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共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分析(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年中考化学串讲一、考试说明化学试题是按照50分钟时间设置,共13题,计50分,其中包括选择题共8小题和非选择题共5小题。化学试题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2%,“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36%,“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2%。有关科学探究能力及化学实验技能的考查融入以上各知识内容之中,约占37%。根据今年考试说明的命题原则,化学考试难度、分值和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考试内容分布与往年无异。但从近两年的中考考题来看,化学科目考试的取材每年都有适度创新,也考虑到了知识的衔接,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和核心素养的考查,突出了吸收、整合信息的
2、能力。比如试题充分实现了由重视知识的考查向重视技能考查的转变。试题难度系数约为0.65左右。二、近2年中考与四调考点对比 考试对比 考点 2016年中考 2017年四调 2017年中考 2018年四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实验基础操作 微粒的结构 化学与生活 质量守恒定律 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区分 物质之间的转化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金属及其氧化物与酸反应 实验综合 宏观、微观及物质性质 溶液与溶解度 推断题 实验综合题 计算题 三、题型预测和复习建议1、题型预测 难度预测 题型 考点预测 基础题 中档题 难题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微粒的性质 基本概念的理解
3、 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 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之间的分类和转化 反应后成分的分析 实验综合 宏观、微观及物质性质 溶液与溶解度 非选项题 推断题 实验综合题 计算题 2、复习建议注重基础,回归课本初中化学是一门启蒙学科,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所考查的内容还是以课本为原型来出题的,必须搞清楚课本上的相关概念,基础实验操作,课本上实验的原理、现象及注意事项。注重细节,答题规范根据元调和四调所透露出的重要信息,可以看出初三化学不仅是考基础和能力,也考学生细心。细节决定成败,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仅是要将化学式写正确,还要注明反应条件,是否有“”“”。如:实验题答题的过程中表达是否规范,不要总是不知道怎么用
4、化学的语言进行表述等。对所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 有些学生经常在说化学我的基础不比谁差,在保证基础不失分的情况下,为什么总是比别人考的差呢?在化学这方面主要是体现在实验题和推断题上。实验探究题是拉开分数的分水岭,学生应多思考、多理解,不要一味的生搬硬套,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推断题是中考中的另一分水岭,在做题中一定要考虑反应停止的标志是什么,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等。 最后,建议学生在复习时不要陷入题海战,要选择针对性强的训练题。平时练习时,要注意变式学习,即考查的知识点不变,但题目的呈现方式改变。计算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基本格式。 四、例题分析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
5、化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浓盐酸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玻璃破碎2.下列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 B.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 C. 胆矾研磨成细小颗粒 D. 石蜡受热熔化3化学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巨大差异,原因是其中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 水结冰体积变大时,水分子由运动到静止且水分子体积变大D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4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 甲烷属于有机物C 钢铁和铝合金都是合成材料
6、D 化石燃料都含有碳元素5下列由事实得出的错误结论个数为()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某微粒的质子数为10,该微粒一定是氖原子;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 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7、现有以下类推结果: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8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C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水的硬度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9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B煤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且不会对
8、环境造成不良影响C吸烟有害健康D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硬水,利用其中的钙元素 B为了补充维生素,可以多食水果和蔬菜 C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它们 D为了减少浪费粮食,由于储存不当发生酶变的大米也可以食用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的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变,分子的种类也没变 B参加反应的镁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11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上图所涉及的物质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12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稀硝酸可发生反应:4Zn+10HNO3=4Zn(NO3
9、)2+X+N2O,其中X为一种常见物质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H2O2 B X前面的计量系数为5C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D X中元素化合价为零13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44g丙和27g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3g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C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
10、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CaCO3CaOCa(OH)2CaCO3的转化过程中钙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B 不能一步反应实现CuOCu(OH)2的相互转化 C 实现CO
11、CO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D 实现H2SO4HCl和Ca(OH)2NaOH的转化所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16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关于该转化关系图,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D是水,则B一定是氢气B如果A、C均为黑色固体,则C一定为碳,A一定为氧化铜C若A、C、D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则E可能是氧化铜D若B、D都是盐,则E一定是金属17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和 B和 C和 D1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它们具有如图所示关系“”表示连接的两种物
12、质能反应,“”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B、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C、若甲是Ca(OH)2, 则丁可能是NaOHD、若甲是Ca(OH)2, 则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为酸19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B. 当乙为NaOH时,它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C.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D.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
13、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20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的水溶液呈蓝色。则丁可能是一种氧化物,也可能是一种碱B若甲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乙、丙的物质类别可以相同C若甲是一种黑色粉末,则乙可以是稀硫酸,丙可以是盐酸D若甲是一种气体单质,丙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则乙可以是铜21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
14、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22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反应,下列情况无法用所给图像表示的是( )Ax轴表示加入金属质量Bx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Cx轴表示反应时间,Zn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x轴表示反应时间,Mg和Zn都有剩余23下列实验内容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量纵坐标表示的量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的质量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的质量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加入水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A B C D24将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15、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为分析过滤后的滤渣和滤液成分,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片,铁片表面一直无变化对过滤后的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判断滤渣中一定有铜,一定无铁向滤渣中加盐酸可能产生气泡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滤液可能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可能含有硫酸上述判断正确的是()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5向某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Cu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蓝色滤液B;再向B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C和滤液D取滤液D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 滤渣A和C中都一定有Ag,可能有Cu 取滤渣C加足
16、量稀盐酸后肯定无明显变化 滤液B和D中溶质成分相同 滤液B的质量比滤液D的质量小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26将a g 的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 g 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滤渣中最多能有四种金属单质;若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27某溶液含有Cu(
17、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相等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1种28设计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提纯氯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样品溶液的pH大于7,试剂甲是硝酸钡溶液第步实验中还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化学 考点 分析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