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doc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用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国家财力情况核定。第三条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合理安排、专款专用的原则。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地方的,适当向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
2、区倾斜。第四条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并接受财政、审计和文化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第二章 专项资金的分类和开支范围第五条第五条 专项资金分为中央本级专项资金和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照开支范围分为组织管理费和保护补助费。中央本级专项资金包括文化部本级组织管理费和中央部门所属单位保护补助费,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为中央财政对各省(区、市)保护补助费。2第六条第六条 组织管理费是指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发生的支出,具体包括:规划编制、调查研究、宣传出版、培训、数据库建设、咨询支出等。第七条第七条 保护补助费是指补助国家级非物
3、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调查、记录、保存、研究、传承、传播等保护性活动发生的支出。具体包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补助费,主要补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的调查研究、抢救性记录和保存、传承活动、理论及技艺研究、出版、展示推广、民俗活动支出等。(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用于补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支出。(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补助费,主要补助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相关的调查研究、规划编制、传习设施租借或修缮、普及教育、宣传支出等。第三章 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和拨付第八条第八条 中央本级专项资金申报审批程序:文化部
4、本级组织管理费由文化部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报财政部审核,经法定程序批准后纳入文化部部门预算。中央部门所属单位申请保护补助费,由中央部门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列入本部门预算并按规定时间报财政部,同时还应当于每年 6 月 30 日前向文化部报送申请材料。文化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专项资金补助建议方案报财政部,财政部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核后下3达中央部门。第九条第九条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申报审批程序:各省(区、市)申请保护补助费,应当由申报单位提出申请,经地方各级财政和文化主管部门逐级申报。省级财政和文化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汇总后,于每年 10 月 31 日前联合向财政部和
5、文化部提出下一年度资金申请。凡越级上报或单方面上报的均不受理。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由省级财政和文化主管部门直接上报财政部和文化部。文化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提出专项资金补助建议方案报财政部,财政部审核后会同文化部下达省级财政和文化主管部门。第十条第十条 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后,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拨付。第四章 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保护补助费的申报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三)具有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人员;(四)具有科学的工作计划和合理的资金需求。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维护 专项资金 管理 暂行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