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互助共济:词源、诠释和量化——基于同代自养模式的初步分析.docx
《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互助共济:词源、诠释和量化——基于同代自养模式的初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互助共济:词源、诠释和量化——基于同代自养模式的初步分析.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互助共济:词源、诠释和量化基于同代自养模式的初步分析论文作者签名:4、令去 指导教师签名 n |扣论文评阅人 1:隐名评阅 _评阅人 2:隐名评阅 _评阅人 3:隐名评阅 _评阅人 4: _评阅人 5: _答辩委员会主席:何文炯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 1:乐君杰副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 2:姚引妹副研究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答辩日期: 2018 年 5 月 23 日浙江大学研宄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宄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2、浙江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曰期:年r月1“曰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浙江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 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h签 字 日 期 . 如 年f月 simplicity and validity. . Thirdly
3、, , this paper quantizes risk pooling and proposes the risk pooling coeffici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ra-generation risk-pooling model hypothesis. . Also, its corresponding actuarial formula of pure premium which does not take pay- -as- -you-go system and income redistribution into consideration
4、could be obtained. . This paper perform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the risk pooling coefficient by controlling variables, , for example,average life expectancy, , mortality and rate of return. . Finally, , this paper adjusts the mortality of the forth, ,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census data. . The corre
5、sponding risk pooling coefficients could be calculated with the mortality and the actuarial formula. . This paper finds that risk pooling has two origins. . Risk pooling in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means risk pooling. . In intra-generation risk-pooling model, , risk pooling coefficients under diff
6、erent death patterns shows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to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 mortality and rate of return. . Mortality and rate of return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ver risk pooling coefficient. . The increase of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could delay slightly the age when risk pooling coefficient rea
7、ches a maximum value. .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forth, ,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census data remain consistent with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KeyWords: : Risk Pooling, , Risk Sharing, ,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 Intra-GenerationRisk-Pooling Model, , Pension Age-目次m. . . IAbstract.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g 次 . . . . .m1 弓I言 .11.1 问题提出的立足点 .11.2 研究意义 .31.3 主要研究内容.31.3.1 技术路线 . .31.3.2 章节安排 . 4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41.4.1 主要创新点 .41.4.2 主要不足 .41.5 研究方法 .52 文献综述及词源研究 . 62.1 关于保险基础理论的研究 .62.1.1 保
9、险基础理论的研究范畴 .62.1.2 关于保险本质和属性的研究 .72.2 英文语境中关于互助共济的研究 .82.2.1 风险共担或风险集合(Risk Pooling) .82.2.2 风险转移(RiskTransfer) .92.2.3 风险分散(Risk Sharing) .92.2.4风风险险转转移移(RiskTransfer) )、风风险险分分散散(Risk Sharing) )、风风险险共共担担(Risk Pooling) )的区别与联系.112.3 中文语境中关于互助共济的研究 .122.3.1 互助共济作为一种民间道德精神及其自发组织的研究 .122.3.2 互助共济作为具有保险
10、内涵的保障制度安排的研究 .132.3.3 互助共济作为社会保险本质属性的研究 .142.4 文献评述 . .143 3 社社会会养养老老保保险险互互助助共共济济属属性性的的概概念念诠诠释释及及其其量量化化方方法法 . . . . . . . . . . . . . . . . 1 16 63.1 社会养老保险互助共济属性的概念诠释.163.2 同代自养模式假设下的社会养老保险互助共济属性量化方法 .173.2.1 基本假设 . 183.2.2 系数计算 . .183.3 计算范例(以六普数据计算为例) .214 4 互互助助共共济济系系数数的的敏敏感感性性分分析析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6 64.1 敏感性分析一:同一平均预期寿命下的死亡规律变化.264.2 敏感性分析二:不同一平均预期寿命下的死亡规律变化 .304.3 敏感性分析三:利率(贴现率)变化 .315 5 基基于于普普查查数数据据的的生生命命表表制制作作及及其其互互助助共共济济系系数数结结果果. .3 34 45.1 使用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模拟社会养老保险生命表的原因 .345.
