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第七周语文练习.docx
《高三下学期第七周语文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第七周语文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语文第七周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道德经)(2)苏轼赤壁赋中客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3)李密陈情表开头用“_,_”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语句表达较为得体、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当今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美味大餐,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对此事我百思不得其解。B多谢您惠赠给我的大作,据悉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我定当细细拜读并望不吝赐教。C细心研读该论文后发现其数据不够准确,内容较浅显,恐难刊登,真可谓不刊之论。D贵国参加了本届冬奥会
2、比赛,且在多个项目独占鳌头,忝列奖牌榜前列,特此恭贺。A. B. C. D.(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特殊食品,从这些食品中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崇尚平衡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人看来,_,_,_。以阴阳相合的食品祭祀,_;_。饺子、年糕、元宵等是春节的象征性食品,这些也是属于阴阳和合的食品。人与自然才会和谐在不同的时节食用人吃了这种象征阴阳平衡的食品才能吉祥平安。每种食品都是用具有阴阳属性的物质制作的 就有不同的和谐象征A. B. C. D.(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
3、中国化周晓虹(1)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看,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会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2)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的清规的形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极大的相关。十九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未开化民族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加之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化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以西方现代
4、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近与融合。(3)如果说“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那里还存在着对“他己之别”的跨越。(4)利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欲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也值得称赞,但危害重重。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点,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见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是单纯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者说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须具备费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能力文化自觉。(5
5、)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具备如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正是有赖于这种同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6)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涉入,再或无法客观的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
6、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全,或隔靴搔痒的问题?(7)针对上述问题,费孝通1997年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文中,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上述研究的难题。(8)如果说与异文化的接触能够使研究者摆脱对家乡或本土文化的“麻木”,形成对本土文化的“知之”或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自觉”,那么此时开弦弓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或“文化自觉”的养成。(9)如果说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原来浸淫其间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而这陌生化保证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
7、中“出得来”,那么按费孝通的理解,在这多少被动的“陌生化”之外还有一条主动的“陌生化”路径可走,即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10)解决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时能够“出得来”的问题,其实只是回应了前述“利奇之忧”的一半,另一半同样甚至更为棘手:以费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微型社区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概括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国情?用费孝通的话来说,“这个问题的矛头直指我的要害,因为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
