取多只红色雌性个体与一黄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黄色个体占的比例理论上取决于_。(3)该动物的毛型有短绒和长绒两种类型,显隐性关系未知,相关基因(用D、d表示)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甲()
14、和乙()均为黄色长绒个体,二者杂交子一代中两对相对性状都出现了性状分离,则甲的基因型为_。(4)以甲、乙杂交后代为选择材料,如何从中尽快筛选出稳定遗传的黄色长绒雄性个体?请写出筛选思路:_。22(10分)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
15、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的比例。23(10分)家鸡是遗传学家常用的实验材料。下表是有关家鸡的一些性状表现及其基因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芦花非芦花鸡 基因型ZBZ、ZBWZbZb、ZbW(1)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型;在公鸡中,这对性染色体是_。(2)母鸡减数分裂的
16、过程中,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Z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_。(3)“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比例是_。(已知WW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4)养鸡场想根据早期雏鸡的羽毛特征,来把公鸡和母鸡区分开,如果你是养鸡场的饲养员,请你设计一个杂交组合_()_()(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即可),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24(10分)大麦是高度自交植物,配制杂种相当困难。育种工作者采用染色体诱变的方法培育获得三体品系,该品系的一对染色体上有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
17、的两个基因,一个是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另一个是黄色基因(r),控制种皮的颜色。这两个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Ms能形成正常花粉,R控制茶褐色种皮,带有这两个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连接到另一染色体片段上,形成一个额外染色体,其他染色体正常,成为三体,该品系的自交后代可分离出两种植株,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大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是7对,育成的新品系三体大麦体细胞染色体为_条。(2)三体大麦减数分裂时,其他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唯有这条额外的染色体,在后期随机分向一极,其中花粉中有额外染色体的配子无授粉能力。三体大麦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之比为_,减数分裂结
18、束后可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是_。(3)三体大麦自花授粉后,雄性不育个体和雄性可育个体所对应的种皮颜色分别是_,理论上二者的比例为_。(4)由于种皮颜色不同,可采用机选方式分开,方便实用;而配制杂种中采用不育系的目的是_。参考答案1C控制玉米高秆与矮秆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最本质差别是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A正确;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用杂交育种,子一代为双杂合子,自交出现矮秆抗病品种是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基因自由组合产生重组类型的配子,受精过程中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B正确;若用单倍体育种,则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为单倍体,还需要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形成纯合的二倍体,C错误;基因突变可产
19、生新基因,但突变率低,所以若利用射线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D正确。2B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由于两基因频率相等,即A1/2,a1/2,则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后,后代中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会明显多于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A正确;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若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所产小马只有6匹,由于后代数目少,偶然性较大,不能确定栗色为显性,B错误;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正确;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最可能为隐性,因为如果是显性,很可能会出现性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后 冲刺 高考 必修 模块 综合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