12、2 普查数据(四普、五普、六普)的调整及其国民生命表的制作 .345.2.1 普查数据(四普、五普、六普)的调整 .345.2.2 普查数据(四普、五普、六普)的国民生命表制作 .375.3 基于四普、五普、六普数据的互助共济系数结果 . .396 6 研研究究小小结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2 2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44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1 引言1.1 问题提出的立足点“互助共济一词被广泛运用
13、于社会学、保险学、公共政策学乃至民族学的研究当中,近年来在有关社会保障的学术讨论和媒体报道中“互助共济”屡屡被提及。在中文语境中, 既有像郑功成,郭林(2017)将“互助共济”看作社会保障的主要改革方向,亦有厉以宁 (1999) 一样将“互助共济”看作民间道德精神的观点,也有像何文炯(2017) 样将“互 助共济”看作社会养老保险属性的观点,同时还有将作为风险管理机制的“互助共济”与作 为调节群体间收入机制的“再分配”都统称为“互助共济”的观点。可见,互助共济”是社会 保障、保险经济学者所共同关注的概念,但也是存在广泛争论的概念,本文对于“互助共 济”的研究起始于这种争论。本文对“互助共济”的
14、认知立足于在风险管理和保险学框架,本文认为社会养老保险作 为一种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长寿风险发生者和长寿风险未发生者之间的互助共济,从而 分担因“意外长寿导致老年贫困风险或者长寿风险。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年龄发放养老金, 不到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参保者缴费,超过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参保者领取养老金,寿命越长 的参保者领取得越多,从而实现长寿风险发生者和长寿风险未发生者之间的互助共济。由 于这种互助共济效果是由养老保险中“保险”的成分所引致的,因此,如果这种互助共济效 果的水平越高,则这个养老保险中包涵的纯粹的“保险”成分越多,也就更像一个保险制度。与杜会医疔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因客观的生病、失业和发
15、生工伤等风险事故 发生导致损失而给付不同,社会养老保险的给付条件是参保者达到人为设定的特定养老金 领取年龄,这一做法基于参保者年龄越大,发生老年贫困的风险就越大的隐含前提。无论 这一隐含前提合理与否,人为设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把参保者划分为未出险的短寿参保者 和出险的长寿参保者。按照目前各国的养老金领取年龄规定,其社会养老保险中大多数甚 至绝大多数参保者的实际寿命高于养老金领取年龄,从而会领取或多或少的养老金。这与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通常只有个别参保者出险,大多数未失业/发生工伤的参保者帮助少 数出险参保者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人为地把养老金领取年龄设定得越低,参保 者工作期就越短,领取养
16、老金越早,其工作期的储蓄不足以支持退休期给付的概率就会越 大。换言之所谓的短寿者会随着被人为设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降低而减少,长寿参保者会 增加,越来越少的短寿参保者和越来越多的长寿参保者意味着社会养老保险通过短寿参保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1者和长寿参保者之间互助共济分担风险的能力下降。保险制度并非能够应对所有类型的风险,保险制度只能处理“可保风险”(Insurable Risk),其条件包括:较高的损失程度、较小损失产生的概率等等。如果发生某项风险的 概率非常大,反而意味风险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降低;如果某项风险必然发生,所谓“风 险事故就成为确定事件,不确定性就消失了。可以设想如果把养老金
17、领取年龄设为劳动 年龄段起始年龄,所有参保者都是出险者,他们工作期的积蓄不足以支付退休期给付必然 会发生,这与保险本质原理中所对应的“可保风险”概念便会越来越远,这样,保险制度本 身的保险属性都几乎不存在了,针对“长寿风险”而进行的互助共济也就无从谈起了。上述初步分析都表明,人为设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过低,社会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水 平也会降低。那么,是不是人为设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越高,杜会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水 平就越高呢?假设人为设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非常接近极限年龄,以至于只有一位长寿参保者能够 领取 1 个月的养老金,那么其他参保者都成了所谓的短寿参保者,这一个月的养老金分摊 到每位参保者,每
18、人的缴费金额就很少。如果我们把上述养老金领取年龄降低一点点,让 两位参保者能够领取养老金,每位参保者分摊到的缴费金额仍然很少,但缴费水平比只有 一个参保者领取养老金的时候要略高一点。直觉上,两位参保者领养老金比一位参保者领 取养老金的情况下,有更多的长寿者得到了短寿者的帮助,互助共济水平更高。养老金领 取年龄过高,似乎也会降低社会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性水平。不管上述直觉是否正确,上 述分析都似乎表明,社会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水平与人为设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之间存在 着紧密的关系。本研究力图首先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性做出概念上的澄清,然后提出社会养老 保险互助共济属性的概念诠释方法和量化方法,并基
19、于生命表做一些理论上的摸拟和敏感性分析。当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哏,比如受到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的限制,只提出了“同 代自养”模式下的精算公式,未能考虑更为贴近真实情况的“代际赡养”模式、但“同代自养 模式的研究是通向“代际赡养”模式研究的基础。因此,本文也期望能承前启后,为后来学 者提供一定的思路。1即 除 了 “同代自养”摸式外,现实世界中的另一种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强调一代人缴费在年度内转移给另一代 人作为 给付。“同代自养”模式的具体基本假设将在模型设定中阐述。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1.2 研究意义从政策意义角度看,上述方法和精算公式能使我们基于任一社会的国民生命表,确定 该社会在同代自
20、养模式下,能够使互助共济系数最大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年龄,这对 于我们制定合理的养老金领取年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本文基于“互助共济”相关概念的词源梳理,主张在保险学风险共担 (RiskPooHng)的含义上对“互助共济属性”进行诠释,在概念上区分社会养老保险中针对 出险者和未出险者关系的互助共济概念和针对不同收入参保者关系的收入再分配概念;从方法意义上看,本文提出互助共济系数来衡量社会养老保险互助共济属性的强弱, 并提出了“互助共济系数”在均衡净保费精算方法下的精算公式,互助共济系数及其精算方 法的提出为衡量社会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水平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分析手段;1.3
21、主要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图 1.1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3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1.3.2 章节安排第一章引言部分,对问题提出的立足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第二章文献综述,对中文语境、英文语境中的互助共济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词源梳理,并 进行述评;第三章“互助共济”的诠释和量化,提出“同代自养模式”假设下的“互助共济”系 数,并以六普为例做了计算范例;第四章对“互助共济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第五章对人 口普查数据进行死亡率调整,并制作国民生命表,得出相应的“互助共济”系数;第六章研 究小结和政策建议。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1)梳理了“互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养老保险 中的 互助 共济 词源 诠释 量化 基于 自养 模式 初步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