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共4页).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教科版) 科学第一单元 A卷一、填空。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2、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看到的范围就(越小)。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蚜虫的天敌是(草蛉)。4、捕食性昆虫对(移动物体)反应能力更加迅速。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6、自然界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
2、体组成。7、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8、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9、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10、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1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物体的(精细结构)。1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3、(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4、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鱼缸里的水变绿
3、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16、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17、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18、(克隆羊)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19、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长石)(云母)(石英)(金刚石)。非晶体有(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二、判断。1、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容器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3、水滴不能放大物体,只能透过它看到物体。 ()4、近视镜前面凸起,所以说它属于放大镜一类。 ()5、某些宝石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 ()
4、6、触角的形状和着生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 ()7、昆虫的视力比人的视力好。 ()8、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宏观世界。 ()9、SARS病毒在显微镜下就能看清的。 ( )10、放切片时,有无气泡没有关系。 ()11、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范围也较大。 ()12、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三、简答1、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为什么?放大镜的镜片和放大物体的器具具有什么共同特点?答案:放大镜是透明的,并且中间是凸起的,所以叫凸透镜。 它们都具有透明、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都具有放大功能。2、露珠(水滴)有放大作用吗?为什么?它与放大镜有什么共同特点?答案:平时我们看到露珠有放大
5、作用。露珠与放大镜共同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都是透明的,都能把物体放大。3、怎样制作简单的显微镜?答案:a、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b、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C、用卡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凸透镜固定下来。D、用手电筒或镜子增加亮度。4、细胞有什么作用?答案: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5、举例说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答案:(1)、利用细菌制造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2)、利用微生物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3)、用显微镜技术进行品种改良。(4)、利用微生物改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一 单元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