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
《30、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0、诗五首 教学设计 、诗五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育鉴赏古诗的实力。 2研读品尝,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悟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育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设计思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
2、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实。今日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比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其次遍录音,学生静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似乎显得清静起来了。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老师依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指导背诵。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
3、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悠闲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观赏品尝。 (1)名句品尝。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终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
4、最终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特别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探讨,老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观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观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建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观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
5、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 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其次课时 一、研析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留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
6、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会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其次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0、诗五首 教学设计 30 诗五首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