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环节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电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环节之我见.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电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环节之我见 【摘要】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从课程设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详细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电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过程 电大是我国高等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高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正规高校”)一起担当培育各类特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养的任务。电大属于高等职业教化,以培育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育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特地人才。它所实施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实力系统化课程,实践性是其的基本特征之一。 计算机专
2、业的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故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学生的理论学问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使学生动手实力得到培育。而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课程设计是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基本学问,融合贯穿,独立思索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次尝试,也是培育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手段,课程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指导”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围绕某一实践设计题目,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详细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确定方案,驾驭相关课题的原理、设计、调试技术并撰写设计报告,进行一次综合性、系统性的“练兵”。可以说,课程设计为学生毕业设
3、计乃至将来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小型的毕业设计,所应用到的学问应略高于课堂上所讲授的学问,老师应当重点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不是单纯对课堂学问的巩固。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计算实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力,也可以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建性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对于我们电大的学生来说,由于教化目标和和正规高校本科生教化不一样,所以教化方法也不能把对本科生的要求、规范生搬硬套过来,必需针对这样一群学员建立自己的体系, 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计当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往年课程设计工作
4、安排及相关材料的批阅,发觉我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电大的培育安排中普遍都是以一些考试课程为主,学生也主要重视这些课程。而课程设计环节多为考查课,学生认为“不出意外,都能通过”,抱着得过且过的看法。部分学生不太重视或有畏难心情,相互抄袭现象严峻。 2.课程设计安排内容不合理。课程设计安排目标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安排实施细则,往往由老师布置详细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选题也没有特地的要求。 3.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不规范。没有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老师上课和课程设计的考核规范不明确,从而使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极大地影响了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4
5、.课程设计课效果不明显。由于没有明确的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教学规范,干脆导致课程设计教学效果不明显,使课程设计对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没有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 5.时间支配上,通常没有支配在课程教学完成之后,与课程教学内容在时间上有脱节现象,导致时间长了学生再进行相关设计时又必需重温之前学习的内容,在肯定程度上耽搁了真正设计的时间。 二、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召开课程设计说明动员会,进行有关课程设计实践教学重要性的教化,端正他们对该教学环节的正确相识,使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方法步骤,课程设计的纪律、要求及评分标准,课程设计任务,使学
6、生对课程设计做到胸中有数,能自觉、主动、仔细地着手进行课程设计。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在深化探讨课程设计与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培育目标适应性基础上,制订专业、具体的课程设计工作安排,确定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总体要求、时间支配、主要内容、教学任务支配、考核标准、质量限制措施等内容,让老师有据可依,仔细根据详细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来组织设计过程并最终完成设计、进行考核,学校支配人员进行组织监控、看法反馈和成果考核。 三、课程设计实施的详细过程 1.选择合理的、有吸引力的课题 好的起先是胜利的一半,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是课程设计胜利的首要条件。首先,题目要符合教学实际,既要尽量覆盖相关课程理论学问,又要有肯定的
7、好用价值,这样,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相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内容上要富于现化科技色调,与现实生活联系亲密,具有肯定的好用性和趣味性,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可激发学生设计与创建的激情。如图像处理课程可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影集、楼盘出售的楼书等。其次,课程设计的题目范围要广,应保证每个学生的设计内容有所不同;题目的难易度要适中,要形成肯定的梯度,同时要有肯定的挑战性。课题的难易使学生在选题时量力而行,基础好的学生可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原则上应由二至四名学生选择一题,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须要独立完成的内容,这样可促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动手进行课程设计,削减不仔细设计和盲目抄袭的现象,使课程设计真正达
8、到熬炼和提高学生实力的目的。基础一般的学生可选择较为简洁的题目。这样既可满意学有余力学生的剧烈的求知欲,又不会使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太难以致出现厌学心情,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与之相配套的措施是在成果评定时可依据课题难度的不同,适当提高或降低评分标准。 2.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合作精神 课程设计是一次培育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力的重要机会,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启发。老师在整个实践课程的实施阶段应当做到全程跟踪,才能切实得到效果。全程跟踪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督促和检查学生,而在于参加到学生的设计当中,了解
9、学生的思路,解决学生的困难,供应给学生更多有参考价值的看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在老师引导下的主动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在设计中遇到问题时,指导老师应激励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索,尽可能找到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只是在必要时妥当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样既可培育学生独立思索的好习惯,又可以培育他们敢于创新和独立思索的实力。通常的课程是以向学生传授学问为主,采纳的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替代“注入式”,由传授学问转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
10、自主、主动地获得学问。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刚好跟踪,不仅仅是针对技术层面引导学生,通过跟踪,还可以监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做到了主动帮助他人和独立完成任务,是否在课程设计中保持了做人的诚信,而没有投机取巧甚至是剽窃他人的成果。 课程设计进行时,可对学员分组合作来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每个小组支配3-4人,将设计内容分解,小组中每人支配肯定的工作量,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成员担当的工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必需仔细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要刚好和小组其他成员常常沟通,获得有用信息,才能完成全部工作。这样会调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主动性和增加他们责任感,从而既激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在团结合作中感
11、受到了合作的责任和乐趣。 3.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典型作品点评,按评价方案进行仔细评价总结 我认为,对学生的测评应当由终结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要激励学生主动参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生完成设计后向老师提交设计成果,提交的方式采纳个人总结展示并自我评价来完成。自我评价主要让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收获;在此基础上,听取小组对小组各成员的评价,可以让大家了解小组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对本组课程设计的贡献;然后再最终进行总结性评价。主要通过3个方面来评定:课程设计报告(含课程设计总结)的质量、成果的演示及自我评价的效果以及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看法及小组合作的表现,分别占
12、老师评价的60%、30%、10%。随后,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取3到5个典型设计进行点评,重点分析该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并具体说明理由,最终指出改进方法和措施。 前面谈到过,在提交设计成果时主要是学生自己讲解并描述设计的特点。这虽然熬炼了学生的实力,但学生的总结很可能比较片面或者不成熟,因此须要老师最终给出一个更为科学的总结。总结是对课程设计的归纳、提高和深化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学问的理解更深刻。通过总结,学生和老师都有机会反思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总结阅历教训,从而更有利于师生各自今后的学习。 四、结束语 课程设计是涉及一门课程甚至几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课程基本理论与工程和科
13、研实际相联系的训练,它包含了对理论学问的复习深化,也结合了对科研和工程设计的方法、程序的初步尝试,是培育应用性人才总目标的有相当影响的一个步骤。所以,不断探讨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则是每位老师必需探讨和探讨的问题。只有联系本校实际,不断创新,才能使课程设计达到更好的效果,为社会培育真正有用的人才,这方面仍有很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须要探讨探讨,可谓任重而道远,须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探讨,为实现教化目标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敦文,沈志男.创新教化与高校课程设计教学创新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2刘素平.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育J.南京理工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杨全胜,王晓蔚,吴强.对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的思索J.计算机教化,2022(11). 4肖蕙蕙.探究试验教学改革途经,加强创新实力培育J.试验室探讨与探究,2001(5).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