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纲.doc





《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大纲.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17 年 6 月1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1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依据 .1二、规划适用范围、规划期及基准年.1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3一、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 .3二、形势与要求.5第三章 指导原则与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规划目标.9第四章 总体布局 .12一、地质调查.12二、矿产资源勘查 .12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3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13五、矿地融合.13六、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对接.14第五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15一、基础地质调查 .15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52三、地
2、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15四、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与社会化服务.16第六章 矿产资源勘查.17一、勘查方向与规划分区 .17二、勘查规划区块划定(探矿权设置区划).17三、勘查准入.18四、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18第七章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20一、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20二、开采规划分区 .20三、开采规划区块划定(采矿权设置区划).22四、矿山准入.22五、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23第八章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25一、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25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26三、绿色矿山建设 .26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27第九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28一、矿
3、山地质环境保护 .28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28三、矿区土地复垦 .293四、矿山地质环境管理 .30第十章 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32一、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工程.32二、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工程.35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工程.35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37五、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与社会化服务工程.38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9一、深化改革,转变矿产资源管理方式.39二、建章立制,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体系.39三、开拓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40四、明确责任,完善规划实施考核与审查制度.40五、强化监管,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41六、执行标准,提
4、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4141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与依据(一)主要目的(一)主要目的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细化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 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任务,全面部署江苏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制定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二)主要依据(二)主要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 、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 、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国家法
5、律法规和有关文件;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 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 、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 、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 、 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 、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地方法规、规划和有关文件。二、规划适用范围、规划期及基准年规划是江苏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2件,是依法审批矿业权、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规划以
6、 2015 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展望到 2025 年。 3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一、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一)矿产资源概况1.矿产资源特征江苏已发现各类矿产 133 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 68种。查明矿产地 558 个,勘查程度达详查以上的占总数的 74%,中、小型规模矿产地占总数的 82%。在国家确定的 34 种重要矿产中,江苏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 20种。水泥用灰岩、膨润土、岩盐、无水芒硝、凹凸棒石粘土、金红石、石膏、熔剂用蛇纹岩等 8 种矿产是江苏的优势矿产。2.资源保证程度熔剂用蛇纹岩、岩盐、建筑用砂石等矿产保证程度充足;金红石、铌钽、石
7、膏、凹凸棒石粘土、地热等矿产丰富;煤、锶、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芒硝、磷和硫铁矿等矿产短缺;铁、铜、铅锌、高岭土、冶金用白云岩、陶瓷土和饰面用大理岩等矿产紧缺。煤、铁等重要矿产开采矿山接替资源不足。3.矿产资源潜力煤、铁、铜、铅锌、金、磷等重要资源的查明程度均不到50%,深部资源潜力较大。在宁镇、宁芜和溧水等重要成矿区深部,具有铁、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徐州的煤,苏北的金、金红石、磷和金刚石,淮安和金坛的岩盐,盱眙的凹凸棒石粘土等均有找矿潜力。地热资源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大。(二)地质勘查工作进展(二)地质勘查工作进展41.地质工作服务开展了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调查覆盖率达 58.47%。完
8、成了宁镇、盱眙、宜溧等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完成了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地质灾害调查、长三角(长江以北)环境地质调查、全省土壤质量调查。完成了南京、苏州、镇江等城市地质调查。开展了沿海地区综合地质调查。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系统,建立了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2.矿产勘查完成了煤等 8 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交了 7 个大中型矿产地和 4 个小型矿产地。实施地热勘查项目近百个,成功钻探地热井 60 余口。开展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 28 个,投入资金 1.58 亿元。(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矿产资源开采2015 年,全省开采矿产 42
9、 种,年矿石开采总量 1.87 亿吨,矿山数量大幅减少,2015 年全省矿山仅 1046 个,采矿业产值 192.9亿元。矿山平均生产规模达到 17.9 万吨,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21.89%,矿山规模结构得到改善。2.资源利用与管理重要矿产开采矿山“三率”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多项选矿回收利用技术被列入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 。矿产资源开发严格落实了空间管控要求。关闭了开山采石禁采5区(带)内 114 个露采矿山。在全国率先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共划定 517 个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总面积 1960.55 平方千米,占全省山体资源总面积 64%,保护了江苏稀缺的山体资
