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docx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 防范电信诈骗小学问 共学防骗小窍门,资金平安更舒心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就是违法犯罪份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挚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挚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状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叫其将钱汇入到指定银行卡账户的一种诈骗活动。 二、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和花样。 1.退税诈骗。犯罪份子通过非法渠道获悉购车人的电话号码后,冒充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购车人谎称要退车购税,诱骗购车人到自动柜员机(ATM、CRS等)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骗走购车人银行卡上的存款。 2.中奖诈
2、骗。犯罪份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公证处工作人员,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向受害人谎称其中大奖,叫受害人将“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 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其再向受害人兑现支付“奖金”,以此骗取受害人钱款;部分犯罪团伙雇用人员到我市城乡推销奖票或附有刮奖的产品宣扬单,受害人刮开后大多都会中10万或20万以上的巨额大奖,犯罪分子又慌称以“支票”形式全额兑现“大奖”,叫受害人将“中奖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以此骗取受害人的钱款。 3.培训诈骗。犯罪份子假冒消防、税务、工商、海关等国家机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
3、以传真形式向公司、企业等单位发“培训通知”,要求其派员参与培训,并叫公司、企业将“培训费” 打到其指定的银行卡账户上,以骗取钱款。 4.家人遭受意外诈骗。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及其在外地打工、学习、经商的家人的电话号码,先有意电话滋扰身在外地的家人,待其不耐烦而关机后,犯罪份子快速打通受害人电话,假冒医院领导、警察、老师、挚友的名义,谎称其在外地的家人意外受损害(如出车祸、被人打伤、被人绑架)或突然患疾病急需抢救治疗,叫受害人赶快将“抢救费用”或“赎金”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5.亲友急事诈骗。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打通受害人电话后以“猜猜我是
4、谁”的形式,顺势假冒受害人多年不见的亲友,谎称其到受害人所在地的旁边遇到嫖娼被罚、交通事故赔钱、生病住院等“急事”,以借钱解急等形式,并叫受害人将其打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6.虚假购物诈骗。犯罪份子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向受害人低价“推销”时尚商品或手枪、迷药、信号接收器、遥控监听器、特别功能眼镜等违禁物品,以交“风险抵押金”、“税款”、“手续费”或“先付款再发货”等名义,叫上当受骗者将现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财。 7.冒充黑社会杀手诈骗。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受害人的姓名、移动电话、家庭电话等信息,以手机短信或打电话的手段向受害人谎称其受
5、黑社会的雇请要加害于受害人及其家人(宰手断腿、挖眼割鼻等),给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惊,让受害人“出钱消灾”,诱使受害人将钱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8.自动柜员机(ATM、CRS等贴假提示诈骗。犯罪分子将银行自动柜员机的插卡口破坏,并在银行自动柜员机贴上假冒的“银行提示”,诱使取款人打其假提示上的假银行服务电话询问求帮,由假银行工作人员套取得取款人银行卡号及密码后,骗走取款人的银行存款。 9.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分子捏造受害人在某商场的消费记录,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受害人,宾提出要帮助受害人的信用卡升级,步步诱骗受害人泄露银行卡密码后,骗转走受害人存款
6、。 10.虚假招工、婚介诈骗。犯罪分子以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虚假的招工、婚介信息,以交报名费、面试费、服装费、介绍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使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1.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等虚假的业务信息,以提前交纳手续费、税款、利息、代办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2.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或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有快速致富及技术资料要转让的虚假信息,以提前支付定金、转让费、公证费等名义,诱
7、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3.虚构信息威逼诈骗案。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以虚构投毒、公布隐私、绑架、爆炸或以举报受害人违法等为要挟,欺瞒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号内。 14.虚构反洗钱、涉嫌刑事案件等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检查、法院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向受害人谎称有人举报其银行存款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行为,假意为了受害人的资金平安,套取受害人存款开户行及银行卡(存折)卡号(存折账号)、密码号后窃转走受害人存款或以叫受害人将存款转到其供应的“平安账户”的手段,骗走受害人存款。 15.冒充性工作者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范 电信 诈骗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