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2章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2章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第2课课 城市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必修必修考纲、考点 1、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特点。、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特点。 2、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3、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5、城市环境的对策分析。、城市环境的对策分析。考点1城市化及动力机制城市化及动力机制 1标志:城市化的标志有三个,如下图归纳: 特别注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而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
2、发展是否合理2意义项目意义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思想、观念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3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
3、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图所示:【真题1】(2013四川)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2)题。(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C【思维过程】该题组考查城市化特点和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第(1)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852011年,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增加,但是有波动,增长的速度有差异;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也在增加,但是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大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所以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所以选C项。(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
4、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D【思维过程】第(2)题,城市化的表现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表格数据可以反映城市用地增加和城市人口增加,是城市化的表现,所以农业用地的面积将有所减少,城市用地最广泛的为住宅用地,我国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选D项。变式训练1:城市首位度(区域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下图为江苏省主要城市用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19792000年,江苏省城市
5、化表现为()A各城市用地规模均有大规模上升B城市化区域差异明显C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间差距缩小D较低级别城市发展迅速B【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材料的理解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第(1)题,比较1979年和2000年城市用地面积情况图,我们可以发现整体上城市规模扩大了,但是并非每个城市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A错误;这种用地规模扩大的不平衡性,反映了城市化水平区域之间差异的增大,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间差距有扩大趋势,而且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快。(2)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首位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的开发 B首位城市逆城市化现象C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D首位城市环境恶化C
6、【解析】第(2)题,江苏省城市化的发展不是得益于资源开发,而主要是由于工业化推动的结果,C正确;城市首位度的变化也不一定是逆城市化和环境变化的结果,故而B、D错误。利用题组思维解答递进选择题组高考地理选择题几乎都是以题组的形式呈现,即利用一个试题情境设置相关的23个选择题。递进选择题组是指试题间存在逻辑联系,即前一个选择题的正确解答构成后一个选择题的解题条件,如【真题1】中的选择题组。对于递进选择题组,应利用题组思维进行解答。具体有顺序、逆序两种方式: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1顺序解题:即按题号顺序解题,采用该方式时一定要回头验证,如【真题1】中的【思维过程】分析。2逆序:即同一题组中,按试题
7、序号由大到小解题。这种方式往往能够另辟蹊径,轻松解题。如2011年安徽卷31、32题(见必修第一章第3课真题1)。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1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考点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较低较慢城市扩张 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有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 (续表)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中期阶段30%以上加速发展 城市用地规模大幅拓展,出现城市群 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后期阶段70%以上趋缓甚至停滞 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城乡一体化明显,大城市人口减少,
8、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目前发达国家大多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而不同阶段出现的城市化问题表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世界城市化的一般特征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以及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1) 郊区城市化 (2)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 (接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优越的
9、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城市中心,不愿再忍受混浊空气、噪音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和城镇居住或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下图所示: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高,表现为“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的特点,如下表所示。类型特点举例虚假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南美洲国家滞后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
10、化进程 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3)(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真题2】(2013安徽)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3)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B【思维过程】该题组运用柱状图和直角坐标图,考查学生图表数据提取和分析能力及城市化的进程、表现和原因。第(1)题,根据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11、,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B项。初期阶段是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后期阶段是水平高,速度放缓。(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D【思维过程】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但不是持续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明显,超过第二产业。从图中无法判断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故A、B、C错,选D。(3)为增
12、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A【思维过程】第(3)题,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故选A。变式训练2:下图1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2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图1中甲地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2代表的城市所在的国家分别是()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
13、发展中国家A【解析】本题组考查坐标图的分析能力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第(1)题,图1中甲地出现地价次高峰,说明甲地位于城市环路与主干道交会处,因交通通达度提高,地价升高;而图2代表的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应为发展中国家。(2)图2反映了该市()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解析】第(2)题,图2中城市用地规模在城乡过渡带快速增长,是郊区城市化的表现,属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以偏概全击破选择题常见陷阱(2)一个地理事物的区位、表现、影响等往往是多方面的,如【真题2】中城市化的标志虽然有三个,但最关键的是“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往往无意识地忽视、混淆地理事物的主要影响、次要影响;以及常用的、主要的地理原理、规律、措施的限制性条件。因而当选项中的表述以偏概全时,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针对此类“陷阱”试题应分清主次、框定前提条件。
限制150内