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教案.docx





《第七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教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册.教案 1 潮观 学习目标: 1相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奇妙。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 课前打算: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支配: 二课时 (一)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同桌对读生字词。 2、 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读后
2、提问。 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 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师答疑。 3、 同桌相互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 老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 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丽 1 谈话,板题。 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 导入 3、4自然段。
3、二、观看录像,感受壮丽 。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丽 1 谈话激发学习爱好。 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爱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爱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爱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 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觉作者观潮依次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依
4、次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依次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领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 2 感悟发觉:作者是按从远到进依次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
5、和大潮的改变描述出了大潮的宏伟壮丽。 3 齐读课文,感受壮丽。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丽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爱好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概(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骄傲,为之(傲慢)!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日,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特别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
6、的时候,还挺留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日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晰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日,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如同(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慢慢的,潮过去了,消逝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探讨,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 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学问: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状况,感受大峡谷的壮美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读课文,想画面,感
7、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重难: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美的美,今日,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状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美”“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美( 2自然段 ) 奇
8、异( 3-4自然段 )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 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觉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概。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
9、觉,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务之一呢?大家沟通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打算: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爱好。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许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
10、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很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很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驾驭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自学生字,驾驭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留意与“瑕”区分。 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绚丽:光彩显明刺眼。 接连: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
11、:舍不得离开。 数不胜数:没有方法来计算,形容数量许多。 应接无暇:形容人或事情许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索: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沟通。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其次次看到了很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其次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巡游的依次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挚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
12、到的景象。 (1013)其次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妙和漂亮,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许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迥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其次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13、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密;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妙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丽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爱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化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沟通。 大榕树: 1学生甲: 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数不胜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数不胜数体会出枝干数目许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
14、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原来的,实际的。其次个“真”指的是确的确实。应读出惊羡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很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许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详细状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15、) 2茂密。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光明地照射着我们的眼睛,好像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抖动。 (2)重点体会“抖动”。 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特别茂密。)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漂亮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密。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
16、而茂密的特点。 鸟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观赏喧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索: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我们接着拍掌,树上就变得喧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许多。) 我留意地看着,眼睛应接无暇,看清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望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无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许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
17、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许多,种类也许多。)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欢乐地叫着。) 5老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妙的榕树,领会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老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觉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其次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其次个鸟的天堂指
18、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华蜜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喧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缘由。 1什么缘由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依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学问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供应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索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
19、顺溜。 3学生分头打算。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沟通。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给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附:板书设计 4火烧云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漂亮,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视察大自然的爱好,培育想象实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改变进行视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 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改变,学习作者的视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具打算: 1、CAI 课件 2、学生自学生字词,
20、熟读课文。 四、课时支配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依次。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根据什么依次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依次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根据“上来了、改变着、下去了”这样的依次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知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