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doc





《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 主要内容:古诗赏析 唐诗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唐诗的发展过程对唐诗有个总体感知。 2、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唐诗的发展过程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三、了解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2、认识一些代表诗人 四、布置作业 1、收集唐诗 2、搜集有关资料赠汪伦赏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真情实感。 2、使学生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情。 教学过
2、程: 一、激趣导入 1、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时候啊会吟诗的人被叫做“秀才”“秀才”很了不起哦人们都会尊重他们。你们中间有秀才吗?今天我要先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同学是今天的秀才。怎么考呢?我们来做个游戏。 2、课件出示:看谁最聪明能说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牧童骑黄牛( )。 谁知盘中餐( )。 ( )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有儿童挑促织( )。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 )。 二、知诗人 1、读完最后这句诗你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哪位诗人来?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这位伟大诗人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刻在我们的心中。(板书:李白) 2、你认识李白吗?简要介绍一下李白。 三、晓背景 1、除了李白我们今天
3、还要认识另外一个人汪伦。(板书:汪伦)齐读 2、李白和汪伦要分别的时候汪伦赶来送行李白好生感动一首诗就脱口而出了。 3、出示赠汪伦。 四:朗读赠汪伦 五、诗词鉴赏 1、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2、小组内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4、具体分析 5、体会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六、练习背诵独坐敬亭山赏析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能通过朗读、绘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如:静夜思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解题: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4、?(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注释或课外资料来理解)敬亭山:_省_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古诗师:诗人独自一人坐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读读古诗。 生齐读抽生读再齐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在读中感知古诗大意。) 三、自读自悟诗意、学习诗的一、二两句:自学: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课文注释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反馈自学情况: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把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画在黑板上。(学生面露难色不敢上台。)老师又减轻难度:你想到了什么就画什么画不完也没关系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我们共同来完
5、成这一幅画。究竟这些同学画得对不对好不好就请大家根据诗句的意思来评价看看你是不是把诗句读懂了。 师小结:刚才你们读诗读得很认真画儿也画得很好。你们仔细琢磨了诗中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认真体会诗中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得很准确。你们用老师讲自己就读懂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你们真能干!让我们来读读诗的第一、二句吧。(齐读) 诗的第一、二句所写的景色给你什么感觉呢? (孤独、凄凉、幽静) 、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师:诗人坐在敬亭山上面对此情此景心情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两句吧! 生: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
6、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诗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三、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常说“写景是为了抒情”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介绍写作背景。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理解:(为以后学生学习利用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埋下伏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背诵全诗。 五、布置作业1、熟背、默写独坐敬亭山。 2、课外阅读李白其它的诗文。 望_瀑布赏析
7、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引领学生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能背诵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生平和他写的诗。2、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江西有一个世界文明的风景区是避暑纳凉观光旅游的胜地它就是_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想)就让老师带你们去_游览一下吧。(播放_景色图片)_的风景迤逦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
8、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游玩_时所题写的诗望_瀑布。(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检查预习情况: 谁能为大家介绍李白或者吟诵李白的诗。 2师小结:李白的诗气势恢弘想象丰富手法夸张可以说是很多诗脍炙人口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这首望_瀑布吧。 3、师范读课题 望 / _ /瀑布 4、齐读诗题 师:谁来讲讲课题的意思 生:“望”是看的意思。望_瀑布就是看_瀑布。 师:什么是瀑布?谁见过瀑布? 生:瀑布就是从高高的山上留下来的水。 生:就像一块白布。 师补充:对的说到瀑布就想到了很高很高的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远的看去就像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水流非常非常急。 师:是的瀑布是倾
9、泻而下的。那么这个“瀑”字怎么写呢?(由学生来分析字形结构) 5、出示全诗自由大声地读两遍。要求:第一遍借助字典或者音节把古诗读通。第二遍读流利注意停顿。 三悟诗情明诗意: 师:同学们你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老师看看你们的耳朵敏锐吗? 让我们一起倾听一下瀑布的声音吧。(CAI播放瀑布的声音)听这就是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好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声音多么得令人昂扬振奋心旷神怡呀怎么能不令人急于看看它的样子呢。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观看瀑布图) 同学们你们兴奋吗你们知道当初李白是怎样赞美这番景象的吗?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是呀这番景象是何等的壮观呀何等的雄伟呀难怪诗人由衷地
10、发出这样的感。 (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时不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多么优美多么惬意呀这样的境界又是多么的令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呀。 (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静夜思赏析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2、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一轮皎洁的明月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同学们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
11、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跟着老师一起写诗的题目。 2、简介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生畅所欲言)李白生前写下一千多首优秀诗篇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三、诵读表演感悟诗韵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怎么样的?李白站在窗前干什么?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读全诗感悟诗韵。 (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4)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
12、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5)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五、写字练习学写“头”字 六、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很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别的人看谁在课外还能背上一首写月亮的诗。 绝句赏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 2、 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
13、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的旋律导入新课:1、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导:今天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二)、进入第一章快快乐乐地学学习古诗:1、读古诗。 (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 (2)简单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_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 2、按古诗
14、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教师可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3、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学生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 4、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咱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5、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帮助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6、朗读、背诵诗歌。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绝句7、学生自由朗诵绝句(迟日)思考诗句的含义。 8、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疑。 9、学习小组共同解释诗句的意思。 10、读、背、积累古诗。(第二首古诗的学习以学生独立学
15、习为主。)(三)、进入第二章轻轻松松地听欣赏诗歌: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时间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想现在咱们大脑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学生欣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_相。(激发学生学唱的愿望。)(四)、进入第三章开开心心地唱学生唱诗:1、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 3、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认识诗人了解诗作:导: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杜甫的知识自由交流自己积累的杜甫的诗作。 2、看电脑老师的介绍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了解
16、诗人的生平知识认识“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3、出示诗歌兵车行教师范背并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主义。 4、出示小红旗鼓励学生课外积累。 春江晚景赏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 2、激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一边朗读一边想像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_居士_(今四川_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
17、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5同桌对背古诗。 五、拓展阅读 1、你想用编故事或表演或画画来表现诗的意境吗?咏柳赏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8、。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感知 (一)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在诗歌上标出停顿符号和重音符号。 (三)交流 1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古诗 赏析 校本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