8、切皆会前功尽弃。(11)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无论是江村还是云南三村落入研究者眼中都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话,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偶然的类型“捕获”中不致挂一漏万,依旧不仅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更是一个理论上的难题;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 (12)派克对费孝通乃至十九世纪30年代整个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在于他所提倡的“社区研究”(community study)为此时吴文藻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设想提供了可能的具体路径。费孝通践行了自己的老师
9、吴文藻给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13)按吴文藻所言,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步是“试用”西方理论。(14)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二步,是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来“验证”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验证可能包括两步:其一验证西方理论的可靠性或普适性,其二通过实地调查认识中国国情;但费孝通的兴趣在后者,他赋予“江村调查”以鲜明的“认识中国”并进而“改造中国”的实践品格。尽管出于内心对士绅阶级传统的“家国情怀”的认同或对郑辟疆、费达生们身体力行的激赏,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但不可否认80余年前的这次调查起码昭示了现代社
10、会变迁或包括工业化在内的乡村转型道路的多样性。(15)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倒是因囿于“江村”经验,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对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在中国之推行深感疑惑,但这种对乡镇工业以及小城镇的执拗,本身存在消解发展或转型的多样性的可能,而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16)在吴文藻的“蓝图”中,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三步,是“理论和事实糅合在一起,获得一种新的综合”。显然,社会学中国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抛弃理论或西方理论重起炉灶,而是为了使外来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相符合。(据相
11、关论坛演讲记录删改)3.文章第(3)段加点的词语“他己之别”在文中指_。(2分)4.以下对(7)段“进得去”和“出得来”六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进得去”要求以当地人视角、世界观对陌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避免浅薄。B“出得来”要求对本土民族成员或文化调查研究时能够尽量做到客观,避免偏见。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D急速社会变迁导致的被动的“陌生化”(间离效果)有助于调查研究者“出得来”。5.从文意来看,不能得出推断的一项是( )(3分)A从文野之别的清规戒律可知人类学起初主要是研究未开化民族的。 B作者认为具有文化自觉可以较从
12、容实现对文野、他己之别的跨越。C费孝通社会调查基本未能实现对中国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性认识。D派克所提倡的社区研究对于探寻社会学中国化之路具有一定影响。6.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江村经济的态度。(4分)7.乡土中国的“名实的分离”一章中关于“社会变迁”有这样的论述: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无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社会变迁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
13、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结合本文(14)(15)段的相关论述,请对费孝通先生的上述观点进行评析。(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甘草露,甘草露,清凉的甘草露 1 法莫泊桑 (1)我听人说过我叔叔奥利维埃临死时的情形。(2)我知道,那是在七月,骄阳似火,百叶窗紧闭的大卧室里一片昏暗。当他慢慢地、静静地咽气时,在那炎热的夏日午后令人窒息的宁静中,忽然街上传来清脆的铃声,一个响亮的声音划破闷人的溽暑,喊道:“清凉的甘草露!太太们,快来解热消暑呀!甘草露,甘草露,谁要甘草露?”叔叔身子动弹了一下,某种类似微笑的东西让他的嘴唇嚅动了一下
14、,一缕最后的喜悦在他眼里闪亮了一下,紧接着就闭目长辞了。(3)我参加了遗嘱启封的仪式。堂兄雅克理所当然地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作为纪念,赠给我父亲几件家具。最后一个条文是关于我的,内容如下:“我给侄子皮埃尔留下几页手稿,该手稿可在我写字桌左边的抽屉里找到;另有五百法郎给他买一支猎枪,还有一百法郎请他替我交给他遇见的第一个卖甘草露的小贩!”(4)这最后一条让满座的人大惑不解。不过交给我的那份手稿对这项令人惊讶的遗赠做出了解释。(5)我就原原本本把它抄录如下:(6)“人类总是生活在迷信的桎梏之下。他们过去认为世间出生一个孩子,天上就会有一颗星星点亮;这颗星将追随他一生的祸福荣辱,它明亮表示他幸福,它
15、暗淡表示他受苦。他们现在则相信彗星、闰年、星期五以及十三这个数字的影响。他们认为某些人会施魔法,抛毒眼2。有人说:每次遇到他总给我带来不幸。这一切千真万确。我对此深信不疑。我要说明的是:我不相信有什么生物或无生物的神秘影响力,但我相信有鬼使神差般的巧合。可以肯定,正是巧合让一些重大事件在彗星造访我们天空时,或者在闰年里发生;某些天灾人祸要么落在星期五,要么和十三这个数字碰在一起;同某些人相遇往往同某些现象的反复出现不谋而合。诸多迷信就是由此产生。迷信所以形成,就因为人们看事情片面而又肤浅,把巧合本身当成了原因,而不作深入的探究。(7)“至于我,我的星宿,我的彗星,我的星期五,我的十三,我的巫师
16、,却千真万确是一个卖甘草露的小贩。(8)“听说我出生的那一天,有个卖甘草露的,在我家窗前叫卖了一整天。(9)“八岁时,有一天我跟保姆去香榭丽舍林阴大道散步,当我们横穿大街时,有个干这一行的人突然在我背后摇响铃铛。保姆正在看远处走过的一队士兵;我回过头去看那卖甘草露的小贩。就在这时,一辆闪电般耀眼和迅疾的两驾马车,向我们冲过来。车夫叫喊了一声,保姆没有听见,我也没有。我觉得自己被撞倒,翻了几个滚儿,伤得不轻但是,我至今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竟然到了那卖甘草露小贩的怀里;而他为了安抚我,还把我的嘴对准龙头,灌了我几口甘草露这样一来我就完全好了。(10)“我的保姆却撞断了鼻梁骨。即使她继续看那些士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学 第七 语文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