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31讲-微生物的利用(共6页).docx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31讲-微生物的利用(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31讲-微生物的利用(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10 生物技术实践 第31讲 微生物的利用(时间:30分钟)1.(2015浙江五校第二次联考)近几年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和我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实现农作物的大规模快速繁殖,植物组培培养基的类型有、发芽培养基。上图中,由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完整植物,这项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图中A代表;AB过程表示。(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关于消毒和灭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操作者的双手可以不消毒B.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C.镊子等器械需用酒精灭菌D.接种后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灭菌(3)通常用来分离菌种的方法有和
2、。(4)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第一步: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第二步: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还要添加,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第三步: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第四步:根据是否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5)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这些细菌能够将分解成氨,从而使培养基中加入的指示剂产生红色透明环。答案(1)生根培养基愈伤组织再分化(2)B(3)划线分离法涂布分离法(4)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调低pH(加酸)(5)尿素酚红2.为了
3、调查长江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分装前,要进行的是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2)该小组可采用上图所示的(方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
4、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4)在纯化过程中,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是()A.每次划线时,接种环都需要蘸菌液一次B.划线分离时,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C.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D.在超净平台中进行接种时,不能关闭过滤风答案(1)调整pH高压蒸汽灭菌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2)涂布分离法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8107(3)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4)D3.(2015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离体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5、)若使用自然生长的嫩枝进行组织培养,需将材料放在70%乙醇中浸泡10 min,再放入中浸泡5 min,然后用另一该溶液浸泡5 min,最后在中用无菌水清洗。(2)实验中使用的生长素是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3)待生根后,将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用玻璃罩或塑料布保持以上的湿度,23天后打开玻璃罩逐渐降低湿度进行锻炼,直到将罩全部打开处于自然湿度下为止。A.8% B.30% C.60% D.80%(4)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培养后,在菌落周围
6、出现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5)下列有关“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对尿素溶液要使用70%酒精浸泡灭菌B.分离出的菌落继续在固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C.划线分离法比涂布分离法更易获得单菌落D.培养基中需加琼脂糖作为凝固剂答案(1)5%NaClO(5%次氯酸钠或NaClO,都可)超净台(2)NAA(萘乙酸)低(3)B(4)酚红红色(5)D4.(20161月宁波期末测试)石油烃是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为了筛选出具有强分解石油烃能力的微生物,进行了一系列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一般要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土壤样品的取样地点最好选在_。(2)微生物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复习 生物技术 实践 31 微生物 利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