10、源。3.矿业权设置与交易市场相继编制了 13 个设区市,煤、地热、磷矿、矿泉水等 4 个单矿种,徐州、连云港、南京、镇江等重点地区金属矿产的矿业权设置方案,共划定探矿权区块 488 个,采矿权区块 1862 个。成立了江苏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管理规范的矿业权交易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得到加强。通过网络交易共出让转让探矿权 29 宗,交易金额 2.09 亿元;出让转让采矿权1239 宗,交易金额达 17.18 亿元。(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绿色矿山建设(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绿色矿山建设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 36 亿余元,治理矿山 541 个,治理面积约 4020
11、 万平方米。制定了江苏省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和指南,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6 个矿山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占矿山总数的 2.29%;另有一批矿山成为省级绿色矿山。二、形势与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地质工作6和矿产开发利用面临着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施“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沿海开
12、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等国家战略,需要地质工作基础支撑与服务。只有稳步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不断加强和完善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和预警,强化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改变地质工作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的状况。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保持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江苏是全国水泥生产第一大省,水泥用灰岩矿石需求巨大,水泥产能调控对矿产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材类矿产需要量大,在保障资源供给与保护环境方面形成较大压力。只有加强国家急缺和省内优势矿产的勘查,实现地质找矿第二空间的突破,维持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量,才能缓解资源短缺压力,稳定矿产资源的保护和供给能力。
13、创新发展和深化改革需要地质工作多元化服务,探索建立后工业化时期的新模式,构建地质矿产管理新机制。只有突破传统地质工作框架,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由以传统的资源勘查开发为主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环境”方向转型,实现“矿地融合” ,才能提升江苏地质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机制创新提供示范和经验。只有深化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重推进矿业权人信息公示制度,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使江苏地质矿产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矿山企业要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
14、用,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优势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资源开采集中、以矿业为支撑的城镇必须实现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全面改善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治理任务繁重的历史遗留关闭矿山生态环境,必须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共同责任机制和多渠道投入机制。8第三章 指导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围绕江苏“两聚一高”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发展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15、境的基本国策,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和地质工作服务功能为目标,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守红线,强化空间管控,严格勘查开发准入;结合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原则。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结合全省生态功能区划,统筹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发展绿色矿业,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局面。坚持节约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理念,优化矿产开发结
16、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方法,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坚持矿地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历史遗留矿区9土地资源综合整治,建立矿地一体化新模式。优化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矿地协调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导和确定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原则。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深化地质矿产管理改革,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围绕钢铁、煤炭脱困发展、转型升级要求,化解煤炭等矿产开发过剩产能。突出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强地质调查和
17、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服务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三、规划目标 (一)(一)20202020 年规划目标年规划目标 1.加强地质调查,地质工作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完成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 39 幅,调查面积约 16807 平方千米,工作覆盖率约 16%。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约 74806 平方千米,工作覆盖率约 73%。覆盖全省重点区域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力争新圈定找矿远景区 1020 个,新发现重要矿产大中型矿产地10 个以上,探获一批资源储量。2.控制开采总量,矿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年开采总量控制在 2.1 亿吨以内,矿山总数控制在 960 个10以内,减少率
18、15%以上,矿业产值达到 250 亿元左右。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26%以上,重要矿产开采矿山“三率”达标率 96%以上。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部、省发证的固体矿产开采矿山 80%以上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12 个。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基本完成禁采区内关闭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 65%;关闭砖瓦用粘土矿山土地复垦率达到 95%;采煤塌陷地沉稳区治理复垦面积5000 万平方米以上。专栏专栏 1 1 主要规划指标主要规划指标类别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名称单位单位指标值指标值指标属性指标属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覆
19、盖率%16预期性综合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覆盖率%73预期性重要矿产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个10预期性基础地质调查 与矿产勘查新增资源储量分矿种具体见专 栏 2预期性矿业经济矿业产值亿元250预期性矿产资源利 用与保护开采总量亿吨2.1约束性矿山数量个960约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26约束性重要矿产开采矿山“三率”水平 达标率%96约束性矿产 资源 开发 利用 与保 护矿业转型升 级与绿色矿 业发展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比例 (部、省发证固体矿产开采矿山)%80约束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65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面积 (采煤塌陷区治理复垦)万平方米5000约束性11专栏专栏
20、2 2 重要矿产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重要矿产预期新增资源储量序号序号矿种矿种资源储量单位资源储量单位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预期新增资源储量1铜金属 万吨10152铅锌金属 万吨10253金金属 吨254铁矿石 万吨200040005硫铁矿矿石 万吨12002000 6锶SrSO4 万吨20307金红石矿石 万吨10008石榴子石矿物 万吨150020009磷矿石 万吨1000150010凹凸棒石粘土矿石 万吨40050011岩盐NaCl 亿吨101512芒硝Na2SO4 万吨10001500(二(二) ) 20252025 年展望年展望地质勘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