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技术浅析及其如何有效控制P2P软件.docx
《P2P技术浅析及其如何有效控制P2P软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2P技术浅析及其如何有效控制P2P软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2P技术浅析及其如何有效控制P2P软件 P2P技术浅析及其如何有效限制P2P软件 P2P下载始终是困扰企业网络管理的重要问题,员工随意的下载,将会影响整个部门或者公司的网络,导致其他人的网络慢卡堵,降低工作效率,小草网管软件(小草软路由)作为专业的企业局域网管理软件,在这里就带大家来了解什么是P2P下载,以及如何限制。 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实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或点对点技术。它是一种网络模型,在这种网络中各节点是对等的具有相同的责任和实力并协同完成任务。
2、对等点之间通过干脆互连共享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存储资源甚至高速缓存资源等,无需依靠集中式服务器资源就可以完成。与传统的C/S模式形成显明对比。P2P技术主要指有硬件形成网络连接后的信息限制技术,主要代表形式是在应用层上基于P2P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IBM为P2P下了如下定义:P2P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性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心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干脆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加中受益;系统中的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P2P网络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TCP
3、/IP协议并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在通讯过程中,全部的设备都是同等的一端。 P2P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由此可见两者的拓扑结构或说系统中节点的连接方式明显不同。与传统的C/S模式相比P2P模式有明显的优点: 第一,资源利用率高。这也是P2P最主要的优点。 其次,随着节点的增多网络会越稳定,不存在瓶颈问题。 第三,信息在对等节点间干脆交换,高速刚好,降低中转成本。 第四,基于内容的寻址方式处于一个更高的语义层。 当然P2P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P2P缺乏管理机制,不象在C/S模式中只须要在中心点进行管理。其次P2P网络中数据的平安性难以保证。另外还存在吞噬网络带宽问题、版权问题。还有就是目
4、前还没有制定出一样的P2P标准,这对P2P技术进一步发展也是一个障碍。 P2P网络分类 目前存在着多种不同特性的P2P网络,不存在唯一的分类标准,这里考虑2种分类方法。 (一)依据P2P网络的恳求机制和逻辑拓扑结构分 1.集中式的。这是一种非纯的P2P系统,用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保存着全部节点的地址和目标文件信息,这样节点只须要向服务器恳求它想要信息所在的节点地址。Napster实行的就是这种机制。 2.分布且无结构式的。这种结构中信息是分布存储的,并且P2P网络的逻辑拓扑是随机的。恳求通过网络一步步执行,直到胜利(失败)或超时。这种结构的效率会特别低。Gnutella实行的就是这种结构,它
5、的查寻机制用的是flooding算法。 3.分布有结构的。这种P2P网络中信息也是分布式存储的,但是P2P网络的逻辑拓扑具有肯定的结构。他们通常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技术构建其拓扑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恳求也是一步步被执行的,在志向的状况下,经过肯定的hops恳求会被胜利执行。 (二)依据出现时间及目标分 1.第一代P2P系统。早期的P2P系统如Napster和Gnutella,目标简单快速,但是他们过于简洁以致度量性差并且恳求效率低。 2.其次代P2P系统。其次代P2P系统一般采纳DHT技术以实现更好的可度量性和恳求效率,并实现负载平衡和保证查询的确定性。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2P 技术 浅析 及其 如何 有效 控制 软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