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工作汇报(市人大0724).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社会救助工作汇报(市人大07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救助工作汇报(市人大072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救助工作汇报(市人大0724) 完善机制 创新管理 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阳泉市城区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4日) 孙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阳泉市城区是全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设6个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20.2万人。近年来,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仔细实行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整合资源,拓展形式,创新管理,逐步建立并形成了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大病医疗救助、廉租住房救助、困难临时救助等为协助,常常性社会捐助、慈善救助、结对帮扶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结构
2、较为完善、功能较为齐全、惠及全部弱势群体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保障了我区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将详细工作汇报如下: 一、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夯实社会救助工作基础 1、强化领导,加大资金投入 社会救助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其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 1 专题会议探讨部署,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将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状况纳入全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区财政重点保障社会救助工作方面的投入,在区财政刚性支出加大、财力惊慌的状况下,主动落实救助资金,确保各项救助资金按时足额
3、发放。不断加大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运行的资金支持,从2022年起先为每个社区增加1万元工作经费,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当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网格管理,形成救助合力 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中,我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看法,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民政、卫生、人社、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组。各街道办事处、社区都配备专人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社区又按区域划分若干小组,建立救助管理网格,设立救助协管员,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小组四级社会救助工作组织网络。 3、深化宣扬,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我区在全部社区都设立了固定公示栏,将城市低保、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申请
4、程序进行公开。印制了社会救助工作宣扬册,编制了社会救助工作手册,规范社会救助工作详细操作。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宣扬月活动”,让广阔群众了解社会救助的相关政策。依据低保金提标、各类生活补贴种类等,刚好印制“低保金发放明白卡”,让困难群众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力,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透亮度和群众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 (二)以健全救助体系为目标,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1、规范操作,仔细开展城市低保工作 城区低保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基础,我区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并按规定落实低保对象的各项补贴政策,有效发挥了城市低保重要作用。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金及各类补贴1179.3万元。 一是复查复核,规范操作。把抓
5、好复查复核作为低保公开、公允的重要举措,做到了“两个强化”、“两个避开”、“严把四关”。“两个强化”即:强化集体审批,强化监督检查;“两个避开”即:社区、街道、区民政局审批时,各自召开特地会议,集体探讨确定,避开个人违规操作,避开优亲厚友行为;“严把四关”即:坚持社区、街道、区民政局“三榜”公示制度,严把调查考核关、经济收入关、民主评议关、审核审批关。上半年,我区完成了 一、二季度的低保复核。其中:一季度有低保对象3050户6995人,二季度有低保对象2973户6690人,上半年共发放低保金949.2万元,低保对象覆盖率3.3%,人均月补差236.3元,有效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二是分
6、类施保,重点保障。为更好地缓解特别低保对象的生活困难,我区在最初依据低保对象年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等状况,把低保对象分为A、B、C三类的基础上,对收入不达低保标准两倍的重病、重残、单亲子女上学等生活困难的低保边缘人群,增设了D类,赐予低保边缘临时救助,同时享受大病救助等 3 其他实惠政策,有效地缓解了低保边缘群体的生活困难。 三是动态调整,联动物价。依据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通知,我区高度重视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发放工作,做到专人负责,资金刚好保障,按时足额发放。2022年11月,根据低保对象类别发放冬季生活一次性临时补贴,其中A类每户1000元、B类
7、每户900元、C类每户800元,共计发放253.5万元。2022年发放1月份价格临时补贴每人30元,共计20.6万元,春节前又为低保对象发放了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每人300元,共计209.5万元。各类补贴的发放,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四是按需提标,落实实事。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水平,依据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晋民发20229号)以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集中供给对象年补助标准的通知(阳政办发202268号)文件精神,从今年1月1日起,分别提高城市低保标准30元和10元,提标后,我区的低保标准达到
8、350元,圆满完成了今年市政府确定的“为困难居民提凹凸保标准”的实事。 2、完善体系,仔细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把做好城市居民医疗救助工作作为缓解困难居民看病难题的重要工作,通过医疗救助的实施,有效解决困难家庭因病致贫的问题。上半年,共救助大病对象20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 4 117.1万元,为全区低保对象发放基本医疗救助金13.7万元, 一是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我区城市医疗救助工作从2005年实施以来,依据实施状况,刚好修订救助政策,完善救助方法,不断提高救助的针对性和敏捷性。在救助范围上,由原来的低保对象扩大到了低保边缘户和特别困难户;在救助病种上,由最初保障7种大病扩大到了17种大病,目前
9、已取消了病种限制;在救助标准上,由原来的最高救助金额3000元提高到了35000元。 二是创新方式,规范运行。在救助方式上,依据困难程度和患病状况设置相应的救助比例,取消起付线。建立了住院救助、门诊救助、定额救助、“参保”救助、临时救助、大病关怀救助多种救助形式。在详细操作过程中,逐步简化救助申请程序,根据政策规定,仔细审核相关医疗票据,严把申请关、审核关、审批关,做到不漏救一人、不错助一户。 三是协调协作,健全体系。全力资助困难居民参保,对城市低保对象参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区人社部门赐予费用减免。加强与区人社、卫生以及医院、软件公司等单位的协调、联系,探究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方法。通过主动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救助 工作汇报 人大 07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